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祿
摘要:安全管理是地鐵施工的重要內容,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加強安全管理工作,不僅能預防安全事故發生,還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實現有效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和效益的目的。同時,為促進該目標順利實現,采取有效技術措施,建立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系統是十分必要的。BIM技術是工程建設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在工程施工建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將探討分析BIM技術在地鐵施工安全方面的應用,希望能為類似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啟示。
關鍵詞:BIM?技術;地鐵施工;安全管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交通運輸量也跟著急劇增加,帶來了環境污染,交通堵塞等問題,嚴重阻礙了城市的發展與進步。而地鐵的建設能在不占用地面面積的情況下,大量的緩解交通的壓力,要知道地鐵相對于地面的公共汽車,其運輸能力要強7-10倍左右。加上地鐵速度快,無污染,舒適安全,便利等優勢,現已成為許多大中城市的主要代步交通工具。但隨著全國建設地鐵規模的不斷擴大,地鐵施工的安全就變得十分重要,需要基于BIM技術,采取信息來構建地鐵空間和時間的模型,對施工現場進行空間安全管理。
1?BIM技術簡介
BIM指的是創建、管理設施物理與功能特性的數字化表達過程,該技術的應用,能為建筑設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在地鐵工程施工中,以BIM技術為基礎建立安全管理系統,為安全管理提供可視化技術支持,有利于全面掌握地鐵施工的基本信息,讓安全管理決策變得更加信息化、自動化和科學化。不僅能帶動施工安全的標準化管理進程,還能提高施工效率,實現對安全事故的有效預防,促進地鐵施工建設順利進行,保障工程建設質量和施工綜合效益。
4D信息模型是項目進度控制BIM技術進行模型構建的基礎,其中基本信息模型則是4D信息模型的前提。一般情況下,通過地鐵施工的三維幾何信息,可以確定基本信息模型的基本屬性,另外工程項目的名稱、類型、建設目的、設計單位等各個相關的信息也是確定基本模型屬性的考慮因素。在基本模型確定以后,就要對項目進行虛擬描敘,這主要是通過4D虛擬建造技術來實現。
2?地鐵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隱患
地鐵施工過程中經常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因此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的相關規定可以將地鐵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分為不同的類型。分別是高頻率發生的事故以及其他安全事故。從近幾年地鐵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分析以及事故過程的分析,可以發現,坍塌事故最為頻發。其發生的概率將近66%,因此需要在地鐵施工的過程中特別注意。除了坍塌事故造成損失之外,地鐵事故中還容易發生機械傷害以及火災等危害。機械故障造成的安全隱患占據了10%,火災、爆炸以及中毒等危害占據了8%,之所以發生這些安全問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幾種:第一,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受到周邊環境地質的影響,存在一些安全隱患;第二,施工管理人員對于安全管理不夠重視,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不夠到位;第三,機械設備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最后是交叉施工造成的安全事故,一些工程項目的開展需要在空間上與其他項目交叉在施工,一旦處理不好交叉施工過程的安全問題,很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增加工程項目建設的危險。
3?BIM技術在地鐵施工安全方面的應用
3.1?明確施工流程
地鐵施工相比普通的施工項目更加的復雜多變,除了要注重空間上的合理安排之外,還需要在地下預埋管線、鋪設線纜等工作,不同的工種之間相互交叉。因此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根據實際的施工狀況進行圖紙的設計,還要強化和施工人員之間的溝通,明確施工流程,減少重復施工。進一步明確地鐵施工的主要工作步驟,并盡量滿足地鐵正常運營的需求。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想要達成施工目標,就要應用到BIM技術。應用BIM技術完善施工流程可以方便施工人員根據施工模型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更加直觀的了解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及問題。從而采取及時有效的改善措施,保障施工計劃更加的合理有效。
3.2?實現數據監測以及安全事故的迅速處理
地鐵以污染較小、安全度較高、速度較快的優勢成為大眾日常生活中首選的交通工具。地鐵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會形成各種數據,BIM技術的應用能夠對數據進行實時的監測,同時實現對安全事故信息的迅速掌握。相關的技術人員利用BIM技術能夠及時掌握信息查詢模塊的相關信息。從而建立科學化、實時的保障機制。更好的保障地鐵施工人員的安全。以巷道開挖為例,在開挖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塌方或是邊坡滑落等現象。因此,對于施工信息的掌握可以及時的應對安全風險,并對相關類似事故發生的應對措施進行查詢,特別是發生火災等情況,能夠及時掌握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措施就顯得非常重要。從而更好的保證地鐵施工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3.3?地鐵空間沖突檢查
地鐵在施工過程中在空間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經常會發生一些空間上的摩擦和沖突。這些問題會嚴重影響到施工進度以及施工安全,甚至引發安全事故。因此想要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頻率,需要為施工營造一個較為寬闊的場地,特別是大型機械的運行,需要一定的活動半徑,否則很容易發生機械安全事故,威脅到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因此在項目正式施工之前,需要應用BIM技術進行施工前的動態模擬工作,對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規避,特別是機械的活動范圍和機械臂伸張的角度,避免造成施工現場的破壞以及人員的傷亡。
3.4?利用BIM動態模擬建設
利用BIM技術進行動態模擬工程建設,數據錄入量非常大,更適用于工期較穩定的工程建設。若施工管理過程中,工期調整變化非常頻繁,使得BIM管理方需要不斷對動態模型進行數據錄入、調整,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且收到的效益又很小。設備區裝修中墻體砌筑、抹灰、刮膩子等工序應在BIM動態模型中體現,避免出現設備區砌筑的進度滯后于機電各專業管線的進度,使本就非常狹小的設備區、機房的上部空間被占滿,裝修專業施工人員無法進行上部墻體的砌筑、構造柱支模和澆筑、墻面抹灰和刮膩子等工序,形成永久性質量缺陷,降低工程質量。
4結語
地鐵隧道施工過程中應用BIM技術不僅可以實現三維立體工程數據的轉換,而且聯合信息化技術來提升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和信息收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有效的技術措施能夠確保地鐵施工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還能避免工程建設中存在不必要的損失,從而確保地鐵工程建設質量能夠滿足施工需求,同時也確保企業獲取相應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黎峰.BIM技術在地鐵施工安全方面的應用淺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01):120.
[2]鐘榮華.BIM技術在地鐵施工安全方面的應用研究[J].建設科技,2016,06:76-77.
(作者單位: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