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親瓊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新棉小學
一般情況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主要分為單篇閱讀和多篇閱讀以及整本書閱讀。為了豐富學生的閱讀知識面,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改善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閱讀教學效果,彌補傳統閱讀教學方式的不足。因此,本文針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不斷完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方式與方法。
1.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
法國著名的教育家狄德羅曾經說過:“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勤奮的心靈就是天才。”小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可能會夸大事實或者縮小事實。學生的寫作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閱讀的再現,學生的閱讀可能在短時間之內效果并不明顯,但是長此以往地堅持下去就會收到成效。小學生因為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擅長模仿,模仿習作仿佛已經成為一種天性,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會將積累的知識潛移默化地運用到寫作當中去,而且語文課文作為最直接的群文閱讀材料,學生利用和借鑒起來會比較方便,而且也易于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在寫作中指導學生模仿課文的寫法。比如《翠鳥》這一課,指導學生模仿這一課的寫法去仔細地觀察一種鳥,然后從外貌、顏色、特點等幾個方面模仿寫作。此外,還可以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來描寫人,寫記敘文,通過分析《小攝影師》《爬天都峰》等課文中的對話來指導學生學習寫人物對話。寫作應當首先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剛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指導學生認真模仿,認真閱讀,閱讀是寫作的源泉,而寫作是閱讀的再現。
2.提高學生的閱讀數量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途徑不是給學生補課,不是給學生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薄墩Z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小學生課外閱讀文字總量不能低于150萬字。群文閱讀是教師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指導學生閱讀多篇與教學相關聯的文章,通過更多地閱讀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這是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最為傳統的教學模式。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師非常重視教材中的課文閱讀。但是僅僅依靠教材中的閱讀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是遠遠不夠的。小學語文教材一共有12冊,每一冊大概有18篇文章,一篇文章大概在500字左右。這樣在小學階段,學生總共的閱讀數量有14萬字左右,這顯然與新課程標準中對于學生提出的閱讀要求不相符合。因此,實施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至關重要。實踐證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數量,而且還可以拓展學生的閱讀知識面,從而為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部編教材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型與其他多文本閱讀不一樣的是,群文閱讀一定不是為了擴大閱讀量而擴大閱讀量,它更注重文本的質量以及多文本閱讀,為學生帶來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變化。如今的群文閱讀課新創版課型,在以前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創新。它更加注重文本本身的價值,更加注重符合文本解讀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的文本解讀,更加注重自然、科學、合理地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回歸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在小學階段主要可開展如下課型:
1.群文閱讀單元重組課。將現行教材課文按照文體重組,形成數個由3—5篇同一文體課文構成的文本群,課型特點:通過整合重組,教材成為群文閱讀課最大的選文資源庫,真正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課堂閱讀教學效益最大化成為可能。
2.群文閱讀議題新解課。本課型立足改變學生不善歸類、整合、提煉議題的現狀。首先學生依托教材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議題;然后學生分組分工搜集資料,對議題進行歸類、整合、提煉,形成基本觀點;接著小組進行PPT制作、講稿撰寫、板塊講解人等分工;最后,由議題小組登臺講解,教師和其他學生對講解進行評議。
3.群文閱讀同題研讀課。“同題”主要指同一題材、題目相同,主題相同。本課型旨在通過“同題”文本群的閱讀,讓學生在“同題”背景下比較多篇文章切入角度、構思立意、材料選取、材料剪裁的不同,領略其“同題異工”之美。
4.群文閱讀名著賞析課。本課型要點在賞析。賞析依托的是各家對名著(篇)的賞析性文本,通過閱讀各家對名著(篇)的賞析性文本群,提升對某一名著(篇)的深度認知,學會賞析方法與技巧,提高審美能力。
5.群文閱讀名家評論課。學了名家名篇后,由學生自主提出評論論題,圍繞論題進行群文閱讀,從作者生平、成長經歷、生活背景等層面探究其作品形成原因,解讀作品內容主旨與作者命運息息相關的生活節點與情感脈絡,完成對作品的深度解讀。
綜上所述,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型研究的意義就是緊扣課標,采用不同的課型,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通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型研究,為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創新開辟新的視角,為學生從閱讀興趣的激發到閱讀習慣的養成,再到閱讀素養的全面提升提供新的思路。未來隨著群文閱讀教學方式的不斷完善,教師的教學空間將會得到更大程度的拓展,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也將會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而這也正是新課程標準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