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教師將音樂創作教學法應用到小學唱歌教學中,在實際教學中表現出良好的效果。本文簡要分析了音樂創作教學法應用存在的問題,詳細提出了培養學生創作思維、豐富音樂教學方式和創新音樂創作形式等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音樂;創作教學法;歌唱教學
音樂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很多小學音樂教師為了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將創作教學法引入學生唱歌教學中。由于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因素,致使創作教學法暴露出很多問題,下文對其展開分析。
一、音樂創作教學法在小學唱歌教學中應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由于音樂創作教學法在小學唱歌教學中的應用時間較短,教師采用音樂創作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導致教學有所局限。一些教師缺少自我創作的能力,只能根據音樂教材中的創作命題進行分析,甚至照搬課本中的內容,導致音樂創作方式千篇一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無法發揮出創作教學法在唱歌教學中應有的作用[1]。
(二)學生基礎知識薄弱
小學生接觸音樂的時間較短,沒有全面接受和掌握音高、節拍、五線譜等基礎知識。在此影響下,學生無法充分理解音樂創作教學中的內容,也無法參與到教師開展的音樂創編活動中,極大阻礙了音樂創作教學法的落實進程。
(三)教師教學目的過強
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未來的學習生涯奠定基礎。部分音樂教師的功利心理較強,在唱歌教學中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將創作教學法流于形式,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創作教學喪失了原本的作用,無法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大大降低了學生對于音樂創作的熱情。
二、音樂創作教學法在小學歌唱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培養學生創作思維
雖然音樂創作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和培養音樂審美意識,表現出極大的應用價值和應用優勢,但是這種教學法在小學唱歌教學中的應用時間較短,教師沒有摸索出一種完善的教學模式,導致實際教學無法與常規唱歌教學一同開展。相比于常規的唱歌教學,創作教學費時費力,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創作能力,擁有獨特的創作思維。為了循序漸進開展音樂創作教學,教師需要把握教學大綱的要求,重點培養學生創作思維。近幾年,教師和學生都受到了教材的限制,在實際教學和學習中無法做到舉一反三。面對這種問題,教師要秉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讓音樂創作成為學生的負擔。小學生的思維比較發散,他們樂于表現自我,根據學生這一特點,教師可以開展相關游戲教學,以此迎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教師可以找六名身高不同的學生,按照身高由低到高進行排序,讓他們分別代表六種音符。然后教師讓其他學生對其進行自由排序,根據排序結果,創作出不同的音樂節奏。游戲教學法和創作教學法的目的一致,旨在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激發創作熱情,使其形成獨特的創作思維[2]。
(二)豐富音樂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小學音樂唱歌教學中,多數教師會為學生播放課本中的音樂作品,然后隨著音樂進行反復示范演唱,以此完成唱歌教學的任務。小學生活潑好動,不愿意長時間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他們喜歡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如果教師長時間主導音樂教學課堂,會大大降低學生對音樂的創作熱情,在課堂中的也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產生對音樂教學的抗拒心理。與此同時,教師習慣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忽視和學生進行教學互動,在這種被動學習的環境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嚴重下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豐富音樂教學方式。音樂離不開舞蹈,教師可以在音樂創作教學中引入舞蹈律動,加深學生對音樂創作的理解。在實際音樂和舞蹈創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一點,明確自身在課堂中的定位,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中,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根據學生需求和教學任務合理引導學生創作音樂和編排舞蹈,讓他們在舞蹈創編的過程中感受音樂創作的魅力,培養其發散性音樂創新思維,激發對音樂創作的熱情。
(三)創新音樂創作形式
在教學大綱的影響下,教師創作音樂的形式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為了有效將創作教學法應用到唱歌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創新音樂創作形式。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內容,利用樂器進行伴奏,幫助學生產生音樂創作的思路。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歌詞創編和音樂創編的活動中,加強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的指導,實現音樂創作多元化。為了豐富音樂創作形式,教師可以定期開展音樂創作活動,讓學生根據活動主題,自行創作音樂內容,在活動后,對學生的創作節目進行評價,讓其感受到創作的價值,以此激發創作熱情。即興創作是音樂創作中的一項內容,很多音樂院校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在小學唱歌教學中的價值。例如:2015年1月鄭州市鄭東新區舉辦了即興創作教學研討課,此次教學實驗課受到來訪專家學者的肯定和贊賞,在會議中,各學校的音樂教師進行交流和研討,明確了未來音樂創作教學的實施方向,為音樂即興創作教學提供思路和方法,證明了即興創作教學實踐探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即興創作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還能培養隨機應變能力,有利于學生未來的音樂學習和創作。
結 ?語
總而言之,音樂創作教學法在小學唱歌教學中表現出極大的應用價值,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創作意識和創作能力。為了充分發揮出創作教學法的作用,教師應該創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學體驗。
參考文獻
[1] 王靖貽.音樂創作教學法在小學歌唱教學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19,(28):157.
[2] 章斯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歌唱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7,(01):145.
作者簡介:朱英(1990-),女,江蘇蘇州人,大學學歷,江蘇省昆山市大市中心小學校,中小學二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