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光
【摘 要】目的:探討對兒科感染患者擬定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白細胞計數檢查方案實施疾病診斷的可行性。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04月~2019年06月收治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兒作為實驗對象;依據患兒感染疾病類型完成分組;A1組(40例):患兒呈現出非細菌性感染的現象;A2組(60例):患兒呈現出細菌性感染的現象;同時間段選擇50例健康體檢兒童作為參照組即A3組;針對三組兒童于臨床均擬定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白細胞計數檢查方案并應用,就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以及白細胞計數檢查結果展開對比。結果:A2組細菌性感染患兒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以及白細胞計數均高于A1組非細菌性肝感染患兒以及A3組健康體檢兒童明顯(P<0.05)。結論:感染性疾病患兒于臨床接受疾病診斷期間,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白細胞計數檢查方案的擬定與應用,對于細菌性感染疾病的早期確診可以提供依據,并利于感染性疾病患兒治療方案的順利創建與應用,促進患兒病情轉歸。
【關鍵詞】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白細胞計數;細菌感染;非細菌感染
【中圖分類號】R7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01
對于兒科感染性疾病患者而言,其誘因主要為急性感染導致。因為兒童年齡較小,對于自身想法無法明確表達,所以在進行病情判斷期間,醫生無法做到全面了解,在患兒癥狀表現顯著后,通常呈現出嚴重病情現象。對此擬定有效方案對兒童急性感染患者進行檢查診斷意義顯著[1]。本次研究將針對感染性疾病患兒探究擬定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白細胞計數檢查方案并應用可行性,以利于感染性疾病患兒治療方案的順利創建與應用,促進患兒病情轉歸。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04月~2019年06月收治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兒作為實驗對象;依據患兒感染疾病類型完成分組;A1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分布范圍為7個月~13歲,平均年齡為(5.29±2.39)歲;A2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分布范圍為8個月~14歲,平均年齡為(5.31±2.41)歲;同時間段選擇50例健康體檢兒童作為參照組即A3組;A3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分布范圍為9個月~14歲,平均年齡為(5.39±2.42)歲;納入標準:①健康體檢兒童未患有系列疾病現象;②知情同意書簽署;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對于檢測工作表現出較差配合依從性;②患兒家屬可以積極配合;觀察對比三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結果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兒以及健康體檢兒童經分組并應用方案診斷期間,均對其實施空腹外周靜脈血采集,就患者的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以及白細胞計數實施檢測。對于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利用膠體金法完成;對于白細胞計數檢測,利用顯微鏡直接檢測法完成;對于C反應蛋白水平檢測,利用免疫濁度法完成[2]。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感染性疾病患兒的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以及白細胞計數檢查結果。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展開三組患兒治療結果數據分析,計量資料(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以及白細胞計數檢查結果)組間兩兩比較以x±s表示,行t檢驗,結果P<0.05證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A2組細菌性感染患兒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以及白細胞計數均高于A1組非細菌性肝感染患兒以及A3組健康體檢兒童明顯(P<0.05),見表1。
3 討論
急性感染性疾病作為兒童常見病之一,主要因為細菌以及病毒等系列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對兒童造成侵害導致患病,因為于早期缺乏典型癥狀表現,所以臨床表現出誤診與漏診現象較為明顯。在未對患兒病因加以明確情況下,擬定方案展開藥物治療,會使得不合理用藥概率呈現出一定程度增加,并且對患兒家屬等造成的負擔較為顯著,對此擬定有效方案展開感染性疾病患兒臨床診斷意義顯著[3]。
白細胞計數作為急性感染診斷方法之一,獲得一定程度應用,但是期間因為系列因素影響,會使得最終獲得結果受到一定影響,并且單純對患兒展開血常規檢查操作,表現出漏診以及誤診的概率較為明顯。C反應蛋白作為肝臟合成蛋白之一,對于正常兒童而言,其表現出較低的C反應蛋白水平,通常檢測期間難以發現此種指標。但是系列臨床因素的影響,仍然會使得最終檢測結果受到對應影響。降鈣素原的分泌以及產生主要通過甲狀腺細胞完成,對于健康兒童表現出較低降鈣素原水平,在呈現出機體感染情況后,其血液中會呈現出內毒素進入的現象,從而使得降鈣素原水平呈現出顯著增加。
觀察本次研究結果發現,A2組細菌性感染患兒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以及白細胞計數均高于A1組非細菌性肝感染患兒以及A3組健康體檢兒童明顯,充分證明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白細胞計數檢查方案擬定并應用可行性。
綜上所述,感染性疾病患兒于臨床接受疾病診斷期間,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白細胞計數檢查方案的擬定與應用,對于細菌性感染疾病的早期確診可以提供依據,并利于感染性疾病患兒治療方案的順利創建與應用,促進患兒病情轉歸。
參考文獻
[1] 江俏,龐路勤,李偉征,等.白細胞計數、C反應蛋白及血清降鈣素原聯合檢測診斷細菌性感染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工程,2019,27(07):62-64.
[2] 陳雪林,劉祥璐.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及血白細胞計數聯合檢測在顱腦手術后顱內感染中的預測價值[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9,19(01):64-66.
[3] 霍喜華.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及外周血白細胞計數聯合檢測在兒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9,30(02):81-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