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梅
【摘 ?要】目的:分析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在促進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2019年3月到2020年1月開展研究,期間以隨機數表法方式總共入選初產婦70例作為案例。70例產婦根據入院順序以及自愿原則劃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常規組主要是以會陰保護助產方式為主。實驗組采取無保護會陰接生方法。總結兩組產婦的分娩相關指標。結果:實驗組產婦的分娩期間各個方面的指標均顯著優于常規組,統計學對比有意義,P<0.05。結論: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在初產婦分娩過程中的應用價值顯著,可以更好的提升分娩質量水平,值得普及。
【關鍵詞】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初產婦;會陰側切;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253-02
分娩屬于生理性女性的正常生理過程,分娩的過程中會帶有強烈的疼痛,這一疼痛感會對產婦形成比較嚴重的身心影響[1]。在正常分娩期間,產婦可以通過產力的影響將胎兒逼出,期間產婦需要有充足的骨產道與軟產道讓胎兒通過,整個過程中的影響因素主要涉及到胎位、新生兒大小、產道以及產婦的身心狀態。有統計數據顯示,在分娩過程中第二產程時產婦會因為許多的因素而選取會陰切開手術操作,這一數據在臨床中占比約為70%[2]-[3]。但是,會陰側切本身屬于一個創傷性操作,對于產婦會呈現出一定的負面影響。對此,為了降低會陰側切率,本文以對比研究方式探討,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在2019年3月到2020年1月開展研究,期間以隨機數表法方式總共入選初產婦70例作為案例。70例產婦根據入院順序以及自愿原則劃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每組提供不同的干預措施。實驗組產婦35例,年齡中位數27.64歲,孕周中位數38.64歲;常規組35例,年齡中位數27.55歲,孕周中位數38.43歲。基礎資料無對比,P>0.05。
1.2方法
常規組主要是以會陰保護助產方式為主,在分娩開始之前講解會陰保護的方法、目的,在獲得產婦認可后進行操作。操作期間主要是讓產婦保持臥位或半臥位,在右側進行助產,宮口全開時囑咐產婦用力呼吸、摒棄,在撥露到會陰之后做好會陰保護。針對產道和胎兒較大、胎頭不正時及時切開會陰,右側手掌用大魚肌津貼在產婦的會陰部并提供保護,在四肢合并同時將產婦臀部向上抬,用左手下壓胎兒的枕部,促使胎兒緩慢的下降,整個期間手掌不能離開會陰,直到胎兒娩出。
實驗組采取無保護會陰接生方法,前期準備方法和常規組相同。讓產婦保持適當體位,在宮口全開后引導產婦呼吸屏氣,在胎頭撥露4cm×5cm時,在會陰后開始控制胎頭的娩出速度,在宮縮期間以單手或雙手實現對胎頭的控制,期間做好與產婦的交流,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宮縮狀態。在控制胎頭的娩出速度同時,不能協助胎頭俯屈,也不要去控制胎頭的娩出角度和速度,盡可能保持自然分娩。在胎頭雙頂徑娩出時,指導產婦均勻宮縮緩慢娩出,盡可能規避刻意協助胎頭揚伸。在宮縮期間用雙手托住胎兒的頭部,在娩出時注重不要用力下呀,規避會陰撕裂問題。按照產婦的產力情況在娩肩后調整用力情況,在宮縮間隙緩慢娩出,舒適的娩出胎兒,將新生兒放置在產婦的下腹部。如果分娩期間存在異常情況或生命安全風險時應當及時切開會陰保障分娩安全。
1.3觀察指標
總結兩組產婦的分娩相關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應用SPSS19.0軟件。數據錄入時依據不同數據類型進行針對性處理,對于百分比數據采用X2進行檢驗,對于均數數據采用T值進行檢驗。數據錄入與檢驗操作均需要實行2次,在數據不一致時需要由2名專業人員處理。數據分析結果P值不足0.05則代表兩組數據對比擁有統計學價值。
2.結果
實驗組第二產程時間(49.5±7.8)min、會陰側切3例(10.00%),無感染、窒息;常規組第二產程時間(46.5±7.5)min、會陰側切16例(53.33%),感染2例(6.67%)、窒息3例(10.00%)。實驗組產婦的分娩期間各個方面的指標均顯著優于常規組,統計學對比有意義,P<0.05。
3.討論
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屬于臨床中近些年開始快速普及的接生方式,在西方國家無保護會陰接生法的應用非常廣泛[4]。無保護會陰接生法的應用特征在于胎兒在頭部娩出一定時將右手放在胎兒頭部,但是不能用力,其目的在于預防胎兒過快的娩出,在宮縮期胎兒娩出時可以讓產婦停止用力,在娩肩期間也不需要對會陰提供保護,而是緩慢的順勢的進行娩出,最終達到順利娩出的效果。無保護會陰接生法的特征在于可以降低會陰側切的選擇率,降低產婦的疼痛感,降低出血和感染等風險,盆底功能的恢復作用也非常突出,后遺癥相對較少[5]。另外,在本次研究中還發現,無保護會陰接生法的應用價值雖然較高,但是對于助產士的技術水平要求相對較高,不僅需要擁有豐富的助產經驗,同時還需要準確掌握產程情況,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可以指導產婦采取最佳的分娩方式,并基于分娩期間的風險及時變化措施,從而保障分娩的整體水平,所以無保護會陰接生法也是對臨床助產士的高要求助產方式。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產婦的分娩期間各個方面的指標均顯著優于常規組,統計學對比有意義,P<0.05。本次研究接過證明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可以有效應用于初產婦,對于初產婦分娩過程的保護作用突出,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會陰側切發生率,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加快產程,降低新生兒分娩風險,可以作為常規干預方式。
綜上所述,無保護會陰接生法在初產婦分娩過程中的應用價值顯著,可以更好的提升分娩質量水平,值得普及。
參考文獻
[1] 苗靜.控制胎頭娩出速度與無保護會陰接生法的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13(11):343-345.
[2] 程玉敏.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的應用效果及預后分析[J].醫學新知雜志,2019,29(1):90-92.
[3] 楊菁.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養生,2018,24(10):244-245.
[4] 吳明珠.無保護助產護理在促進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9,14(24):311-313.
[5] 唐中蘭.無保護助產護理對初產婦自然分娩的促進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20):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