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科甫
【摘??要】目的:分析核醫學、超聲檢查在亞急性甲狀腺炎診斷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樣法抽選2019.01-2019.12本院收治的亞急性甲狀腺炎共78例患者進行研究,均開展核醫學及超聲檢查,觀察兩種檢查方法的確診率。結果:兩種檢查方式在診斷準確率、甲狀腺左葉及右葉厚度檢查結果方面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核醫學、超聲檢查對亞急性甲狀腺炎均有著較高診斷價值,臨床診斷時可結合具體情況合理選取檢查手段。
【關鍵詞】超聲檢查;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診斷準確率
【中圖分類號】R44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266-02
亞急性甲狀腺炎作為甲狀腺炎中一種常見類型,通常是病毒或病毒引發的過敏反應導致,例如流感病毒、腮腺病毒或者柯薩奇病毒等入侵體內甲狀腺濾泡,造成甲狀腺濾泡內組織細胞被破壞,最終引發疾病[1]。該病有一定的流行特點,起病初期多表現為發熱、乏力和咽喉腫痛等。近年來患病人數不斷上升,同時患者病情多變化較快,預后較差,且極易復發,已嚴重影響到其身體健康。因此,盡早確診疾病后開展進一步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意義重大。本文就核醫學、超聲檢查在亞急性甲狀腺炎診斷中的作用開展分析,內容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研究資料
2019.01-2019.12本院收治亞急性甲狀腺炎共78例患者,包含男35例,女43例。年齡范圍在25-65歲,均值(36.78±4.20)歲。病程范圍在5-80d,均值(42.26±3.89)d。所有患者均是首發,經病理診斷確診,同時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主要癥狀包含寒戰、發熱、怕冷、咽喉疼痛、多汗及乏力等。
1.2方法
1.2.1 儀器設備
中佳光電MN 6110甲狀腺功能檢測儀;甲狀腺激素檢測選擇Roche 6000電化學發光儀和配套試劑;飛利浦IU22彩超診斷儀,淺表探頭為L12-5。
1.2.2 檢查方法
所有患者予以核醫學、超聲檢查,包含:(1)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檢測:包含促甲狀腺激素(TSH)、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游離四碘甲狀腺原氨酸(F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等,于空腹狀態下抽取適量靜脈血開展檢測。(2)攝碘功能檢測:囑患者提前禁食1個月以上的含碘食物及藥物,空腹服下碘三鈉,后經甲狀腺功能檢測儀測量其第3h、24h的碘攝取率。(3)碘攝取率:2h碘攝取率在10-30%,3h碘攝取率灶10-35%,24h碘攝取率在25-60%。(4)超聲檢查:指導患者采取平臥位,墊高其頸部,后仰頭部,充分暴露出頸部位置,對甲狀腺橫、縱斷面開展掃描;涂抹適量耦合劑,常規測量甲狀腺的大小,同時對病灶大小、邊界、形態、包膜、內部及后方回聲和周圍組織情況開展觀察,經彩色多普勒對病灶的血供狀況進行觀察,重點對病灶表面的改變情況和有關回聲異常位置開展掃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診斷準確率與甲狀腺左葉、右葉的厚度情況。診斷標準[2]:(1)患病前存在病毒感染史,常伴隨呼吸道感染癥狀與體征,例如乏力、發熱、頸淋巴結腫大和食欲缺乏等。(2)紅細胞沉降率加快。(3)甲狀腺攝碘率下降與血清FT3及FT4上升,呈現分離現象。(4)TPOAb以及TGAb等抗體出現一過性的輕度上升或者趨于正常。(5)甲狀腺存在彌漫性腫大,伴隨疼痛感,質地硬,觸及疼痛,疼痛發展呈現蔓延性或者從一側開始不斷發展至另一側。(6)所有患者均經病理檢查最終確診。
1.4 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診斷準確率對比
核醫學檢查共檢出75例,診斷準確率96.15%(75/78);超聲檢查共檢出74例,診斷準確率94.87%(74/78),差異不顯著(χ2=0.150,P>0.05)。
2.2甲狀腺左葉及右葉的檢查結果對比
核醫學、超聲檢查顯示甲狀腺左葉的厚度分別為(2.48±0.78)L/cm、(2.51±0.65)L/cm,甲狀腺右葉的厚度分別為(2.43±0.76)L/cm、(2.40±0.62),差異不顯著(t=0.522、0.270,P>0.05)。
3 討論
亞急性甲狀腺炎屬于自身免疫類疾病,在所有甲狀腺病中發病率較高,多見于30-50歲人群,同時女性患病率比男性更高。結合臨床病癥可將該病分成急性炎癥期、短暫功能恢復期、一過性功能低下期和甲狀腺濾泡修復期等幾個時期[3]。因其臨床特點較為復雜多變,因此,診斷時誤診率及漏診率較高。
目前臨床在診斷亞急性的甲狀腺炎中多選擇超聲,其具備操作方便、經濟和無創等多種特點。超聲檢查主要是利用結節特征對患者的病情開展綜合性評估,但有研究顯示[4],較多亞急性的甲狀腺炎患者接受超聲檢查時,于低回聲區開展加壓掃描能產生顯著疼痛感。通過核醫學檢查患者有關激素功能和攝碘功能特異度及靈敏度均較高,且簡單易行,無創傷,能減輕患者痛苦,提升其診斷準確率。王艷生[5]等對亞急性的甲狀腺患者共60例開展研究,均行核醫學及超聲檢查,結果發現,兩種檢查手段的診斷準確率分別為100.00%、90.00%,差異不顯著。本次研究發現,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準確率依次為96.15%、94.87%,無顯著性差異,這與王艷生等研究中結果相一致。同時兩種檢查方式在甲狀腺左葉及右葉厚度檢查結果方面也無明顯差異,說明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價值相當。
總之,核醫學、超聲檢查對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診斷價值均較高,臨床診斷時可結合具體情況合理選取檢查手段。
參考文獻
[1] 韋華,張玲,劉振中,等.核醫學、超聲檢查對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診斷價值觀察[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8,27(1):198-199.
[2] 余明鈿,張慧珍,陳文新,等.核醫學與超聲檢查對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診斷價值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6,38(3):117-120.
[3] 高永楷.核醫學與超聲檢查診斷亞急性甲狀腺炎的對比分析[J].臨床研究,2018,26(9):134-135.
[4] 魏滿新.核醫學與超聲檢查對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診斷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24):218-219.
[5] 王艷生,鄒金海,韓瑜,等.核醫學與超聲檢查對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診斷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9):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