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青
摘要:為了能夠切實提升房屋土建工程施工質量。本文結合實際,以高支模施工技術為研究背景,在分析該技術在工程項目實踐中的特點同時,分別從高支模模板檢查、模板安裝施工、外圈框架柱梁等方面,詳細解析高支模施工技術在房屋土建工程施工中的要點,希望論述后,可以給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要點
在現階段高新技術時代的浪潮中,建筑行業的相關技藝等受其影響也獲得了顯著的提升,從而為其自身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由于施工材料等的同步提升,其自身的工程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高支模施工技術作為一種應用十分廣泛的工藝而成為房建土建工程中的主題。因此,本文從高支模技術的各項施工要點進行分析,期以為我國房建土建工程的效率以及質量等的提升提供理論依據。
一、關于高支模施工技術的特點
通俗而言,高支模施工技術即是支撐性模板的限定搭設,通常具有明顯的范圍性要求和穩定性特征。就其施工要點而言,其支撐體系與模板均由硬性要求,即最低限度為4.5米以上。由于其本身作業環境大多處于高空,所以就使得其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進而延伸為對作業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較高。對于管理人員而言,出于作業危險性的考慮,要求其在具體作業前必須進行合理的施工設計與方案的溝通、確定,從而保證施工安全。同時,整個施工環節必須得到有效監控,進而推動作業流程性與技術性等處于規定范圍內,提高施工作業對于安全事故的預防能力。相關設計人員在具體的高支模施工設計作業前,必須首先進行有效的、全面的、深入的施工信息把握,從而使其設計符合具體的安裝要求,推動整體作業的合理化發展。
二、關于高支模施工應用要點
(一)對高支模進行檢查
高支模的檢查作業即是為了保證房建土建項目的整體作業可行性與可靠性。具體表現為,在該環節必須首先以檢查人員的高水平為基礎,從而使其利用自身豐富的經驗以及作業技術進行材料判定,進而對高支模的整體與部分、細節與結構等等均作出較為科學的審理,確保高支模的切實可用性與可靠性等。同時,施工方必須積極建立可靠的管理與檢查制度,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責任到人的檢查作業,在整體動員的情況下保證高支模誤差被降到最低,且提高高支模問題解決的時效性。
(二)對高支模進行安裝
高支模的安裝作業過程中,由于該環節所使用的材料較多,且每種材料的具體使用工藝與工序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所以該環節具有相對的施工復雜性。具體表現為,分別以厚度為約19mm、17mm的松木模板、后膠合板等進行梁板的構架。進而開展梁模板的具體安裝作業,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梁模板的安裝必須保證以地面承載力作為參考對象進行,進而推動梁模板安裝的牢固性;其次,次模板的安裝必須以主梁模板的合理校正為基礎,進而于主梁模板缺口位置完成襯口的釘置,且托木的制定必須以柵底的標高為參照;再次,即梁模板安裝的檢查作業,通常情況下,多數施工方均以重心的分別放置作為其檢驗方法,放置要求以所有模板的具體放置為準,且必須位于梁模板的中心與中線,進而完成其施工需求的調整。
(三)對外圈框架柱梁進行施工
外圈框架柱梁的施工本身具有高空施工的特性,即該過程中如果不采取高空作業的方式,均會遇到因柱梁的密集性而導致的施工困難等狀況,所以則選取具有一定高度的自然層作為施工地域。其具體的施工工藝講求一定的規則性,即先澆柱、后澆梁。在遵循此規則的施工作業中,屋頂由井格梁構成,因而全框架梁輪支撐體系的使用就顯得尤為必要。具體作業中,要求相關人員必須以整體框架的穩定性為實效進行考慮,且其縱向水平桿的兩端必須為柱梁側面與主梁下端提供對應的吻合條件。
(四)澆筑技術
在我國目前的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澆筑作業由于涉及到施工方的資金成本以及施工場地條件等等的考慮,大多以混凝土作為首選材料。那么這就使得其澆筑作業的基礎性作業首先必須保證混凝土材料的科學運輸,即具體表現為:要求混凝土的運輸作業通常以罐車作為主要的運輸車輛,使其完成混凝土抵達施工現場的任務。隨后,則是要求以汽車泵的作業幫助混凝土抵達樓層頂端,進而完成混凝土的各階段需求性運輸。而后,則要求相關人員必須以混凝土的平整性鋪展為主要任務,從而保證混凝土作業的有效性,而澆筑作業的均勻性要求則說明必須保證混凝土樁的合理高度,一般約145mm。該過程中的振搗作業要求必須以混凝土的最終強度為準,依據相關要求保證振搗作業的均勻性、科學性等,從而合理進行混凝土的相關質量缺陷的消除,諸如蜂窩麻面等。
(五)對高支模體系進行拆除
高支模體系的拆除作業必須首先以項目技術負責人的確認為準,以責任到人的形式推動其拆除作業的科學化與有效化,提高拆除作業的效率以及標準,從而避免因高支模體系的提前拆除而導致的延誤工期或者影響工程質量等情況的出現。具體的拆除作業必須遵循時間性、有序性以及工藝性等,從而保證其拆除時間的合理性,拆除順序以及工藝、方法的合理性。具體而言,其各項特性的具體展現均是十分詳盡的,且要求較為嚴格,因而,其拆除階段的科學性要求便因此建立。即在時間性上,要求承重模板的拆除必須分別以試壓報告的合規化、質檢單位的具體確認等為準;在有序性上,高支模體系的拆除必須依次按照非承重模板-承重模板的順序進行;在工藝性上,必須遵循由高到低、一次性拆除的方法進行模板拆除作業。
三、結束語
通過本文論述得知,高支模施工技術對于房建土建工程而言,其自身高空、穩定作業的方式有利于房建土建工程當中所存在的諸多高層施工順利開展,這對于我國目前不斷進步的城市化進程而言,具有十分明顯的推動作用。另外,其自身對于技術性與質量性的要求較高,也就使得其在未來更多的高空作業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與競爭力。在不斷進步的眾多房建土建工程技術中,高支模技術憑借自身優秀的穩定能力以及簡易的施工流程等為房建土建工程提供了較多可靠的技術性支撐,所以,其自身的發展不容忽視。那么在未來的技術性探索過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只有不斷創新,以自身優勢衡量自身劣勢,方可順應時代潮流,在前進的時代浪潮中奔涌不止。
參考文獻:
[1]黃群.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要點[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2):471.
[2]杜國文. 小議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2):1156.
[3]陳鵬. 小議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3):1579.
[4]張云寶.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分析[J]. 消費導刊,2017,(26):10.
[5]張立根. 試論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J]. 門窗,2017,(7):107.
(作者單位:甘肅一安建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