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運來 朱月伊 禹雯琦 周詣 石曉蘭
【摘 ?要】IFN-γ是一種內生性的免疫因子,可由多種免疫細胞分泌,如NK細胞,NKT細胞和T細胞等,IFN-γ具有抗病毒、免疫調節和抗腫瘤等多種生物學活性,其中在抗腫瘤方面,IFN-γ可以激活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發揮殺傷作用,如T細胞,巨噬細胞等,IFN-γ也可以直接作用于腫瘤細胞,提高腫瘤細胞表面抗原表達,促進腫瘤細胞凋亡。在抗腫瘤作用中,IFN-γ參與多條信號通路,其中一部分的機制已被充分研究,但還有很多內容是未知的,本文將對IFN-γ抗腫瘤的研究進行綜述。
【關鍵詞】IFN-γ;惡性腫瘤;自然殺傷細胞;自然殺傷T細胞;T細胞;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277-01
1.IFN-γ的產生和特征
Ⅱ型干擾素,又稱免疫調節型干擾素,在早期固有免疫應答中主要由NK細胞分泌,是一種異型糖蛋白,由兩個相同的多肽反平行形成二聚體結構,從而具有生物活性[1,2]。IFN-γ可參與多條信號通路,其中最主要的是JAK–STAT信號途徑,通過該途徑調節基因轉錄,使依賴于IFN-γ的細胞產生反應,JAK–STAT信號通路主要由IFN-γ受體,兩面神激酶1,兩面神激酶2和信號轉導及轉錄激活因子1構成,在未受刺激的細胞中,IFN-γ受體,JAK1和JAK2三者行成無活性的復合物,JAK1綁定于IFNGR1膜內近端,JAK2結合在IFNGR2的胞內結構域,當二聚體的IFN-γ結合到IFN-γ受體上,JAK1向IFNGR1靠近,JAK2向IFNGR2靠近且自身發生磷酸化,激活的JAK2誘導JAK1磷酸化并使IFNGR1羧基端的酪氨酸被磷酸化,磷酸化的酪氨酸使STAT1結合到IFNGR1上,被JAK2磷酸化,磷酸化的STAT1形成二聚體進入細胞核,參與轉錄調控[2,3,4]。
2.IFN-γ對腫瘤宿主免疫功能的影響
NK細胞和NKT細胞是IFN-γ的主要來源,也是抗腫瘤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細胞本身的自然殺傷活性對腫瘤細胞造成損傷,也可以通過釋放穿孔素對腫瘤細胞造成傷害,而這些過程都可以被IFN-γ影響[2]。NK細胞或NKT細胞可以在腫瘤細胞發展的早期對其進行識別,并且產生初始水平的IFN-γ,到達腫瘤組織附近的IFN-γ,誘導腫瘤組織中的固有免疫細胞如NK細胞,分泌更多的IFN-γ,激活腫瘤浸潤淋巴細胞(如NK細胞和活化的巨噬細胞)產生細胞毒作用,促進活化的巨噬細胞分泌免疫調節因子IL-12和IL-18,之后大量被殺傷的腫瘤細胞所產生的碎片,通過抗原呈遞機制啟動適應性免疫反應。此外,在腫瘤微環境中集聚大量的IFN-γ和IL-2,能促進CD4+Th1細胞的抗腫瘤反應,最終使細胞毒性CD8+T細胞發揮抗腫瘤作用。在腫瘤微環境中持續表達的IFN-γ可以促進腫瘤細胞表面高表達MHCI類分子,從而增強腫瘤細胞的免疫原性使其被特異性T細胞識別。活化后的CD8+T細胞不僅能釋放穿孔素殺傷腫瘤靶細胞,而且能釋放大量IFN-γ直接殺傷腫瘤細胞,發揮抗增殖促凋亡的作用。NK細胞分泌的IFN-γ和腫瘤壞死因子,可以促使初始T細胞分化為Th1,同時還能誘導DC成熟,促進DC的抗原提成能力,從而調控T細胞介導的適應性免疫反應。IFN-γ可以從mRNA水平促進穿孔素、顆粒酶B和TRAIL的表達,發揮殺傷靶細胞的作用[5]。
3.結語
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在手術、放療、化療以及分子靶向治療等多手段綜合治療下,惡性腫瘤的發展仍然未得到有效控制,于是對惡性腫瘤的研究又把目光聚焦到自身免疫系統。通過激活自身免疫細胞,促進免疫細胞釋放大量的免疫因子,提高對腫瘤細胞的免疫識別及殺傷是目前腫瘤免疫學研究的重點,開展此類文獻研究,為進一步研究探索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劉媛媛, 寶福凱, 柳愛華等. γ-干擾素與結核病關系研究進展[J]. 中國熱帶醫學,2012,12(10):1275-1281.
[2] Ikeda H, Old LJ, Schreiber RD, et al. The roles of IFNγ in protection against tumor development and cancer immunoediting[J]. 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2002,13(2):95-109.
[3] Slattery ML, Lundgreen A, Bondurant KL, et al. Interferon-signaling pathway: associations with colon and rectal cancer risk and subsequent survival[J]. Carcinogenesis. 2011,32(11):1660–1667.
[4] Dighe AS, Richards E, Old LJ, et al. Enhanced in vivo growth and resistance to rejection of tumor cells expressing dominant negative IFN gama receptors[J]. Immunity,1994,1(6):447–456.
[5] Lin CF, Lin CM, Lee KY, et al. Escape from IFN-γ-dependent immunosurveillance in tumorigenesis[J]. J Biomed Sci, 2017, 2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