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摘 要】目的:對比龍眼穴與傳統西藥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療效差異。方法:將61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治療組采用龍眼穴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西藥治療,對治療前后癥狀的改善情況進行對照觀察。結果:治療組有效率96.7%,對照組有效率80.0%,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痊愈患者中治療1療程后治療組痊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 【關鍵詞】帶狀皰疹;放血;拔罐;針刺;龍眼穴 【中圖分類號】R27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01 1 臨床資料 帶狀皰疹乃西醫病名,中醫稱為纏腰火丹,是一種在皮膚上出現成簇小泡,痛如火燎,每多纏腰而發的皮膚病,民間稱為“串腰龍”。此病可于全身任何部位,多出現在肋間神經。以老年人多見。帶狀皰疹最痛苦的癥狀是疼痛,常用皰疹的疼痛使病人坐臥不安,精神煩躁,不思飲食。夜間很難入寐。此病疼痛的治療方法很多如音頻療法,激光照射,磁穴療法。外用中西藥物等雖有一定效果但不理想。為了探究一種有效簡單易于推廣操作的方法,治療此病早期疼痛,且無后批遺癥的問題。我科從2018.10一2019.10在門診采用龍眼穴療法治療60例。其中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現將結果分析如下: 2 治療方法 多年來,大量研究均證實針灸療法是治療PHN的安全、效著的方法。中醫學認為針灸可扶正祛邪、行氣活血、疏經通絡,效果顯著,操作安全簡便?,F代醫學研究認為,針灸可調節穴位深部感受器,激活與內源性痛覺調制系統有關的結構及中樞神經的遞質系統,從而抑制傷害性刺激;針刺可使得痛覺沖動的出現、傳遞、感知得以被阻斷,進而減輕疼痛;針灸可改善血液的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以減少或消除致痛物質對神經的刺激,產生鎮痛作用;可對人體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功能進行調節,使得抵抗力得以提高,受損組織得以修復,達到止痛功效。 本文采用刺絡拔罐:于帶狀皰疹分布的兩端各一粒上消毒,然后用針刺破水皰皮膚,再作拔罐,出其惡血,8-10分鐘后起罐,酒精棉球擦凈該處"又取龍眼穴,此穴位于手小指尺側的第2、3骨關節之間。當患者握拳,橫紋盡處即是"所取龍眼穴選在患側者"醫者予局部常規消毒后,用右手持消毒好的三棱針,點刺放血,擠出2-3滴血液或黃色粘液"根據病情每日或隔日1次。 2.1 “龍眼”穴位放血 “龍眼”穴位于小指近端指關節尺側面上。握拳取之。局部常規消毒后,用三棱針點刺,然后進行擠壓,即有黃色黏液或惡血溢出,擠出1—2滴即可 2.2 “龍頭”“龍尾”點刺出血皰疹最先出現處稱為“龍尾”皰疹延伸方向之端稱為“龍頭”,其放血部位應在“龍頭”之前,“龍尾”之后,經常規消毒后,已三棱針點刺出血,在針刺部位拔火罐,以求惡血盡祛。起罐后,用酒精棉球擦凈該處,不必包扎。 2.3配穴如皰疹的發病部位腰部者,加足三里。三陰交。太沖,皰疹在胸部或胸以上部位者加曲池。合谷;選穴多少,根據病情的輕重而定,一般選1~2個穴。刺激手法取瀉法,每穴留針30分鐘,每日治療一次。 2.4輔助治療①病情嚴重者可以配合服用中藥。②皰疹破潰后,可用龍膽紫涂擦局部,以防感染。③皰疹分泌物較多時,可按外科常規清洗局部皮膚。 2.5操作中的注意事項①針具及放血部位必須消毒,以防感染,刺絡時,下手宜輕,刺入宜淺,出血如球如點為宜,切忌用力過猛。②放血后24小時之內勿洗澡以防感染。治療期間忌食刺激性食物。③如皰疹破潰,局部可涂龍膽紫,以防感染。如皰疹的分泌物較多,可按外科常規清潔局部皮膚。④凡貧血,體質虛弱者,低血糖者,低血壓者,血液病者,血液病者及孕婦等不宜放血⑤在治療過程中,病人必須忌口如辛辣,魚蝦等物。 2.6對照組給與阿西洛韋0.2g每日4次口服,維生素B1 0.1g B12 0.5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兩組均以10天為1療程,1療程后觀察療效。 3 治療效果 3.1療效標準依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療效評定標準:痊愈:皮疹消退,臨床體征消失,無后遺癥。好轉:疹消退約30%以上,疼痛明顯減輕 3.2治療結果治療組痊愈率96.7%,對照組痊愈率80.0%,僅統計學處理,兩組痊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l。同時對疼痛消失的時間作了觀察。結果表明治療組對帶狀皰疹疼痛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詳見表2。 4 討論 我國醫學認為帶狀皰疹多由心肝兩經風火或脾肺兩經濕熱所致,病機多肝氣郁結,久而化火妄動,脾經濕熱內蘊,外溢皮膚而成,或因兼感毒邪,以致濕熱火毒蘊結于肌膚而成。西醫用抗病毒的藥只能暫時止痛,且有后遺癥。采用“截法”就是采取果斷措施和特殊功效的穴位,直搗病巢,迅速祛除病因病原,杜絕疾病的自然發展。強調攻邪,屬于瀉法。臨床上用拔火罐與三棱針點刺放血配合使用,主要是取它行血活血之功,使瘀血毒邪出盡,以期取得更好的療效。這種治療方法也符合“苑陳則除之”的治療原則,即淤血。濕邪郁于肌膚阻滯經絡,采用拔火罐的方法,去除惡血,泄其實邪,痼疾町愈兩組在治療后,治療組痊愈率96.7%,對照組痊愈率80.O%說明治療組在治療后達到有效止痛,且無后遺癥的效果。帶狀皰疹除了皮損以外,疼痛是病人就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通過針刺治療后,能較快地控制住疼痛,一般是在針刺后24-48小時疼痛可以明顯減輕,有的可以基本控制。疼痛控制后,皰疹很快枯萎,逐漸結痂,1周左右脫落30例均未發現留后遺癥。 參考文獻 [1] 洪鋒, 盂韌. 龍眼穴放血治療帶狀皰疹26例[J]. 中國針灸, 2006, 26(6):226 [2] 中華醫學會編著.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M].河北科技出版,2012. [3] 中華中醫藥會皮膚科分會.蛇串瘡中醫診療指南(2014年修訂版)[J].中醫雜志,2015,56(13):1163. [4] 沈學勇.經絡腧穴學[M].第二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 [5] 李國銳.《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出臺[J].標準化信息,1995(02):5. [6] 王麗凌.火針配合益氣活血湯治療(氣虛血瘀)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臨床療效觀察[D]黑龍江: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