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議丹


【摘??要】目的:探討指針療法聯合水化治療在磁共振成像(MRI)增強中降低對比劑不良反應發生的療效。方法:對2018年3月-12月來我科行MRI增強掃描的2432例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與指針療法聯合水化組,常規組1216例,指針療法聯合水化組(簡稱聯合組)1216例。常規組按MRI增強常規護理,聯合組在常規護理上開展指針聯合水化,并對兩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與分析。結果:與常規組相比,聯合組全身性和腎性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不良反應嚴重程度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滿意度上升3%。結論:指針療法聯合水化在MRI增強中降低對比劑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明顯臨床效果,值得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指針療法;水化;MRI掃描;不良反應發生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263-02
隨著MRI影像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因MRI增強檢查具有患者依從性強、診斷率高等優點,MRI掃描最常用的對比劑是釓對比劑,雖其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CT增強檢查所使用的碘對比劑[1],但仍有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導致死亡的報導[2]。對比劑不良反應包括全身性[3]、腎性[4]等,2015年對比劑使用指南強調了水化的重要性,明確水化能有效降低造影劑腎病的發生率。現代研究已證實針刺對調節心血管系統及腎臟功能具有顯著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討指針療法聯合水化治療在MRI增強中降低患者對比劑不良反應發生的療效,從而為預防對比劑不良反應發生尋求一種安全有效、簡便易行的方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我科2018年3月-12月MRI增強檢查患者2432例,隨機分成常規組與聯合組各1216例,常規組按常規增強流程執行,增強掃描部位為腰腹部485例、頭頸部569例、盆腔65例、胸部57例及膝關節40例;聯合組按指針療法聯合水化治療流程執行,增強掃描部位為腰腹部486例、頭頸部568例、盆腔66例、胸部58例及膝關節38例。設備為GE1.5TMRI,對比劑為釓對比劑,給藥的劑量與注射速度不變。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釓對比劑用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指針療法與水化方法:
1.2.1在患者檢查前20分鐘,用拇指替代針灸針,以指腹按壓人中穴及雙內關穴,手法予強激刺,每穴指按5min,雙內關穴既同時雙手指按,也可逐一指按,整個指針治療時間為10-15min。
1.2.2在預約檢查前,向患者及家屬宣教指針療法聯合水化可減少對比劑不良反應的重要性。在常規流程上增加檢查前4-6小時告知患者及病區醫生、護士予口服補液或靜脈補液400-600ml,檢查準備前確認水化情況,檢查后觀察20分鐘,再次指導口服補液或靜脈補液400-600ml。
1.3診斷標準:
1.3.1釓對比劑全身不良反應根據《對比劑使用指南(第一版)》制定[5]:按程度分輕中重度。輕度反應主要癥狀是面色潮紅、惡心、嘔吐、輕度蕁麻疹等;中度反應:眼瞼和口唇等皮膚薄弱部位水腫,支氣管痙攣、胸悶心慌等癥狀;重度反應:重點反應是嘴唇指端發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過敏性休克癥狀。
1.3.2腎性不良反應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診斷
1.4 觀察指標:[6]:
患者基礎血肌酐小于1.5mg/dl,血肌酐較基礎水平升高大于25%或者血肌酐較基礎水平升高大于1mg/dl。
1.4.1觀察MRI增強患者全身性和腎性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與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
1.4.2 血肌酐指標。
1.4.3護理滿意度。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統計,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F檢驗,P<0.05差異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全身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見表2。
*與常規組比較,聯合組患者全身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腎性不良反應情況比較,見表3。
* 聯合組患者血肌酐與常規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患者腎性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與常規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見表4。
3討論
針刺是祖國醫學的傳統療法之一,以指針替代針刺,既達到針刺效果,又可減少患者對針刺的恐懼、依從性更好、操作簡單,人中穴是督脈之經穴,具有醒神開竅、調和陰陽及解痙通脈,歷來為急救之要穴;內關穴是八脈交會穴通陰維脈和手厥陰絡穴,主治胃心胸方面疾病。現代研究[7-9]證實針刺對腎小管結構破壞有確切保護作用,人中穴可以雙向良性調整機體的物質能量代謝及循環和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達到抗休克及調節腎血流、改善腎功能的功效;內關穴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氧、雙向調節心率與血壓等功效,對心血管系統、大腦皮層具有顯著的調節作用。
釓對比劑因對比增強效果好、副作用少被廣泛應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0.09-0.80%[10],盡管如此,但一旦發生嚴重程度高,易導致休克甚至死亡等嚴重后果。水化護理干預是預防釓對比劑不良反應發生的有效手段[11]。
水化有簡便安全、可操作性強及患者依從性好的特點,增進醫患關系,提高滿意度,還能糾正MRI增強檢查患者的亞臨床脫水,降低血液中對比劑濃度,增加尿量,減少腎小管阻塞,能直接減輕造影劑對腎小管細胞毒性。同時讓腎小管內產生稀釋性利尿,利于對比劑排出,減少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激活,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降低內源性腎臟擴張,減輕腎臟髓質缺血[12-13]。
本研究顯示,常規組全身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66%,腎性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99%,聯合組全身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16%,腎性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25%。與國內外研究結果一致,且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處于國內外研究結果的較低水平,優于常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故指針療法聯合水化可有效降低全身性和腎性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較好臨床效果,提高了患者安全系數和護士的技術能力,患者滿意度也提高了3個百分點,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保琴,羅品品,王霄云,等.靜脈注射碘克沙醇(270mg I/ml)全身不良反應的臨床觀察[J].放射學實踐.2014.29(3):242-244.
[2] Niendorf HP,Haustein J,Cornelius I,et al.Safety of gadolinium DTPA:extended clinical experience[J].Magn Reson Med,1991,22(2):222-228.
[3] Abujudeh HH,Kosaraju VK,Kaewlai R.Acute adverse Reactions to gadopentetate dimeglumine and gadobenate dimeglumine:expe-rience with 32,659 injections[J].AJR,2010,194(2):430-434.
[4] 羅健,劉婧,王霄云,等.靜脈注射對比劑釓噴替酸葡胺對腎功能正常及輕、中度異常近期血清肌酐值得影像[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0,44(12):1253-1257.
[5]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中華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對比劑使用指南(第1版) [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8,20(3):320-325.
[6] 李飛,杜戰衛等.CT增強掃描造影劑腎病的危險因素及水化干預效果觀察[J].中國CT和MRI雜志,2018,16(8):112.
[7] 尹玉柱,石巖殊.針刺人中穴抗休克作用機制的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1):263-264.
[8] 黃坤厚,文琛,趙相杰,等.針刺抗休克腎和針刺抗休克作用神經體液調節機理研究[J].醫學研究通訊,1998,27(1):20-21.
[9] 劉自力.指針療法療法搶救過敏性休克案[J].上海針灸雜志,2004,23(6):47.
[10] Gibson TB,Ehrlich ED,Graff J,et al.Real-world impact of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 findings on clinical practice[J].Am J Manag Care,2014,20(6):208-220.
[11] 侯凡凡.重視造影劑所致急性腎功能衰竭的預防 [J].中華內科雜志,2001,40(11):726-724.
[12] Stacul F.Adam A,Becker CR,et al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r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J].Am J Cardiol,2006,98:59K-77K.
[13] Seeliger E, Becker K,Ladwig M,et al.Up to 50-fold increase in urine viscosity with iso-osmolar contrast media in the rat[J].Radio-logy.2010,256:40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