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星
摘 要:在中國的五十六個民族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風格,可以說是百花齊放。而舞蹈正是其中可或缺的一種藝術形式。地域性對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和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導致了舞蹈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在著裝、藝術特色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
關鍵詞:地域;中國民族;民間舞蹈
一、民間舞蹈的發展特性
(一)環境與民族舞蹈的形成
由于所在的地形、氣候、自然景觀等方面的因素,因此造就了不同的地理環境。在中國的,蒙古自古以來就以能歌善舞著稱,他們喜歡用舞蹈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因此具有歡快樸實的特點,因為天氣原因,氣候干燥,降水量少,會經常逐水遷徙,但是蒙古草原視野寬廣,會使人的心境隨之變的豁達起來,因此,蒙古人的性格大多豪邁粗獷,所以成就了他們桀驁不羈的豪情。另外,蒙古的草原生活離不開駿馬,因此蒙族舞蹈中經常看到模仿駿馬奔騰的動作。
(二)地理特性與民族舞蹈的特性
由于地域的不同因此就形成了不同的生態文化,這一體現在民間舞蹈中尤其明顯,如:蒙族從事畜牧狩獵生產,長期生活在寬闊的草原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說的就是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此外,“摔跤舞”、“筷子舞”等都是蒙古最具特色的舞蹈,這種舞蹈動作隨意,沒有固定的舞姿要求,但是要跳舞者要通過節奏、步伐和肢體語言展現出蒙族人民的熱情、豪邁。總的來說,蒙族舞蹈深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其豪放不羈、熱情奔放等特征與草原文化有著極大的關系。
(三)地理特性與民族舞蹈的變化
不同的地理特征,會讓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風俗等存著較大的差異,這一點在中國民間舞蹈中尤為突出。如:北方的蒙族,由于地勢比較寬闊,使民間舞蹈比較活潑多樣、熱情奔放,而南方的傣族,由于人多傍水,讓民間舞蹈柔美細膩、婀娜多姿。由此看來,地理環境對民間舞蹈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不同的地理特征會形成不同的民族舞蹈,隨著社會的和科技的發展,人們開始通過科技傳播民間舞蹈。另外,民族舞蹈在傳播過程中,具有連續性和雙向性,因此在民族舞蹈發展過程中,各民族都會接受好的、有利的文化,來促使民族之間的共同發展。
二、民間舞蹈的發展趨勢
(一)民間舞蹈的專業化逐步加強
民間舞蹈要求舞蹈者不僅要有深厚的專業技術功底,還要在表演過程中不斷的提升和完善自我,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多觀眾的支持和喜愛。同時,民俗文化也可以用民間舞蹈的獨特形式闡述出來,所以在進行民間舞蹈表演的時候,要是舞蹈者具有專業的舞蹈功底,就能更好的把民族特色完美的體現出來,從而獲得廣大觀眾朋友的支持和認同。
(二)民間舞蹈要追隨時代的腳步
我們在對民間舞蹈進行繼承、發展和保護的同時,也要清晰的認識到,我們對民間舞蹈繼承、發展和保護是為了讓其更好的發展,只有與民間舞蹈精神相結合,與時俱進,才能使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持久的發展下去。要不斷的對民間舞蹈進行創新,在創新的同時也要取其精華,才能夠使民間舞蹈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傳承和發展。
(三)民間舞蹈多樣化的發展
在中國,各個民族之間存在著重大的文化差異,由于這些文化差異就形成了民間舞蹈的多樣化表演形式。多樣化的表演形式要在保留民間舞蹈優點的前提下,結合其他舞蹈的長處,是民間舞蹈在不斷的創新下持續發展,還要在創新的同時,將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融入其中,把民間舞蹈的魅力散發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民間舞蹈的多樣化。
三、民間舞蹈的發展途徑
(一)用教育力量傳承
可以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改編,新教材不僅要重視傳統的民間舞蹈教學,還可以融入國外的教學方式方法。此外,還需要調整教學目標,在實際情況中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完善和改進,需要加強舞蹈基礎知識和理論的課程,以此來增強民間舞蹈的發展。有的民間舞蹈已經申請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此看來,民間舞蹈傳承者的使命更高,任務更重,這就要求培養專業的傳承人才。而從事民間舞蹈教育的專職人員可以通過舉辦比賽的方式來發掘人才,并利用已用的資源,建立民間舞蹈資源庫,讓舞蹈者能夠更好的交流和溝通,進而促使舞者能更好的學習舞蹈,激發學習舞蹈的興趣,讓舞蹈文化傳承下去。此外,也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節日活動,讓人們感受民間舞蹈的魅力,來提高人們學習民間舞蹈的熱情。
(二)在創新中發展
民間舞蹈要想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更好生存和發展下去,就必須要源源不斷的去創新,舞蹈的創新不僅包括主題,還包括內涵和動作,但要注意的是,創新不是要否定傳統型和民族性,而是把現代化的東西進行完美的融合,此外,還可以將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相結合,根據時代的需求,來發展和繼承民族民間舞蹈,不能一成不變,要樹立創新意識,并且要以開放的思維模式去創新,為民族民間舞蹈注入新動力。
(三)發展群眾參與
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開始重視健身養生,在這個過程中,廣場舞迅速受捧,熱度只增不減,已經影響至全國乃至全世界,甚至于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廣場舞,而且它不分年齡段,沒有局限性。廣場舞是業余舞蹈種類,主要以休閑娛樂為主,我們可以將民族民間舞蹈融入廣場舞,促使人們了解民族民間舞蹈,還可以利用廣場舞這個載體,來滿足民族民間舞蹈的多樣化需求。
結 ?語
總而言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需要在不斷的創新中傳承下去。而民族民間舞蹈在不同地域下產生的民間舞蹈也不同,這就需要傳承者要明確傳承的方式,此外,還需要傳承者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源源不斷的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要保持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再融入新元素,讓民族民間舞蹈具有劃時代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王光輝,劉夢涵.區域舞蹈概念芻議[J].舞蹈,2019,(05):74-76.
[2] 易姍姍.美育改革視域下民族地域性舞蹈與高校藝術教育的融合價值及路徑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15):36-37.
[3] 鄭珈.淺析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J].當代音樂,2019, (0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