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勇

釋文:
然君子立身,務修其本[47]。揚雄謂詩賦小道,壯夫不為[48],況復溺思豪厘、淪精翰墨者也[49]!夫潛神對弈,猶標坐隱之名[50];樂志垂綸,尚體行藏之趣[51]。詎若功宣禮樂[52],妙擬神仙,猶挺埴之罔窮[53],與工爐而并運。好異尚奇之士,玩體勢之多方;窮微測妙之夫,得推移之奧賾[54]。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鑒者挹其菁華。固義理之會歸,信賢達之兼善者矣。存精寓賞,豈徒然歟[55]!
注譯:
[47]君子立身,務修其本:語出《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此句指人們立身處世,要在根本上下功夫。

《書譜》(局部) 唐·孫過庭
[48]揚雄:字子云,西漢文學家、哲學家,蜀郡成都人,著有《太玄》《法言》《方言》等。揚雄《法言·吾子》:“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此句是說詩賦是小道,為大丈夫所不屑于做的事。
[49]溺:沉溺。豪厘:通“毫厘”,指書法乃瑣碎細小之事。淪:沉淪,沉湎。翰墨,指書法。淪精翰墨:指沉湎于筆墨。
[50]對弈:下棋。坐隱:下圍棋的別稱,《世說新語·巧藝》有曰:“王中郎以圍棋為坐隱,支公以圍棋為手談。”宋黃庭堅《弈棋》曰:“坐隱不知巖穴樂,手談勝與俗人言。”
[51]垂綸:垂釣。據傳姜太公未仕前曾垂釣渭水,故以“垂綸”比喻隱居。行藏:指入仕和歸隱,即進與退,語出《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52]詎:表反問,相當于“豈”“難道”。功宣禮樂:指書法的教化功能。
[53]挺:同“埏”。埴:黏土。《老子·第十一章》曰:“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相傳西漢著名道家人物河上公有注曰:“埏,和也;埴,土也。謂和土以為器也。”埏埴:指和泥制作陶器。罔:無、沒有。罔窮:指變化無窮。
[54]推移:演進和轉化。奧賾(zé):指深奧,玄妙。
[55]存精寓賞:把最好的見解存錄下來,讓有識之士來鑒賞品評。
譯文:然而君子立身,務必致力于根本的修養。揚雄將詩賦稱之為“小道”,胸有壯志的人不會只搞這一行,何況專心思考用筆、把主要精力沉湎于書法中的人呢!對全神貫注下棋的人,可標榜為“坐隱”的美名;逍遙自在的垂釣者,才能體會“行藏”的情趣。而這些又怎比得上書法能起宣揚禮樂的功用并具有神仙般的妙術,如同陶工揉和瓷土塑造器皿一般變化無窮,又像工匠操作熔爐鑄鍛機具那樣大顯技藝!酷好崇異尚奇的人,能夠欣賞玩味法書體態和意韻氣勢的多種變化;善于精研探求的人,可以從中得到潛移轉換與推陳出新的幽深奧秘。撰寫書論文章的人,往往擇取接受前人的糟粕;而真正精于鑒賞的人,方能得到內涵的精華。經義與哲理本可融為一體,這樣賢德和通達自然可以兼善了。汲取書藝精華借以寄托賞識情致,難道能說是徒勞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