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學彥 李紅專 李菲


【摘 要】目的:討論通脈湯防治創傷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的療效。方法:本次研究選取樣本數量為50例,研究對象為創傷骨折術患者,研究時間段為2016年2月-2018年5月,對本期間選擇的研究對象治療情況進行分析,將使用基礎常規治療方式的患者設定為對照組,將在對照組之上使用通脈湯治療干預的患者設定為實驗組,每組樣本數均為25例,觀察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結果:實驗組的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比例相對于對照組明顯較低,且統計學顯示(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經不同方式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D-Di水平及PLC均較優,而對照組較差,且統計學顯示(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創傷性骨折患者在就醫時,通過通脈湯治療干預方式,可使并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明顯降低,使其機體血液高凝狀態得以改進,具有推廣使用價值。
【關鍵詞】通脈湯;創傷骨折;深靜脈血栓
【中圖分類號】R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01
近些年,隨著交通事故發生數量的逐步增多,致使創傷性骨折的發病率亦呈逐步上升態勢,術后約有十分之一左右的患者會呈現深靜脈血栓的情況,如果臨床防治手段不及時,則極易造成肺栓塞導致患者死亡,這亦是近年來醫院非預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2]。本次研究中,筆者選取我院就診的創傷性骨折患者50例,作為本次調查分析的樣本,旨在探究通脈湯防治創傷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的療效,以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有效提升,具體詳情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于本次參與研究的患者基本資料進行分析,參與研究的患者數量為5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的方式將50例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樣本數均為25例,對實驗組資料統計后顯示,女性患者為10例,男性患者為15例;年齡范圍為21-66歲,中位年齡為(39.5±4.1)歲;此中,7例股骨頸骨折的患者,9例股骨干骨折的患者,9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對照組資料統計后顯示,男性患者為12例,女性患者為13例;年齡范圍為21-65歲,中位年齡為(38.4±4.2)歲;此中,8例股骨頸骨折的患者,6例股骨干骨折的患者,11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這些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簽署知情確認書。兩組患者的基礎數據經統計學計算后顯示(P>0.05),及符合正態分布,符合本次研究前提。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均使用基礎常規治療方式,將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批準文號為H31021959的尿激酶(50萬U·d -1)和100mL葡萄糖注射液(5%)進行靜脈滴注治療,持續治療7到14天。選用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批準文號為H20020469的4000U低分子肝素鈣進行皮下注射治療,持續時間為10天。實驗組則在此之上采用通脈湯進行治療,具體方劑為:10g赤芍,10g杜仲,10g田七,20g懷牛膝,10g木香,10g地龍,20g紅花,10g桃仁,6g甘草,10g水蛭,10g當歸。針對腫脹比較明顯的患者,則可加用10g茯苓和10g澤瀉;針對瘀重的患者,可加用10g莪術和10g三棱;針對疼痛比較明顯的患者,可加用10g沒藥和10g乳香。以上藥物用水煎,去藥汁200毫升,早晚兩次服用[3-4]。
1.3指標觀察
觀察兩組患者的深靜脈血栓發生狀況。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凝血指標,患者的血漿D-Di水平及血小板計數(PLC)。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版本:SPSS25.0)處理研究數據,資料描述形式:計數字資料為n(%),計量資料為(x±s);差異檢驗:計數資料為x2,計量資料為t;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判定標準。
2 結果
2.1比較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深靜脈血栓發生狀況
實驗組25例患者中,呈現深靜脈血栓的患有有1例,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為4.00%(1/25);對照組25例患者中,呈現深靜脈血栓的患者有6例,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為24.00%(6/25),實驗組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遠遠低于對照組,統計學計算顯示(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見表1。
2.2比較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治療前后D-Di水平及PLC
不同方式治療前,實驗組患者的D-Di水平及PLC分別為(1.19士0.37)×109/L、(220.21士38.12)μg/mL,對照組患者的D-Di水平及PLC分別為(1.15士0.39)×109/L、(215.21士41.21)μg/mL,經對比發現,P>0.05,不存有臨床統計學意義;不同方式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D-Di水平及PLC分別為(0.87士0.20)×109/L、(273.21士10.22)μg/mL,對照組患者的D-Di水平及PLC分別為(1.04士0.21)×109/L、(285.21士21.24)μg/mL,經對比發現,P<0.05,存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深靜脈血栓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血流滯緩、血管損傷及血液狀態的改變。當前,對深靜脈血栓的高危患者而言,使用及時有效的防治手段,顯得尤為重要,而其術后早期的功能懸鏈亦相當重要,再輔助使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鈣進行治療,使其治療效果比較明顯,具有較好的阻抑血小板聚集與降低血液黏稠性的效用[5]。相關研究顯示,抗凝血的藥物會致使出血狀況的出現,導致皮下淤血的生成,使其出血量增加,故而使其臨床使用被限制。中醫理論認為,深靜脈血栓歸屬于脈痹、血瘀及股腫范圍之內,該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由于氣滯血瘀、淤血阻滯所致,再加上患者創傷性骨折后輸血,致使其氣隨血脫,呈現氣血虧虛,使其血行遲緩,內生淤血,而且津液不化,致使內生水濕,血虛則使其氣沒有所附,其化源不夠,致使其病情呈現加重的狀況。因而治療應以止痛通絡、化瘀活血為主。通脈湯中則含有地龍、桃仁及紅花等化瘀活血之藥;當歸則具備行血活血的效用;牛膝則擁有強筋骨、補肝腎及通絡活血之效;以上主要聯合使用,使其具備化瘀活血的效果,能夠使患者創傷之后氣血虧虛的狀況得以補充,使其扶正和祛邪得以兼顧,進而提升其臨床治療效果[6-7]。綜上分析可以得出,將通脈湯使用在創傷性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其臨床效果比較顯著,可使其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明顯降低,應被積極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娟,何瀟瀟,杜瑤,蔣成.通脈湯對下肢閉合骨折深靜脈血栓的影響及其血栓彈力圖的變化[J].世界中醫藥,2019,14(08):2048-2052.
[2] 宋朋飛.活血通脈湯聯合阿司匹林防治高危股骨轉子間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及腫脹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9,35(04):470-471.
[3] 王雨雨,孫安兵,張金玲,陳亞學,楊海平.補腎活血通脈湯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全髖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作用及相關指標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9,26(02):207-209.
[4] 杜田文.逐瘀通脈湯對老年股骨頸骨折全髖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9,26(01):97-99.
[5] 劉軍.自擬通脈湯對成人嚴重創傷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的預防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A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