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當金融危機發生時,我國的中小企業總會面臨較為嚴峻的局面,即生存問題成為企業的命門,而制約其生存的關鍵在于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但由于財務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怎樣加強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深刻討論了在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國中小企業如何加強財務管理,從而保證自身生存。
關鍵詞:金融危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
1風險理論的發掘與起源
風險管理的實踐和理論始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保險業,并在在50年代成為一項管理科學。在經濟的不斷發展的時代,風險管理在全世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的影響逐漸蔓延到許多公司,如很多企業建立風險管理機制,聘用了風險管理經理人,風險管理顧問,這些人專門負責企業風險識別、風險度量和風險處理等。在21世紀初,企業風險管理在美國國家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發起人機構在2004年9月發布的《企業風險集成框架》形成了一個明確,特殊的概念,它系統地為現代企業管理當局提供了有指導意義的基礎上,內部控制的邏輯框架,應用于企業戰略層面,優化風險。
2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
2.1抗風險能力弱
金融危機對于整個市場環境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尤其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其本身因為規模小,資金有限,抗風險能較差,在這種特殊環境中,受到的影響更為明顯[1]。尤其是在財務管理上,許多矛盾都開始顯現,不僅在投資上,資金的規劃,財務目標、資金流向等方面面對許多風險,還在稅收政策、資金運轉上存在較大的風險。除了自身的局限,中小企業危機意識的缺乏,對金融法危機的認知缺陷以及應對風險手段的匱乏都讓企業在危機來臨時,無法及時做出反應,也正是因為這一情形,讓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極差,一旦出現風險,就會出現無法挽回的損失。
2.2資金籌集問題
在國內,我國經濟的大多組成是有中小企業構建的。而在傳統金融中,中小企業的貸款是非常繁瑣和不利的,受中小企業的組織規模和其他因素影響,以及傳統金融機構客戶定位的原因,中小企業的融資一般都比較艱難。尤其是在當前經濟環境中,融資更加艱難,財務管理形勢嚴峻。許多企業出現經驗困難,資金鏈斷裂現象,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2.3企業管理觀念陳舊,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中小企業中大多數是私營質而非國有,企業管理者的能力和管理水平較低,管理思想不新穎。企業內部缺少高素質財務管理人才,是中小企業財務核心作用難以很好發揮的重要因素。中小企業普遍注重對科研技術人員、銷售業務人員的培養,而忽視了財務工作者超負荷的日常工作導致的財務工作者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分析判斷深層次的管理問題,及時規避風險。
3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3.1中小企業自身特點分析
一般而言,中小企業缺乏足夠的資本積累,創業資本和營運資本相對匱乏而且因為信用程度較低,籌措資金十分困難,中小企業一般生產率較低,生產成本較高,缺乏競爭力,自身又難以進行基礎研究和科研創新,在市場競爭中處于被動地位,受市場和外部的沖擊較大,很難與大企業及外資企業相抗衡,相對于大企業和成熟企業,破產率很高,中小企業量大面廣,廣泛分布于三大產業的各行業,但普遍存在產業結構趨同情況,沒有與大企業形成穩定協作配套關系,中小企業管理體制不健全,往往缺乏戰略規劃,目標短期化,組織結構比較松散,使得許多中小企業的監督約束機制和措施缺乏有效合理性,這些特征與其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密不可分。
3.2中小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分析
當前經濟新形勢為我國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創造了機遇和條件,但仍有不少問題,我國經濟政策長期來主要依據所有制類型和行業特性制定,而不是根據不同規模企業的不同行為特征制定。此外許多法規法律效率較低且不系統,對中小企業的弱者地位保護不力!扶持不夠。我國中小企業大部分都是全能性的,專業化分工很低,與大企業之間及中小企業自身間重復建設投入,組織聯系相當松散,協作相當困難,中小企業基礎工作薄弱,標準不統一,不準確,總體規模,包括就業人數;產值。
4金融危機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創新對策
4.1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
員工是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執行者也是整個財務管理工作前進的推動者,員工的綜合素質關系到整個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必須進行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在進行財務管理人員培養時,既要培養員工的專業知識,也要培養他們的職業觀念和職業信念,以及相應信息和設備使用技術的培養,只有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全方位的培養,才能打造財務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推動整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進程。
4.2加強體質建設,完善監督機制
不斷加強企業的體質建設,在財務管理的監督機制方面需要進行著重關注,體系的缺失會帶來制度的漏洞,制度的漏洞則會帶來行為的不合規,企業要意識到監督機制的重要性。作為管理的理論基礎,也作為管理行為的標準和依據,監督機制的建立是將制度進行實施的,檢驗制度實施效果的關鍵環節。只有將財務管理納入到監督機制內,才能規范相關人員的工作行為,讓財務人員操作更合規,避免出現一些違紀行為,讓整個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4.3擴寬融資渠道,增加抗風險能力
中小企業資金短缺以及融資渠道的匱乏,極大的束縛了其自身的發展。為了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就必須要將融資渠道進行擴寬,增加其抗風險能力。除了一般的銀行信貸,還可以進行民間資本的運用,利用互聯網金融,為這些貸款困難的公司提供資金渠道和支持,用P2P模式來彌補傳統金融的覆蓋不足問題,讓民間資本得到較好的利用,最大程度的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
4.4財務管理上的創新
當前的經濟形勢下,財務管理模式都比較固定,人們都是用傳統的思維模式來進行財務管理的運作,無法跳出圈子來進行創新。任何事物的創新都需要用決然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財務管理模式創新也不例外,只有進行思維模式的改變,跳出僵化的思維怪圈,不再受到傳統模式的束縛,才能進行新的財務管理模式的建立。財務管理者需要根據當前的經濟形勢以及市場情況來進行管理目標和管理內容的轉變,對其進行創新。認清現在的局勢,對市場樹立正確的認知,盡快適應新形勢下的市場狀況。
4.5把握宏觀環境,積極應對市場風險
競爭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但競爭過于激烈也會給企業帶來不同種類的風險。主要存在五種綜合因素影響企業競爭,它們是現有企業間的競爭,替代品的威脅,潛在的進入者,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購買者討價還價的能力,這些綜合因素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影響企業風險的重要因素。中小企業若要提高財務管理效率,那么必須全方位財務管理觀念上。培養良好的企業文化,提高財務管理效率。
5結語
雖然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將越來越大,企業的壓力也會隨著經濟蕭條而更加沉重,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危機的另一面就是機遇。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我國中小企業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找好對策,堅強地活下去。其次要善于把握機遇,化危為機。企業應正確的認識金融危機,不斷地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進行創新和發展,以此來應對惡劣的經濟環境。
參考文獻:
[1] 邢浩. 探討后金融危機時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戰略[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2] 鮑新中,傅宏宇. 基于變精度加權平均粗糙度決策樹的財務預警研究[J]. 運籌與管理,2016.
[3] 劉玉敏,劉莉,任廣乾. 基于非財務指標的上市公司財務預警研究[J]. 商業研究,2016.
作者簡介:
蔣亮芳(1997.09.05),性別:女,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湖南邵陽,當前職務:學生當前職稱:學生,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