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華 肖宵 楊建銳



【摘??要】目的:優化茶堿緩釋片熱熔擠出工藝。方法:通過正交試驗優化熱熔擠出工藝的加熱溫度、螺桿轉速、切斷長度,以釋放度的線性方程相關系數R2作為考察指標,篩選出茶堿緩釋片最優的制備工藝。結果:通過試驗確定了茶堿緩釋片熱熔擠出最佳的工藝參數為擠出溫度180-190℃、螺桿轉速30rpm、切斷長度為1.5mm。結論:茶堿緩釋片使用熱熔擠出工藝具有可連續工藝生產、更少的工藝步驟、可重復性高、無溶劑等優點,可進一步推廣用于工業化大生產。
【關鍵詞】熱熔擠出;茶堿;緩釋片
【中圖分類號】R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286-02
熱熔擠出技術(hot melt extrusion,HME)又稱為熔融擠出技術,藥物與載體輔料在一定溫度作用下成熔融狀態,隨著螺桿作用進行均勻混合,并以一定的壓力、速度和形狀擠出的一種技術[1]。熱熔擠出技術近年來在國內制藥行業的應用日益廣泛,與傳統的固體分散體制備方法相比,熱熔擠出技術具有無有機溶劑添加、重復性強和可連續生產等優點[2]。
茶堿治療血藥濃度較窄(5~20μg/mL),個體差異較大,清除率和半衰期也因人而異。普通茶堿片需日服3 次,夜間發作時用藥影響睡眠,頻繁給藥后血藥濃度容易出現“峰谷”現象,引起頭痛。惡心、失眠、抽筋及過敏等毒副作用,茶堿緩釋片可減少給藥次數,有效避免血藥濃度的“峰谷”現象,減輕給藥后的毒副作用[3]。
本文以無水茶堿為原料,乙基纖維素和氫化植物油為緩釋材料,羥丙甲纖維素為致孔劑,滑石粉為助流劑,乳糖、淀粉、微晶纖維素為填充劑,硬脂酸鎂為潤滑劑,利用熱熔擠出技術制備茶堿緩釋片,并通過正交試驗優化加熱溫度、螺桿進料速度、切斷長度,以釋放度的線性方程相關系數R2作為考察指標,篩選出茶堿緩釋片最優的制備工藝,為進一步利用熱熔擠出法進行放大生產提供參考數據。
1材料與儀器
1.1儀器
哈克 Minilab 型熱熔擠出機(美國賽默飛世爾有限公司);ZP10旋轉式壓片機(北京國藥龍立科技有限公司);Distek2500+4300智能溶出儀(美國Distek Inc);UV1601紫外分光光度計(島津Shimadzu)
1.2材料
無水茶堿(廠家: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9183);乳糖(廠家:江蘇道寧藥業有限公司,批號:1907011);氫化植物油(廠家:德國JRS,批號:20191005);滑石粉(廠家:廣西龍勝華美滑石開發有限公司,批號:201812092);玉米淀粉(廠家:濰坊盛泰藥業有限公司,批號:20190303);乙基纖維素(廠家:陶氏化學公司,批號:D184J9H021);羥丙纖維素(廠家:安徽山河藥用輔料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90525);微晶纖維素(廠家:安徽山河藥用輔料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904123);硬脂酸鎂(廠家:安徽山河藥用輔料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90355)。
2 方法與結果
2.1處方組成
2.2樣品制備方法
茶堿、乙基纖維素、氫化植物油、滑石粉、羥丙纖維素混合均勻,加入熱熔擠出機中,設置加熱溫度在195~200°C(因素A),螺桿轉速設置為50轉/min(因素B)。擠出物冷卻后切斷為1mm(因素C),加入硬脂酸鎂、乳糖、淀粉、微晶纖維素混勻,壓片。
2.3釋放度的測定方法
釋放度測定按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931第二法),以磷酸鹽緩沖溶液(取磷酸二氫鉀1.70g,磷酸氫二鈉4.48g,加水1000ml使溶解,用2mol/L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6.8)900ml為溶出介質,轉速為每分鐘50轉,依法操作,在2小時、4小時、6小時、8小時、10小時與12小時分別取溶液10ml濾過,并即時補充相同溫度、相同體積的溶出介質;分別精密量取續濾液適量,用溶出介質定量稀釋制成每l ml中約含無水茶堿7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401),在271mn的波長處分別測定吸光度,計算釋放度。
2.4正交試驗設計
2.5正交試驗結果分析
2.7驗證試驗
3 討論
在熱熔擠出工藝中,加熱溫度的的設置需要根據API和處方中骨架材料的特點進行選擇。茶堿的熔點為278℃,乙基纖維素的熔點為180℃,因此加熱溫度的設置不應低于180℃。但加熱溫度也不是越高越好,由于處方中含有氫化植物油,其熔點較低,約為70℃,若加熱溫度大于210℃,氫化植物油容易出現碳化變黑,因此加熱溫度應設置在180-210℃之間較為合適。
在熱熔擠出工藝中,進料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物料在機筒內部分布均勻性,而進料速度由螺桿轉速進行控制。若螺桿轉速太快,會使得物料不能充分熔融混合;若螺桿轉速太慢,會導致物料在機筒內堆積從而影響生產效率。因此為保證物料從模口擠出時的均一性,應保證有較均勻的進料速度。
在完成熱熔擠出后,擠出物經切刀切斷為顆粒后再進行壓片,因此切斷長度會對顆粒的流動性產生影響。若長度太短,顆粒粒徑太小,物料流動性較差,從而影響壓片的穩定性;若長度太長,顆粒粒徑太大,容易造成顆粒與外加的物料粒徑差異太大而導致混合均勻性不好。因此為保證顆粒的均勻性和壓片的穩定性,切斷的長度選擇要合理。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正交試驗考察加熱溫度、螺桿轉速、切斷長度3個影響因素,解決了以上工藝難點。熱熔擠出工藝具有可連續工藝生產、更少的工藝步驟、可重復性高、無溶劑等優點,可進一步推廣用于茶堿緩釋片的工業化大生產。
參考文獻
[1] 文中華.擠出滾圓工藝及其設備選型要素探析[J].機電信息.2018,17:1-7.
[2] 高巖.熱熔擠出技術制備伊曲康唑固體分散體及溶出考察[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 2020,51(1):88-94.
[3] 黃京山.茶堿控釋片的制備及釋放度評價[J].山東化工.2019,48(12) :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