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簡要介紹了聚甲醛的性能與功能,分析了聚甲醛產品質量的干擾因素:濃硫酸、設備腐蝕、客觀因素;并且提出了聚甲醛產品質量的保障措施:原材料質控、工藝參數的嚴控,以此全面保障聚甲醛產品的整體質量,提升聚甲醛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濃硫酸;聚甲醛;工藝參數
1 聚甲醛的性能與功能
聚甲醛POM作為一種具有熱塑性的工程材料,是工程塑料的一種。此產品的分子鏈組成為C-O鍵,與C-C鍵相比時,前者鍵長較短,聚甲醛的運動方向為分子鏈方向,具有較大的原子密集度,促進POM具有較為優異的機械性能。聚甲醛產品的應用優勢為:抗張強度大、密度屬性數值較低、具有自潤滑性能,抗腐蝕能力極佳等,廣泛作為銅鋁等金屬的替代品。
2 聚甲醛產品質量的干擾因素
2.1 濃硫酸
2.1.1 添加干擾
2.1.1.1 三聚甲醛
在三聚甲醛生成的反應器頂端位置,出料成分中三聚甲醛含量僅有10%時,應將反應器內部的殘液采取排放措施,并用硫酸進行置換。通常情況下,反應器單次排放所用時長為0.5h。催化劑后續添加的劑量,在一般加工期間,單次添加催化劑180kg,具體補加容量,依據實驗分析獲取結果、排殘量的實際規格,予以添加。補加催化劑時,應保障反應器溫度的規范性,采取少量多次的添加方式,將硫酸濃度控制在[0.7,1.2]%,補加催化劑完成時,將反應器溫度調整至正常范圍[1]。
2.1.1.2 二氧五環
當二氧五環所在的反應器設備,溫度調整至145℃時,或者二氧五環反應器頂部位置的物料成分中DOX的含量不大于55%wt,此指數表示催化劑能力呈現減退趨勢,應將反應器中的殘液盡數排放,再添加適量硫酸,保障每單次排放時長為30min。催化劑每次添加數量,應比正常情況添加數量增加70kg,具體補加量應結合分析結果與排殘量計算,綜合確定補加數量。補加期間應適時控制反應器設備的溫度條件,應采取少量多次的添加方式,調整硫酸濃度[6,8]%,補加催化劑完成時,將反應器溫度條件調整回正常狀態。
2.1.2 變質干擾
在濃硫酸實際存儲期間,時常發生變質黑化現象,究其原因在于濃硫酸自身發生了碳化反應,造成聚甲醛開展合成反應時融合了大量雜質,降低了聚甲醛產品的轉化率。濃硫酸發生碳化反應具有多重原因:一是儲罐材質質變,二是空氣有機物濃度升高時,有機物元素被濃硫酸吸收,引起碳化反應。
2.2 設備腐蝕
在聚甲醛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極易發生設備腐蝕現象,腐蝕設備包括:濃縮塔、換熱器等。腐蝕因素較多,介質占據大部分,基于反應環境多為酸性,不銹鋼材質的設備、金屬材料等,極易與設備中殘留酸發生腐蝕反應,造成材質中金屬離子的多重沉淀與積累,加重設備清洗難度,增加化工生產堵塞概率,并極易產生諸多連鎖反應,影響著聚甲醛產品的整體性能。
2.3 客觀因素
2.3.1 化學加工條件
溫度、時間等化學加工條件,對聚甲醛產品的生產質量存在一定程度影響。如若生產工藝中溫度與時間雙重因素的控制能力欠佳,極易引起聚甲醛物質在重沸精餾期間生成眾多雜質,此類雜質具有游離狀態、不具有相溶性,在熔融狀態時難以維持穩定狀態,極大程度地削弱了聚甲醛產品的強度,影響聚甲醛產品成品的綜合品質。
酸堿度條件如若未給予有效控制,難以保障聚甲醛產品的生產總量,危及聚甲醛產品質量。
2.3.2 進料質量
聚甲醛產品生產期間,如若進料操作不規范,表現在濃度、均勻程度、含水量等方面,或添加劑自身粒徑規范性不足、添加劑混合效果均勻程度不足、添加劑含水量不標準,致使物料在短時間內發生溫度上升,發生焦化反應,與高溫筒壁產生粘合,此類焦粒如若摻雜于聚甲醛流體中,即會引發聚甲醛產品質量不佳問題,比如焦粒現象。
2.3.3 機械應力
聚甲醛產品在加工期間,借助擠出機設備完成。在聚甲醛產品加工期間,其大分子承受剪應力多次作用。在剪應力作用時,聚甲醛分子的鍵角、鍵長均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在重力作用下發生拉伸與形變。當剪應力所累積的能量大于聚甲醛分子的鍵能時,引起分子發生斷裂,繼而開展分子降解。在分子降解期間,聚甲醛分子結構與性能均發生改變。基于剪應力與螺桿轉速兩者成正比關系,為此,在實際操作期間,擠出機設備內部的螺桿轉速應控制在[125,140]r/min,以此減少聚甲醛分子發生降解。
2.3.4 真空度
聚甲醛產品質量影響較小的處理為:減少處理程序中的不穩定因素。真空脫氣方式,有助于提升熱解反應效率,有效清除聚甲醛分子中存在的惰性組分,維護聚甲醛產品質量。真空度應用期間的注意事項為:①保障真空管道的嚴密性,進氣閥門應關閉,減少氧氣對聚甲醛產品質量造成影響;②真空泵運行狀態應嚴格檢查,尤其是液環元件。
3 聚甲醛產品質量的保障措施
3.1 原材料質控
加強濃硫酸的儲存管理,為其選擇性能良好的儲罐材質,比如,化學穩定性良好的硅系材質,此類材質具有耐酸性,可有效減少濃硫酸碳化反應的可能性。大氣中存在的有機物,應適時采取隔離措施,減少濃硫酸與其他物質發生碳化反應。與此同時,適時調整催化劑的更新次數,優化其存儲時間結構,減少其裸露時間。此外,針對反應體系中存在的金屬離子,可采取離子交換方式,有效剔除樹脂成分。
3.2 工藝參數的嚴控
重沸狀態生成的絮狀物,適時采取過濾措施,控制不溶物質的實際含量,在運送程序中,添加固定式過濾裝置,提升工藝參數的控制能力。如若發生甲醛含量超標事件,應及時借助氫氧化鈉物質,實現對甲醛酸堿度的有效控制,并采取動態監控pH值方式,嚴控堿元素的添加數量,將酸堿度控制在[6.8,7.0]范圍內。物料與添加劑開展保存管理工作時,應關注防潮措施,嚴格控制添加劑的使用濃度,并遵從相關標準配方、配比等,保障物料與添加劑應用的均勻程度。
3.3 聚甲醛產品酸堿度控制
如若聚甲醛產品發生的化學反應,處于酸性環境中,聚甲醛在解聚反應中,發生甲醛超標事件,此時應適當添加氫氧化鈉,將甲醛含量予以中和,有助于去除甲醛含量,中和催化劑成分。為此,聚甲醛產品生產程序中,應良好控制其酸堿度。在生產期間,測定聚甲醛元素占比時,聚甲醛生產樣品具有堿性特征,且在成品中鈉元素占比較小。由此說明:聚甲醛在實際生成期間,實際添加的堿元素較多時,造成鈉堿、鈉鹽等元素發生流失現象。如輕沸塔生產溫度失穩,則在塔底部位置過濾裝置出現堵塞,堵塞的原因在于堿元素加入過多。在重沸塔內部,提取結晶物質,并開展含量分析時,測定重沸塔內部水溶液的酸堿度,測定結果為堿性,并附帶不溶物質。
在水溶液測定過程中發現,氫氧化鈉物質分離而出的鈉元素,應嚴格控制氫氧化鈉的添加用量,并實時獲取溶液的酸堿度,增加分析與測定的次數。相關數據顯示,入料時溶液酸堿度的最佳狀態在[6.5,7.5]。由此可知:開展原材料質控、酸堿度的嚴格控制,成為保障聚甲醛產品生產質量的關鍵措施;在原材料質控過程中,防止其他元素混入聚甲醛產品中,以此保障聚甲醛含量的純正,減少其他元素對聚甲醛質量造成影響,防止各類化學反應自動生成,保障聚甲醛產品質量;在酸堿度控制期間,適時開展溶液檢測與分析,防止溶液酸堿度發生偏差,增加溶液檢測與分析次數,提升聚甲醛產品質控的綜合效能。
綜上所述,聚甲醛的工程性能具有較多應用優勢,逐漸成為國內主流發展的產品,為國內經濟發展提供戰略性價值。化工企業應適時保障聚甲醛的生產產量,嚴格把握生產環節的規范性,做到全面保障聚甲醛產品質量,提升化工企業的生產能力,保障化工生產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白天強.聚甲醛后處理過程中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分析[J].河南化工,2018,35(08):36-38.
作者簡介:
路如召(1987- ),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河南省清豐縣,學歷:本科,畢業于河北理工大學,現有職稱: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工藝控制,生產管理,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