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家橋
摘要: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生態城市是以生態學原理為基礎,運用科學的規劃設計手段,以現代理念為依托進行規劃設計的。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特點為高效益、低損耗、高協調、評價指標規范。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主要遵循生態要素原則、符合生態原則和聯系實際原則。
關鍵詞: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策略
一、生態城市的特征
1、生態城市應當使城市的發展與自然和諧。生態城市的建設應當使人和自然都能夠和諧發展,使人的生活能夠與自然聯系更加緊密,城市的發展中應當有更多的自然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系統中的轉化二氧化碳功能、多種生物之間共生共贏、優化改善水資源環境功能、適度自動調節容量功能和生態風尚功能。在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的情況下,不影響經濟的發展,使人與自然的關系良性發展。使生態城市的環境優美,空氣質量良好,水資源與土地資源科學合理利用,滿足人的發展需求,同時還能使人文氣息濃厚,使這兩者之間互惠互利,充滿活力地共同互相促進發展。
2、生態城市的發展是可持續而又高效的。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資源與能源的消耗,但是生態城市應當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進行,城市的發展不能只注意周圍自然環境的保護,還應當在注意資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基礎上注意更多的使用可再生資源,加強可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的能力,注意保護自然界中的自我循環系統和物種生態多樣性,使人類活動科學合理的使用有限的不可再生資源,能夠使子孫后代也能夠有一個滿足其發展需求的資源環境與自然環境,而不是只顧眼前的欲望需求而不顧后果的滿足一時的繁榮而造成自然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損害的后果。
3、生態城市系統應當達到整體協調。生態城市的發展并不能只追求環境或者是經濟的單一保護或發展,應當是使經濟、社會與環境這三個方面作為一個系統來整體考量效益,在整體協調的視角下處理經濟發展、人類生活質量提高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城市的發展離不開這個地域中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支持,所以應當運用整體系統的生態理念來指導發展符合這個地區特點及本地人類特點的城市,從而使這個城市的發展能夠與這里的人口、物質、資源和文化良好的聯系起來,使城市能夠真正的實現生態型發展。
二、當前我國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存在的不足
首先,我國由于人口眾多,大城市勞動力密集,大量的傳統的工業生產企業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在大中迅速扎根發展,在促進城市經濟發展解決人口就業的同時,密集的工業生產導致大量環境污染,且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水資源和原材料,給城市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破壞。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在生態規劃過程中對污染企業數量以及對污染行為的控制力度明顯不夠,越來越多的生態問題正在或即將制約城市生態化的發展。其次,我國大部分城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部分企業為追求一時的經濟利益,不惜犧牲周邊環境,無視或故意隱瞞影響生態環境的因素,最終引發難以恢復的生態問題。
三、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策略
1、城市生態綠地的一體性規劃。第一,設計者在規劃前要對城市面積和可容納人口進行統計,制定科學性的具體方案,按照圖紙中的步驟進行規劃。第二,要以因地制宜的思想選擇合理的技術方式,對超標水量進行協調。建立以水資源合理利用、生態平衡發展為目標的多重控制系統。在此形式下,設計者通過綠地的設計為城市添加了一絲色彩,利用外環生態規劃的形式優化了空氣的質量。水源的引入也使得不同自然物種能夠集聚起來,在小范圍內改變了城市氣候。
2、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土地。在城市土地開發和利用方面,設計者主要以農、工、生活區三部分為主,進行合理的調整。首先,在規劃初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原則:第一,要盡可能的不占用農業耕地,將比例控制在有效范圍內。第二,城市規劃要將居民區位設定作為重點,遠離工業區,以防止有害氣體的污染擴散。第三,土地開發與設計的時間應該盡量縮短,在體現科學性的基礎上進行整體空間的有效配置。
3、加快生態環境保護。城市規劃的質量也能夠體現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性。第一,要以舊城市作為主要控制方向,提升其更新速度。首先,利用智能交通管理方式對尾氣排放量大的車型進行分類,并加以一定的限制。其次,從一些工業中心城市入手,對違章的施工建筑進行約束,以能源消耗量為控制節點,以燃料結構的分析為輔助,禁止高污染物的排放。第二,以污水資源化回收為導向,根據城市的功能進行方案設定。尤其是從居民區的規劃中來看,設計人員可以利用自動調節系統對垃圾和排泄物進行消化,并在建筑的四周種植一些花草,增加其中的文體設施。
4、城市產業設計。在具體的生態城市規劃設計階段,必須重視其城市能源的利用率,對于低碳能源的利用必須予以扶持,對已有的低碳能源實現高效優化利用,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浪費。提高綠色可再生能源的扶持力度,盡量降低或直接廢除高污染、低質量的石化能源的使用量,提高化石能源的清潔利用率。另外,還需要對工業和生態的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保證兩者的和諧發展。通過在城市加大教育行業、旅游行業,醫療產業以及文化領域的規模,實現現代生態城市的規范化。
5、住宅規劃設計。對于住宅區的規劃設計環節,首先應該充分考慮住宅區交通的便利程度,通訊設施是否完善以及一些其他的基礎設施是否配備齊全充分結合生態規劃的建設理念。將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生態建筑的建設融為一體,不斷促使生態城市的建設。
四、結束語
人類社會的發展對于自然資源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生態城市就是從可再生自然資源的利用出發,將自然環境的保護與人類生產生活相結合,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其中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重點必然是生態環境,在對城市進行規劃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力量促進城市的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新宇,王麗艷.綠色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理念及策略研討[J].居舍,2019(29):105.
[2]王楠.生態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區規劃設計策略探討[J].中國住宅設施,2019(09):23-24.
[3]馬麗.城市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城市規劃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8):127-128.
[4]葛成新.對于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研究[J].居業,2019(08):25+30.
(作者單位:安徽省建筑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