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哲
摘要:當前的土壤環境監測工作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對如何進行監測進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當前監測的主要方法和存在的問題,然后研究采取怎樣的措施提高監測效果,幫助環境部門提升環保水平。
關鍵詞:土壤環境監測;方法現狀;問題;建議
土壤環境監測對環境保護十分重要,但是目前,我國的土壤環境監測工作存在方法等方面的問題,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解決問題,提高監測的效率。
一、土壤環境監測方法現狀
土壤環境監測的方法必須要保證科學性和有效性,并且能夠滿足對監測效率的基本要求。目前根據國家標準和環保行業的標準,主要的監測方法有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1 現代生物技術
現代生物技術會使用生物傳感器、核算探針、指示生物的協調運用,最終對土壤環境的情況作出判斷,這種方法目前在土壤環境的監測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實際應用當中,生物傳感器的應用范圍也正在不斷擴大,能夠對生物活性物質進行大范圍的識別,從而保證較高的操作便捷程度,而且測定的速度也非常快,讓監測人員迅速獲得測量結果[1]。
1.2 物理化學技術
物理化學技術是進行監測工作中最開始使用的技術,能夠充分研究土壤的情況,并且幫助進行科學化的土壤治理工作。在土壤污染監測工作中,這種監測方法包括激光溶蝕技術、耦合技術、氰化物反應技術,可以獲得十分準確的土壤污染數據,幫助環境治理人員解決土壤的污染問題,也能夠給生態系統平衡的治理工作帶來可靠的技術方法。
1.3 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是目前的環境監測工作中的重要技術,該技術是一項綜合性的技術,能夠實現地理信息技術和全球衛星定位技術的結合,通過講不同的科學技術相融合,充分利用傳感器、衛星定位、空間技術等等,實現了多學科協調合作,對環境信息進行處理和采集,并且能夠管理和傳播空間信息,這樣就滿足了對土壤環境監測數據信息的應用要求[2]。
二、土壤環境監測工作面臨的問題
2.1 技術應用需要繼續探索
在當前的土壤環境監測工作中,很多環境監測技術并沒有應用到位,在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上都存在不足,必須要繼續對技術進行探索。還有的監測工作中,會由于儀器設備的技術水平對最后測量結果的精度造成影響,或者有質量方面的問題,所以在土壤環境監測工作中并不能發揮出作用,影響到技術應用的效果。
2.2 人才不足
土壤環境監測工作具有很高的復雜性,而且工作類型特殊,為了保證監測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就需要有高素質的人才負責相關工作。但是目前,工作中很多技術人才的水平嚴重不足,很多部門并沒有有效地進行人才建設,折舊造成部分土壤環境監測人員的綜合祖師不足,難以滿足環境監測崗位的綜合技能和專業素質要求,于是工作質量明顯下滑[3]。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監測部門并沒有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只看中引進技術設備卻沒有意識到需要投入資金才能夠建立起和技術設備相匹配的人才,所以在土壤環境監測儀器的作用也不能被充分發揮,這樣就會減低土壤環境監測的效率。
2.3 缺少有效的環境監測制度
目前我國的土壤環境監測制度的缺陷也導致了土壤環境監測的效果不盡人意,由于監測制度和評價體系還存在一定的漏洞,就導致了我國土壤環境監測工作并不理想,很容易出現土壤環境污染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工作,往往會出現監測方案定制科學性不足的問題,而且很多要求也沒有在實際工作中被充分貫徹落實,就造成了土壤監測實效性的不足,最后土壤治理的相關工作也得不到有效的數據支撐,難以對環境進行保護。
2.4 環境監測標準污染物的監測種類不完全
隨著化工技術的發展,會有很新的化學物質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只有監測標準中對污染物的類型及時更新,加強覆蓋才能夠保證土壤環境監測的工作中質量。比如,目前雖然明確規定了污染物的類型,包括石油烴類、啥衣領等等,但是相關的監測方法并不完善,缺少明確的指標,所以在對這類污染物進行監測的時候執行難度比較大,監測的成本也比較高。隨著企業化工生產類型的更加豐富,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更新,就會導致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
三、土壤環境監測的建議
3.1 提高資金投入,加強人員建設
人員是土壤環境監測工作的執行者,所以為了保證工作質量,就必須要先加強人員的建設。通過提高人員工資,吸引更多高技術人才進入土壤環境監測的工作中,就能夠提升人員的整體素質。在人員的專業技能建設上,除了依靠人員本身的專業能力,也要加強對人員的培訓工作,保證人員的專業化,提升他們對設備的了解和使用能力。
3.2 建立全面的監測機制
為了保證監測的成效,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監測工作,并且建立全面的土壤環境監測機制。部門之間要做好配合,確保土壤環境監測的精確性和可靠性,明確土壤環境監測制度,對土壤監測內容進行細化,監測工作開始前,要進行科學的監測計劃制定,以便能夠給后續的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
3.3 加強對技術的探索
土壤環境監測工作需要充分發揮出技術的作用,為此需要用科學的技術建立現代化的監測網絡體系。是通過構建自動化、智能化的環境監測系統,并且開展動態化的監測工作,就能夠對土壤的狀態有時刻的而掌握,而且在出現問題的第一時間就能夠作出判斷并且采取措施。
3.4 合理擴展污染物的類型
在建立標準的時候,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做好對標準方法的頂層設計工作,保證土壤環境監測的效果。為此,需要從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和化學物質的性質來卻行污染物的監測標準,并且做好頂層設計,建立規范化、系統化的監測技術標準,從而給環境監測帶來有效的支持。
四、結束語
土壤環境的監測工作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首先要做好人員的建設,必須重視人員隊伍的培養,保證監測效果。做好監測機制的建設,而且要做好監督,保證監測要求被執行。還需要提高技術水平和合理確定污染物的類型,為環境的保護提供足夠支持。
參考文獻:
[1]田芳. 中國土壤環境監測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8,36(05):142-144.
[2]陳秋蘭. 我國土壤環境監測制度的現狀、主要問題及對策[J]. 環保科技,2018,24(04):59-64.
[3]胡冠九,陳素蘭,王光. 中國土壤環境監測方法現狀、問題及建議[J]. 中國環境監測,2018,34(02):10-19.
(作者單位:張家口市環境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