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勇,陳勁歡,黃 清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信息中心,廣西 南寧530022)
中國人口的增加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推動了國內水果消費量的增加,目前,我國水果供給方面還存在較大的缺口,水果產業供給側亟需發展與改革。廣西是中國水果類農產品的重要種植地,近年來,廣西水果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水果供給省份與出口貿易省份之一。截至2018年,廣西水果種植面積達126.361萬hm2,按照廣西總人口5 500萬人計算,平均每人擁有0.023 hm2水果園。從總產量來看,2018年廣西水果總產量達到1 790萬t,排名由2017年的全國第3位,一躍成為全國第1位。廣西水果產業不斷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內外壓力。
水果的生產與種植需要大量人力資本的投入,而我國農業勞動力成本呈現急劇上升的態勢。按照可比價格計算,以2000年為基期,2017年農業從業人員實際工資較2013年上漲42.77%。在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影響下,大幅度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使水果產業生產成本大量增加,成為阻礙水果生產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中國水果進口量不斷增長,與國內水果產品搶占市場。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水果進口量呈現持續上漲的態勢,且上漲速度也在加快。2018年中國進口新鮮水果485.56萬t,同比增長25.93%,較2016年增長37.76%。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立對于廣西水果產業長期發展既是機遇,更是挑戰。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立使得水果進口量持續增長,高進口量與高產量的同時存在,直接威脅廣西國內水果銷售市場和銷售價格,對于廣西當地水果產業造成較大的壓力和影響。
在內外因的壓力下,廣西水果產業增長模式和趨勢是什么,如何應對當前壓力提高水果產業產值,增加市場競爭力成為關注的重點。國內外專家學者對于水果產業進行了較豐富的研究。國外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29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出版的一本有關水果產業的刊物《柑橘產業》。我國對于水果產業的研究較晚,從20世紀90年代末才逐步發展起來。針對我國水果產業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水果生產成本與價格[1-3]、水果產業的競爭力[4-7]和水果產業地理時空特征[8-9]等方面。丁文雁等[10]以柑橘產業為例對我國水果產業進行產值分解,分析了當前我國水果產業的增長模式與趨勢,進一步豐富了我國水果產業研究。
綜上所述,目前對于水果產業增長模式的研究相對較少,鑒于此,本研究以廣西第1大水果產業柑橘產業為例,梳理廣西柑橘產業現狀,通過對柑橘產業產值增長的貢獻因素分解,分析各因素變動對產值增長的影響,以期在勞動力成本迅速上升和水果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指引廣西水果產業供給側改革,為廣西水果這類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方向提供有益啟示,進而為構建廣西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中的關鍵性產業提供有益指導。
廣西位于亞熱帶地區,適合各類熱帶水果的種植,水果產業一直是廣西農業的重要支柱。2019年,中國水果種植面積同比凈增16.48萬hm2,其中廣西新增6.713萬hm2,占中國新增面積的40.7%,位居榜首。柑橘類水果產業在廣西水果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表1與圖1所示,2015—2019年,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不斷發展,對廣西水果產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表1 2015—2019年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基本情況
從表1和圖1可以看出,2015—2019年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規模保持持續發展。柑橘類水果總產值從2015年的150.74億元發展到2019年的454.22億元,產值不斷增長,且2019年的產值增幅達到新高為87.54%。總產量從2015年的516.23萬t增長到2019年的1 099.06萬t,增幅也不斷擴大。種植面積 從2015年的33.225萬hm2增加到2019年的55.485
萬hm2,總體保持持續增長,但種植面積增長幅度有所放緩。銷售量從2015年的479.99萬t增加到2019年的1 024.20萬t,增幅持續擴大,2019年達到31.93%。受市場因素的影響,單價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2015—2016年廣西柑橘類水果價格出現下降,從2.92元kg降為2.83元kg,而2016—2017年出現6.19%的漲幅,在2018年單價又出現下降,而在2019年單價出現大幅度增長,達到4.13元kg,漲幅達42.74%。
2015—2019年,柑橘類水果產業整體呈現上升趨勢,這得益于廣西對于柑橘產業新技術、新品種的投入。“十三五”以來,廣西圍繞《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品種品質品牌“10+3”提升行動方案》《關于推進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擴面提質增效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廣西特色果業提升行動方案》等系列措施,以品種改良、品質改進和品牌創建為重點,積極優化品種結構,加強良種繁育,引進特色優質柑橘品種,使得柑橘產量與銷售量不斷增長,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因近年來柑橘新品種發展迅速,許多新品種成為主打產品,國內外消費需求不斷增加,獲得較好的市場經濟,2019年柑橘價格的上漲也是由于新品種價格的拉動。
廣西14個地級市均擁有柑橘類水果產業,各地級市在種植面積、產量和產值方面存在差別,影響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整體情況。本文從種植結構、產量結構和產值結構3個方面來分析廣西柑橘類產業生產結構,從供給側了解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情況。
1.2.1種植結構
表2與表3顯示了2015—2019年廣西柑橘類水果種植結構情況。廣西柑橘類水果主要種植城市為桂林市、柳州市、南寧市和來賓市,2019年總種植面積達19.065萬hm2,占全區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的61.28%。2019年廣西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最大的是桂林市,為16.109萬hm2,占廣西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的29.03%;其次是柳州市6.709萬hm2,占廣西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的12.09%;第三是南寧市5.991萬hm2,占廣西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的10.80%;第四是來賓市5.190萬hm2,占廣西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的9.35%。

表2 廣西各地市柑橘類水果產業種植面積

表3 廣西各地市柑橘類水果產業種植面積占比
2015—2019年,廣西各地市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均逐年增加,但各自面積占比有所變化。桂林市的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從2015年的12.133萬hm2增至2019年的16.109萬hm2,種植面積一直遙遙領先,居全區首位,但其種植面積所占的比例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從2015年的36.52%下降到2019年的29.03%。柳州市的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在全區排名第2位,從2015年的4.209萬hm2增加到2019年的6.709萬hm2,種植面積雖逐年增長,但其占全區的比例經歷了先降后升的過程,從2015年的12.67%下降到2018年的10.20%,到2019年才開始漲至12.09%。賀州市在2015—2017年的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均在全區排名第3位,隨后兩年逐年被南寧市趕超,南寧市種植面積從2015年的1.317萬hm2增長到2019年的5.991萬hm2,從2015僅3.97%的占比上漲至2019年的10.80%,出現較大幅度增長。來賓市在2015—2017年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一直較少,在2018年之后趕超了很多地市,種植面積占比從2015年的4.23%上升至2019年的9.35%,達到全區第4名,超過賀州市0.77個百分點。
1.2.2產量結構
表4與表5顯示了2015—2019年廣西柑橘類水果產量結構情況。2019年廣西柑橘類水果產量主要來自桂林、南寧、柳州和來賓4市,其柑橘類水果總產量達746.94萬t,占全區柑橘類水果產量的67.96%。具體來看,2019年廣西柑橘類水果桂林市 產量最多,達411.15萬t,占廣西柑橘類水果總產量的37.41%;其次是南寧市145.49萬t,占廣西柑橘類水果總產量的13.24%;第三是柳州市98.52萬t,占廣西柑橘類水果總產量的8.96%;第四是來賓市91.79萬t,占廣西柑橘類水果總產量的8.35%。

表4 廣西各地市柑橘類水果產量

表5 廣西各地市柑橘類水果產量占比
2015—2019年,廣西各地市柑橘類水果產量均呈增長趨勢,桂林市的產量穩居區內首位,從2015年的250.30萬t增至2019年的411.15萬t,但其占全區的比例逐年下降,從2015年的48.49%下降到2019年的37.41%。2015—2017年,柳州市產量穩居全區第2位,2018年賀州市趕超柳州市,排名第2位;2019年區內產量格局發生大轉變,桂林市始終穩居第1位,南寧市迎頭趕上,排名第2位,柳州市位于第3位,來賓市后來居上,排名第4位,賀州市退居第5位。
結合廣西各地市種植面積來看,桂林市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最大,其產量也最多,一直遙遙領先于其他地市,在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2019年柳州市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位于第2位,較南寧市高出1.078萬hm2,但南寧市產量卻高出其46.97萬t,超過百色市2019年全年產量總和,這表明柳州市在單產上遠不如南寧市,單產水平有待加強。
1.2.3產值結構
表6與表7顯示了2015—2019年廣西柑橘類水果產值結構情況。2019年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產值主要來源于桂林、南寧、柳州和來賓4市,其總產值達305.90億元,占全區67.35%。桂林市產值最高,達158.92億元,占廣西柑橘類水果總產值的34.99%;其次是南寧市75.65億元,占廣西柑橘類水果總產值的16.65%;第3名是柳州市39.83億元,占廣西柑橘類水果總產值的8.77%;第4名是來賓市31.51億元,占廣西柑橘類水果總產值的6.94%。

表6 廣西各地市柑橘類水果產業產值

表7 廣西各地市柑橘類水果產業產值占比
2015—2019年,除玉林市外,廣西各地市柑橘類水果產值均呈增長趨勢。桂林市的產值穩居區內第1位,特別是2019年增長迅猛,從2015年的66.61億元增至2019年的158.92億元,但其占全區的比例先漲后跌,從2015年的44.18%漲至2016年的48.55%,隨后跌至2019年的34.99%。柳州市產值雖然逐年增長,但增速較緩,且其占全區的比例逐年下降,從2015年12.05%降至2019年的8.77%。南寧市作為后起之秀,其產值逐年攀升,占全區的比例也逐年上漲,尤其2019年增長迅猛,從2015年的2.03%增至2019年的16.65%。來賓市在2015—2018年產值較低,在全區產值占比也較少,但在2019年經歷了快速增長,從2015年的4.24億元上升到31.51億元,從僅2.81%的占比變為6.94%,超過一直遠遠領先于其的梧州市,躋身全區第4位。
我國是世界上的柑橘生產及消費大國,近年來柑橘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截至2018年,我國柑橘的種植面積達259.993萬hm2,居于世界首位;總產量已達到4 138.14萬t,占全國水果量的20.4%,居各類水果產量首位。作為柑橘類水果生產大省,將廣西與其他柑橘類水果主要生產省份進行對比,在國內柑橘類水果生產市場背景下分析廣西生產情況。
1.3.1種植面積
從全國主要柑橘種植省份種植面積和占比(表8和表9)來看,2018年廣西柑橘類種植面積最大,為50.142萬hm2,占全國柑橘類種植面積的19.29%;其次是湖南省38.426萬hm2,占全國的14.78%,第3名是江西省32.683萬hm2,占全國的12.57%。從2015—2018年全國柑橘類種植面積趨勢看,全國柑橘類種植主要分布在廣西、湖南、江西、四川和廣東。其中,2015年湖南省柑橘類種植面積最大為36.176萬hm2,2016年起,廣西趕超湖南,躍居全國柑橘類種植面積第1大省,面積占比也逐年增長。近4年來,廣西相比其他省份,柑橘種植面積的增長速度最快,其他省份增減速度都相對比較緩慢。

表8 2015—2018年柑橘類水果主要種植省份種植面積

表9 2015—2018年柑橘類水果主要種植省份種植面積占比
1.3.2產量對比
從表10和表11可以看出,2015—2018年,全國柑橘類水果產量總體呈現增長趨勢,從2015年的3 617.53萬t到2018年的4 138.14萬t。我國柑橘類水果產量主要集中在兩廣、兩湖及四川地區,前3大主產大省分別是廣西、湖南和湖北,3省產量均逐年上漲,其中廣西的產量上漲速度最快,湖南和湖北的產量上漲速度較緩慢,廣東、江西、福建和浙江均在不同年份出現產量下降的情況。2015—2018年,廣西柑橘類水果產量從516.23萬t增至836.49萬t,且一直居于全國首位,占全國柑橘類水果產量比例也從2015年的14.12%增至2018年的20.21%,遠高于排名第2位的湖南省。

表10 2015—2018年柑橘類水果主要種植省份產量

表11 2015—2018年柑橘類水果主要種植省份產量占比
通過對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可知,現階段廣西柑橘類水果在種植面積、產量、價格和產值方面都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態勢。需對產值做進一步的分解,以判斷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產值的增長是否來源于種植面積、產量和價格的增長。
關于產值貢獻因素的分解研究最早起源并集中在能源產業,而后逐漸被引用到其他領域,在農業領域的運用則主要集中于對農產品產值與產量的增長因素分析中。因素分解的方法包括結構分解法和指數分解法兩大類。指數分解法可以細分為以百分比為權重的拉氏指數分解法(Laspeyres)和以對數變化為權重的迪氏指數分解法(Divisia)。由于拉氏指數分解法中帶有分解殘余項,一般認為,迪氏指數分解法較優于拉氏指數分解法。迪氏指數分解法又包括算數平均分解法(AMDI)和對數平均分解法(也稱自適應權重分解法,LMDI)。眾多的研究表明,在理論基礎、適用性、簡便性和結果的可解釋性方面,LMDI方法是優先選擇的研究方法,它可以避免“偽回歸”問題,較優地對某產業產值的貢獻因素進行定量研究。近年來,國內也較多使用了LMDI及其改進方法進行農產品產值貢獻因素的分解。劉玉等[11]利用該方法計算了耕地面積、復種指數、糧作比例和糧食單產4個因素分別對河南省糧食產量變動的貢獻,很好地解決了零值問題和剩余問題。丁文雁等[10]以柑橘為例,通過LMDI法得到單產水平、種植面積和銷售價格對中國水果產業產值貢獻率。本文參照丁文雁等[10]的做法,利用LMDI方法,通過構建柑橘產業產值增加的分解模型,梳理當前促進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LMDI方法分解得到的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產值貢獻因素分別是單產水平、種植面積和銷售價格。LMDI模型如下
(1)
式中V——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的總產值
qi——廣西各地市柑橘類水果單產水平
pi——廣西各地市柑橘類水果銷售價格
si——廣西各地市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
i——城市
n——城市的個數
(2)
式中ΔVq——單產對產值增加的貢獻度
ΔVp——價格對產值增加的貢獻度
ΔVs——種植面積對產值增加的貢獻度
Vt——t期總產值
V0——基期總產值
ΔVrsd——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殘差
(3)
式(3)中,乘積的前半部分為對數平均權數,后半部分為當期價格與基期價格比值的對數。LMDI法的目標就是要減小乃至完全消除殘差項以提高因素分解的準確度,根據上面的分解,已經可以消除殘差項的影響。單產水平、種植面積和銷售價格對產值的貢獻率可以表示為
(4)
式中γq——單產水平對產值的貢獻率
γp——種植面積對產值的貢獻率
γs——銷售價格對產值的貢獻率
根據LMDI分解法,以2015年為基期,得到2016—2019年廣西與各地市柑橘類水果產業產值增長因素情況,如表12所示。

表12 2016—2019年廣西柑橘類主產城市產值增長貢獻度
2.2.1產值增長貢獻因素結構演變
由柑橘產值增長貢獻因素的結構演變可知,廣西柑橘產業產值增加的主要貢獻一直以種植面積為主,但種植面積的貢獻度在不斷下降;價格因素對柑橘總產值的貢獻程度有所增長,單產水平貢獻度相對穩定但有下降趨勢。具體來看,2016年廣西柑橘產業產值增長主要歸結于種植面積的擴大,貢獻度為157.21%。其次是單產水平的提升,貢獻度為48.97%,價格對其貢獻度為-106.18%。2017年產值增長種植面積的貢獻度最大,為73.53%,單產水平貢獻度下降,僅有17.98%,單價的貢獻度上升,達8.49%。2018年,價格與面積的貢獻度均有輕微的下降,分別為-1.53%與71.08%,單產的貢獻度上升,達30.46%。2019年廣西柑橘產業產值的增長仍然主要依靠種植面積的擴大,但貢獻度進一步降低,為44.63%,價格的變動對柑橘產業產值增長的貢獻度上升至27.86%,單產水平的變動對產值的貢獻度相對穩定但也有所下降,為27.51%。
2.2.2產值增長貢獻因素區域差異演變
從柑橘產值增長貢獻因素的區域差異演變來看,廣西不同地市柑橘產值的增長貢獻因素存在明顯差異。在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南寧、柳州、北海、貴港、河池、來賓和崇左7個地市產值主要依靠于面積的變動,但面積貢獻度呈現下降的趨勢。如南寧市面積貢獻度從2016年的109.22%,下降到2019年的47.98%,柳州市從1 170.58%下降到63.18%,其他城市也存在種植面積貢獻度大幅度下降的情況。桂林、防城港、玉林和白色4個地市柑橘類水果產值增長主要依靠價格的變動,而種植面積貢獻度不斷降低,其產值增長模式經歷了從主要依靠面積到主要依靠價格的轉變。桂林市作為廣西柑橘類水果種植規模最大的地市,價格貢獻率從2016年的38.20%上升為45.89%,而面積貢獻率則從44.39%下降到30.90%。梧州、欽州及賀州3個地市柑橘類水果產值增長則主要依靠單產水平的提高。梧州單產貢獻率從2016年的-8.59%提高到2019年的35.19%,欽州和賀州單產貢獻率雖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產值貢獻的主要因素。
2.2.3小結
從對整個廣西省及廣西各地市柑橘類水果產業增長的分析來看,廣西目前產值增長仍然主要依靠種植面積的變動,價格和單產水平的貢獻度不足。從價格、單產和種植面積的變動趨勢來看,價格貢獻度有所提升,單產貢獻度較穩定,種植面積的貢獻度有所下降,說明當前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有從擴大面積向價格提升轉變的跡象。盡管近年來廣西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不斷增加,但只依靠擴大種植面積來帶動產業發展的優勢在逐漸變小甚至消失,而提高價格和單產的益處正在逐漸提升。
從各地市單產貢獻率來看,單產貢獻率低的城市,其產值一般增長較慢。柳州市在2016—2019年單產貢獻率一直很低,其產值增長相對緩慢。2016—2018年,其產值貢獻率分別只有-1 338.9%、-86.51%和-33.83%,單產水平一直在下降,導致其產值每年增長緩慢,增長率僅在6.49%左右。2019年,由于南寧單產水平的提升,在種植面積遠遠小于柳州市的情況下,其產值大幅度提升,產值增長率達399.98%,遠遠高于柳州81.55%的產值增長率。
從價格貢獻度來看,大部分地市其價格貢獻度都有所上升,如桂林、北海、防城港和欽州等市。柑橘類水果屬于大宗水果商品,從全國來看,其市場飽和度正在提高,也就意味著種植規模優勢的消失和更激烈的市場競爭,隨著種植面積貢獻度的下降,價格貢獻度對產值增長越來越重要。防城港市2018年其價格貢獻度達到75.11%,產值變動達93.28%,價格的提升,為其產值增長作出巨大的貢獻。
本文從供給側的角度分析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發展現狀和特點,通過LMDI分解法得到當前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產值增加的主要貢獻因素,結果表明,廣西柑橘類水果產業產值仍然主要依靠種植面積因素,但其貢獻度呈現下降趨勢;價格因素對柑橘產值的貢獻度在不斷增長;單產水平貢獻度相對平穩,但稍有下降。
從全國范圍來看,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廣西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更是快速增長,居于全國首位。從農業規模經濟的角度來看,當前廣西如果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可能出現規模不經濟的問題,種植面積貢獻度的降低就是證據之一。在農業勞動力成本快速增長,種植面積優勢逐漸降低的情況下,合理利用好當前土地,避免盲目擴大種植規模,有助于提高水果農業精細化水平,降低柑橘類水果產業成本。
低質的數量競爭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消費者日趨升級的消費需求,依靠數量也不能根本性地提高廣西柑橘類水果的市場競爭力。廣西應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特色示范區作用,發展更多特色水果,迎合消費市場的需求,爭取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掌握價格主動權,提高產品價格,增加產值。
現代農業發展要求高產、高效和高質量,提高柑橘類水果產業單產水平,對于廣西水果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廣西政府應重視科技示范和推廣科技興農,促進果農發展精細種植技術,加強果園的經營管理,切實提高廣西柑橘產業,重塑廣西柑橘產業未來發展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