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丟戒指》是一首地地道道的東北民歌,該作品的演唱風格、旋律、作曲手法、極具東北民族特色,其曲調來源于“剪靛花調”,是由“剪靛花調”的變體,筆者將從該作品的創作背景、歌詞分析、情感與演唱分析、這幾個角度,來分析其作品的藝術特色。
一、《丟戒指》的創作背景
《丟戒指》是一首流傳于東北地區的一首民間歌曲、它的曲調來源于“剪靛花調”,“剪靛花調”是明清時期流傳下來的俗曲,屬于我國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丟戒指》主要講述這一個年輕的姑娘在花園游玩時,被蜜蜂蟄了手心,甩丟了心上人送的戒指;焦急尋找的故事。《丟戒指》的敘事性強,音樂結構、旋律、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風格,使該作品具有濃烈的生活氣息。
《丟戒指》最初的歌詞有很多缺陷,不僅僅是歌詞,還有旋律、節奏,都缺欠許多音樂性的東西,后來經過我國著名歌唱家郭頌先生進行了二度創作,才有了如今的《丟戒指》。既保留了鮮明的民族性、生活性,又加入了新的音樂元素,是一首成功的作品。
二、《丟戒指》的歌詞分析
首先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是歌詞,第二是曲調。歌詞部分起初版本和二度創作版本就有很大差別。
第一版本,“金戒指啊不哇是啊 值呀錢的寶哇 一個呀兒喲 那本是我那個姐夫給我打的呀, 要哇是啊嗨小伙呀撿哪了哇去呀一個呀兒喲 要什么禮物我都樂意 情愿和他拜天地兒呀 一個呀兒喲“
第二版本,“金戒指啊不哇是啊 值呀錢的寶哇 一個呀兒喲 那本是我的那個情郎哥送我的的呀 , 要哇是啊嗨小伙呀撿哪了哇去呀 一個呀兒喲 要什么禮物我都樂意 就是不能拜天地呀 一個呀兒喲”
由上兩段歌詞可以看出,“那本是我那個姐夫給我打的呀,”與“ 那本是我的那個情郎哥送我的的呀 ”還有“就是不能拜天地呀 ”與“情愿和他拜天地兒呀”都進行了改寫,原本輕佻的語言馬上就變得規整了起來。原本曖昧的語言,也變得合理且具有敘生活性,也比較可以被大眾接受與認可。
三、情感與演唱分析
《丟戒指》這是一首極具生活風趣的東北民歌,是一首極具畫面感的歌曲,在我們演唱的過程中,我們要將自己帶入角色中,想象著我們就是丟失戒指的年輕人,在焦急地尋找戒指,從譜例1我們可分析,“姐呀兒啊 花園中繡哇絲呀絨啊 依兒呀兒喲” “來一個蜜蜂兒蜇我的手心 我甩手丟了金戒指呀 ”,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與迫切的心理,此唱段演唱者要做到將聲音送入鼻腔內,要有興奮感來演唱。在情感上要表現出焦急的狀態。
第二句“金戒指啊不是值錢的寶”“那本是我的情郎哥給我買的”交代了這個戒指的價值,是富含意義的,演唱時注意敘事性,要有生活感,音色保持統一。 第三句“要哇是老頭撿了去”“認個干親戚”這句詞表達了姑娘尋找戒指的迫切心理,第四句“要是小伙撿了去 要什么禮物我都樂意 就是不能拜天地”幽默的表現出了東北民歌里的生活感與風趣,也側面表達了姑娘對情郎哥濃濃的愛意。此作品在演唱時要注意咬字歸韻,一定要注意聲音貼進鼻腔內,興奮的去歌唱,要帶著表演,敘事,來進行演唱,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一幅幅東北生活畫卷,就這樣浮現在眼前。
四、結論
《丟戒指》這首東北民歌,是在東北民歌中較為經典,且歷史也悠久,這首歌是人民在勞動生活時進行創作的,我們要取之精華去之糟粕。這也是其他民歌應該借鑒的地方。這首作品里有許許多多民歌小調,二人轉等元素,在曲調上朗朗上口,風格上詼諧幽默,地方色彩濃厚,在演唱中;演唱者一定要做到聲情并茂只有通過這樣,才會打動聽眾,才能更好地完成聲樂上的二度創作。
作者簡介:趙一鳴( 1996.11-),男,漢,遼寧省營口蓋州市,學生,研究生,東北大學,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