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佩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胸科醫院內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4)
目前,與人口老齡化相關的新的健康問題已經出現(年齡超過65歲的個人,2020年占總人口的14%),因此,慢性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上升。其中,腦梗死是中國的主要死因之一,(在所有致死原因中排名第三)。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5年的一份報告,中國腦梗患者的死亡率超過了其他OECD國家(45歲以上成人入院后30天內的病死率中國:每100例入院3.4例死亡,經合組織平均:每100例入院者8.5例死亡)。然而,由于人口老齡化,中風的患病率預計將進一步增加。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優質醫療保健需求和成本負擔,最近,利用多學科團隊進行系統化護理的重要性得到了承認。如以前的研究所述,系統化護理是指通過將多學科團隊護理(包括醫務人員、護理人員和其他人員)結合起來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由這些團隊提供的護理使患者獲得更好的健康結果,縮短住院時間。特別是,為中風患者提供系統化護理方式可以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醫療服務,達到更好的醫療效果。然而,如果不經過深入的審查程序就擴大這樣的新型護理方式,可能會導致過度的醫療保健支出,并有可能誘導患者的需求從而成為盈利的一部分。此外,韓國在多學科護理方面的循證研究較少,尤其是神經外科醫生和神經學家組成的多學科護理研究。因此,探討多學科護理對腦卒中住院患者的影響,為制定有效的策略提供依據。因此,本研究描述了韓國中風住院后30天內多學科護理與死亡之間的關系。此外,我們還進行了一個亞組分析,以確定這種聯系是否取決于每個專家(即神經學家和神經外科醫生)的組合。
本次臨床試驗所選取的研究對象是在18年2月-19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40例。其中將這個人群按照臨床試驗的隨機雙盲原則,根據簡單隨機化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統計后發現,有男性患者24人,有女性患者16人;而在年齡層面來看患者年齡跨度為49-79歲,平均年齡在60.65周歲,說明患者的年齡層大多在老年。
對照組護理方案:對對照組患者發病早期(腦梗30天之內)使用常規護理方式。護理過程中應該注意病房環境的干凈通風,同時保持室溫恒定確?;颊叩木幼∈孢m;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做到嚴格監控,同時按流程和規范按時對患者的日常排泄物進行收集和檢驗等。
觀察組護理方案:對觀察組患者發病早期(腦梗30天之內)使用系統化護理方案。系統化護理方案:(1)在對腦?;颊哌M行護理方案的制定之前,根據多學科護理專家的討論,針對不同患者的發病情況以及并且進展狀況進行個性化護理方案的制定,其中多學科護理團隊至少需要由一名神經醫學專家的參與;(2)在腦?;颊甙l病早期需要對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訓練,以期恢復患者的運動功能;(3)根據多學科專家團隊的意見針對不同發病程度的腦梗患者的特性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
對患者的身體功能的評價指標是腦梗死患者的3d、5d的下床活動的情況,在獲得多學科專家組的統一同意意見之后,經評估患者的下肢肌肉力量在等級4或以上的前提下,患者能夠搖床坐起、移床邊站、下床活動3min則視為身體功能恢復尚佳。
此次臨床試驗的得到的所有實驗數據將在計算機軟件SPSS下進行計算統計,采用多種檢驗手段來對數據以及結論的統計學意義進行評估。
觀察組對于改善和減輕患者的下床活動情況能力較對照組而言有明顯提升,說明系統化護理對于改善腦梗患者的身體機能具有更大的優勢,(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要顯著低于對照組,其中腦?;颊叱R姴l癥中墜積性肺炎、泌尿系統感染、便秘的發生率分別為對照組22.88%、36.24%、28.88%,觀察組3.88%、2.74%、6.21%。
我們通過分析腦梗死住院患者住院后系統化護理與患者身體機能、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發生率的關系,探討多學科護理的效果,以建立循證策略。結果表明,系統化護理與腦梗死后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發生率的減少有顯著相關性。有趣的是,與以前的研究不同,Wein調查了系統化護理專家團隊的組合是否能顯著提升腦梗患者的護理療效,結果表明,在多學科護理團隊中增加專業人員并不能保證醫療結果的提升。雖然系統化護理的結果通常比非合作護理的結果好,但當專家人數超過閾值時,增加的療效相比較投入的成本而言略有下降。從多學科護理的結果來看,通過系統化護理為腦梗死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將是一種有效的選擇。此外,在以前的研究中,評價了臨床結果、住院時間和多學科系統化護理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系統化護理模式下,腦?;颊吣軌颢@得更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住院時間也更短,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公共醫療衛生資源并且減輕了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