摘 要:音樂專業教學要求學生在掌握樂理知識的同時,也能良好感受音樂、欣賞音樂,最終實現創造音樂的目標。本文研究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教學相互滲透的重要性,從實際意義、音樂資源使用、培養學生音樂能力、專業人才的培養四方面入手進行研究,希望能為關注此話題的研究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理論聯系實際;音樂資源;自主發揮
如果把音樂比作是天平的話,視唱練耳和基本樂理就是天平兩端的物體。只有兩段重量相等,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狀態,所以說視唱練耳和基本樂理這兩門課程二者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將二者結合起來能成功啟動學生的知識庫,避免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中感到疲憊麻木。
一、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的意義
對于音樂學生來說,這兩門課程是音樂技能基礎課程,因此學好這兩門課程非常重要。如果在這個天平上達不到平衡的狀態,那么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就很難有較大的提升。雖然這兩門課程都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也是基礎的音樂課程知識。但是這兩大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存在一定差異,也各有千秋,需要共同把這兩部分內容融入到音樂教學活動中。在此條件下,這兩門課程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訓練才會更加清晰,才會更有條理。相關實踐研究表明,將基本樂理課程和視唱練耳課程融合之后,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課程教學效果也會更好。這對學生日后的學習來說意義深遠,學習比較難的樂理知識時也會更容易。作為一名音樂藝術學院的學生,要對基本樂理課程有正確的認識,他屬于一種理論性課程,而視唱練耳課程則屬于實踐性課程。雖然兩門課程表面上沒有什么聯系,但是實際上二者之間有很多共通點。將二者創造性的結合起來,并積極滲透在課堂教學中[1]。比如在學習音程知識時,不僅要唱讀節奏,而且還要運用頭腦中的樂理知識,保證音樂知識的學習不再是一掠而過。
二、使音樂資源的使用效率獲得提高
展開視唱練耳的基本樂理課程融合教學活動,能促進高校實現對音樂資源的使用率。由于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各音樂學院所能提供的音樂資源是有限的。音樂教師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在教學活動中良好運用貫通式的教學方法,使有限資源的利用率獲得提升,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樂理知識和實踐技巧。與單一化的教學活動相比,結合視唱練耳和基本樂理教學更加形象生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技巧,也掌握更多樂理知識,這對提升學生音樂素養能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在融合性的教學活動中,學生能用心感受到音樂的美感,也會慢慢在音樂方面產生某種靈感,實現獨立創作音樂的目標。在傳統的教學工作中,學生在展開和弦類實踐練習活動時,會感到理論知識難以理解,記憶起來也非常困難。學生在實踐課的練習活動中,不能獲得明顯成效。
三、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發揮空間
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有了更大的自主發揮空間,學生充分利用自身想象力,對音樂有生動形象的感知。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性精神,并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原創能力。音樂能發出聲音,這種基礎分子摸不著、看不到,也不會受到拘束,而且不受文字數字公式的限制作用。樂章由音符組成,每一個樂章都是美麗的,也有著深遠的意味,把聽眾帶入到一個美好的想象空間中。聽眾在欣賞音樂作品時,會與自己的生活經歷相結合,從而對音樂產生不同的解讀。不同的人在欣賞同一首曲子的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學生學習視唱練耳和基本樂理知識,最終要把這些知識運用在樂曲創新中,在獨立演奏的活動中,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技巧的運用能力會有所體現。在融合性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會逐漸對音樂要素在樂曲中產生的作用產生深刻的理解,促進學生提高自身審美能力和樂感。
四、為培養專業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就音樂專業的教育工作而言,培養專業人才非常關鍵。在視唱練耳和基本樂理的分別課程中,更為強調細節性的教學活動。樂理知識區分和難度要求都包含在內,另外還涉及到所學內容的深度和跨度。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中,高等音樂學府在音樂專業的教學中,更強調審美教育。所倡導的教學方法執行難度比較大,而且不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不僅要學習必修專業課程,還會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他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也有積極向上的熱情。表現出一定實踐激情,擁有良好的創新思維[2]。因此大學音樂教育應該著眼于時代的發展,結合樂理知識和視唱練耳要與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水平相結合。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中,音樂工作者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在視唱練耳教學活動中加入樂理知識,培養學生欣賞和感知音樂的能力。學生真切感受到理論到實踐的和弦構成原理,增強同學們的音樂演奏表現能力,凸顯樂曲的旋律感。
結 ?語
綜上所述,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教學相互滲透的重要性有四方面體現:理論聯系實際;使音樂資源的使用效率獲得提高;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發揮空間;為培養專業人才奠定良好基礎。促進原本呆板的理論知識學習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形成優質的音樂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王倩倩.普通高校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課教學研究[J].戲劇之家,2019,(12):180.
[2] 劉艷林.藝術院校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教學相互滲透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7,(01):231.
作者簡介:孔智彬(1987-),男,山東淄博人,大學學歷,四川省攀枝花市七中,中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