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中國經濟史上的又一轉折點,它開啟了一條新的經濟通道。將原本各項基礎設施都較為薄弱的地區充分的利用起來,帶動其走上致富的道路,雖然在實施這項戰略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但是只有迎難而上將這項正確的戰略決策貫徹到底,才能更好地發揮我國各個地區的潛力,有效地利用好我國的各類資源。本文對“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幾條應對其挑戰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國經濟;影響
中圖分類號:F125;F114?41??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01-0028-02
隨著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競爭日益加大,這對于每個國家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挑戰?!耙粠б宦贰苯ㄔO是我國政府根據現階段我國的實際發展情況而制定的戰略構想,對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乃至世界的經濟平衡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我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必須激發自身的活力并奮力發展,使得自身的經濟在世界經濟占據有利地位。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可以明顯的感受到我國在經濟生產中的變化。這不僅解決了原本的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不足的問題,而且推進了區域經濟的協調性發展。
一、“一帶一路”建設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
1?經濟發展
“一帶一路”建設是由我國提出倡議并主導成立的國家級多邊合作戰略,且從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地理位置來看,我國中西部各省份均被囊括其中,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我國中西部地區各省份的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此外,我國東部地區包括上海、福建、廣東、浙江、海南在內的各省份也是我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發展區域。總而言之,“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通過基礎設施完善、對外貿易發展、供給水平提升等手段在保障了我國東部地區經濟引擎作用的同時,帶動了中西部地區對外貿易的發展,從而推動了我國區域協調化發展和總體經濟水平的提升。
2?結構優化
“一帶一路”建設作為跨越亞歐非的長線經濟發展戰略,通過社會、經濟、文化間不同層次和領域的交流極大地加深了沿線各國之間的了解,我國同沿線國家及地區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也走上了新臺階,無疑,這在緩解我國貿易保護主義壓力的同時,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國外優勢資本的進入和國內過剩產能的轉出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有利于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和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發展。
3?緩和政治關系
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之后,我國與沿線國家建立了較為牢固的合作關系,在經濟上密切合作的同時,政治關系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使得中國在世界各國中享有較高的聲譽以及號召力,這對于我國整體經濟建設無疑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耙粠б宦贰苯ㄔO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這需要多個國家配合實行,在與各個國家進行合作的過程中,促進了民族之間的經濟交流以及文化建設。我國在世界的地位逐步增高,這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有著很大的關系。
4?提升國際地位
為保障“一帶一路”建設資金,給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我國倡導并推動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成立,同時設立了絲路基金用于保障“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亞投行的成立無疑是我國成功的一次金融創新,亞投行的發展在推動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成員國之間經濟貿易交流的同時,也讓我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進程的推進以及我國與沿線國家間貿易往來的增多,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進程也隨之加快,我國國際地位和話語權都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多邊合作機制的形成而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經濟發展面對的挑戰
1?生態環境的挑戰
“一帶一路”沿線有許多的惡劣地理環境,但同時這也是“新絲綢”的必經之路,這無疑再給中國的建設設想增加額外的難度,在此次沿線旅途中,要穿過世界第二大沙漠,即塔克拉瑪干沙漠,這對于中國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不僅如此,一路上還會有其他沙漠以及山脈對“一帶一路”倡議計劃形成阻礙。
2?沿線國家內部政治風險的挑戰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將會途經許多國家,這些國家的內部政治是否統一,國家體制是否混亂,這都是此次戰略計劃將要迎接的挑戰,其中已知的有很多政治較為復雜,并且人民群眾存在不安定的因素,例如以色列、阿拉伯以及伊朗等,與這些國家在開展合作關系的時候將會面臨一定的困難,因為其宗教信仰也較為復雜,使得人民群眾很難統一管理,在建立經濟合作關系的時候,很難保證了相互的利益,同時存在的風險也是巨大的。尤其是俄羅斯與土耳其的地區矛盾,困擾這兩國人民,這對于中國來說都是潛在的政治挑戰。在進行經濟投資之前,要對國家內部政策以及人民動向做詳細的了解,以確保投資成本,以及投資的必要性。
3?對中國對外貿易的挑戰
我國對外貿易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滯緩發展的狀態,這主要是受到了運輸交通單一方面的制約。“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我國對外貿易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開辟了與東南亞、中亞、南亞等鄰國進行貿易友好往來的新通道。在商品運輸方面會更加便利,這對減輕本國企業的運輸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這也更利于我國在商品的價格上占據優勢地位。我國如果單純的只與部分國家建立商貿關系,會很容易受到其貿易壁壘的打擊。在這項倡議實施后,我國不斷與更多國家進行經濟合作,這有利于規避風險。因此“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國的對外貿易撐上了一頂保護傘。
4?更大國際市場帶來的供給壓力
“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多邊合作機制的建立和經貿往來的推動,為我國帶來了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貿易保護主義興起給我國出口貿易,尤其是制造業出口貿易帶來的壓力,但同時,我國國內經濟在步入新常態后,供給水平不足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需求水平的矛盾也在逐漸顯現,因而,“一帶一路”建設所帶來的更大國際市場也是對我國制造業供給水平的考驗。為應對產能過剩、經濟下行和供需矛盾等國內經濟問題,我國近年來始終堅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樣的,要應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貿易保護主義是阻礙經濟全球化的不可取行為,所以,我國在面對“一帶一路”建設更大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時,應當進一步積極提升供給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把握國際市場需求,通過中國制造產品競爭力的提升以及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進程的加快,來調整出口貿易結構,積極應對國際市場壓力。
三、 “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的經濟互動
1?經濟互動的投入以及產出
“一帶一路”過程中的投入以及產出應該按照相關部門的產品來排列,各個部門之間要相互協調,從產品的分配流向來考慮,我國的單位統一制度還不夠完善,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同時要考慮完善我國的單位統一制度,產出則是我國出口產品的去向,通過分析我國生產產品的去向可以總結我國一年之內的生產出口總值。
2?“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的招商引資
“一帶一路”建設政策實施到現在,已經有很多個沿線國家加入到這場經濟文化交流的合作當中去,其中東南亞有10個國家加入,南亞有8個國家加入,中亞有5個國家加入,獨聯體有7個國家加入,西亞以及北非共有18個國家加入,再加上未來在中東歐覆蓋的16個國家,在對其進行經濟交流的同時,發揚我國社會主義的文化特色,在進行招商引資的過程中,要發揚沿線國家的民族特色,例如印度以及斯里蘭卡是經濟走廊相關國家,在各個國家的經濟往來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再者,土耳其是亞歐大陸的連接點,同時又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參與國家。在進行招商引資的同時,我國要注重國家的經濟建設手段,將更多有經濟實力的國家拉近招商引資的規劃范圍之內。
3?“一帶一路”建設深化發展帶來的責任重擔
“一帶一路”建設是由我國倡導建立的國家級頂層合作建設平臺,今年是倡議提出的第七年,也是正式建設的第五年,隨著沿線國家間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經貿往來的發展以及文化旅游間交流的增多,“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影響力在不斷加大。同時,我國所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也在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了多樣化融資渠道、保障資金來源以及推動經濟建設的重要作用,同時,亞投行通過貸款、股權投資和擔保等多項金融措施為各成員國帶來了更多的資本運作選擇,已逐漸走上了世界金融舞臺,成為了亞洲金融的代表機構。總而言之,“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過程迅速,取得了眾多成就,我國作為倡導國和創始國,在國際地位和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的同時也擔負著更多的發展重任。作為有擔當負責任的大國,我國在推進經濟發展和多邊機制體制建設時,也應加強監督和管控,防范違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共商共享共建”原則的行為,讓“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更具歷史意義與世界多邊經貿合作借鑒意義。
四、結語
“一帶一路”倡議的終極目標就是促進世界的經濟貿易往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從整體的經濟形勢來看,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十分符合當前局勢的,并且貼合我國國情。越來越多的周邊國家積極申請加入這一倡議,在實踐中不斷證實了這一倡議是明智的。我國應該積極把握這一倡議的各種優勢資源,將我國經濟發展推向新的高潮。合理利用這一倡議為我國經濟帶來的深遠影響。平衡各方力量發展,創建更好的國際經濟局面。
參考文獻:
[1]李猛?“一帶一路”對中國的影響[J].市場研究,2015,(07)
[2]安樹偉?“一帶一路”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及格局重塑[J].經濟問題,2015,(04)
[3]康瀚文?“一帶一路”倡議下走出去企業投資風險剖析與防控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6
作者簡介:
李瀟,供職于中國石化財務有限責任公司鄭州分公司,中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