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俊霞
(山西宏廈建筑工程第三有限公司,山西陽泉 045000)
擴散塔是工業建筑中常見的結構形式,本工程擴散塔采用異形定制模板,擴散塔異形鋼模板根據坡度形狀制作成為“企口”形模板;通過對拉螺桿對風道模板進行固定。施工過程中,擴散塔施工采用QTZ-63塔吊提升設備,二次結構及裝修施工時采用龍門架,通過罐車與泵車對混凝土進行運輸和泵送。

表1 現狀調查

表2 混凝土成形質量不良點統計
擴散塔混凝土成型質量缺陷排列圖,如圖2所示。
從圖2中可以發現以上上下接茬不齊及收坡不均為質量缺陷,為影響擴散塔混凝土成型的主要原因,活動小組據此認為出現此兩項缺陷的主要原因施工工藝的選擇及模板加固造成的,因此小組確定以確定施工工藝和加強模板加固作為質量改進的主要對象。

圖1 正在澆筑擴散塔混凝土

圖2 成型質量缺陷排列
倒錐擴散塔混凝土成型質量缺陷的主要問題我們QC小組召開原因分析會,小組成員對引起擴散塔接茬不齊、收坡不均勻質量缺陷的原因從人機法環這四個方面展開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繪制原因分析圖,如表3所示。

表3 要因論證確認

表4 主要因素及對策措施

圖3 目標確定及可行性分析
由此5條末端因素中確認出要因3條,小組針對調查分析出的要因制定對策計劃表,如表4所示。
根據對策,采取有效措施,落實到位,認真實施。
實施一:管理措施
(1)對工程檢查不合格的部位進行修補處理,驗收通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
(2)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嚴格執行,實行質量與經濟掛鉤,促進工程質量的提高。
(3)加強管理人員、施工人員的培訓,增強工人的質量意識,嚴格按照施工交底內容和操作規程施工。
進行對以上實施措施進行開展小組活動,建立質量責任制,加強工序質量控制,每完一道工序無自檢不專檢不轉入下道工序,責任到人,采取選用特殊的翻模施工工藝,對策實施后,第一個翻模循環結束之后,小組成員為了確認改進措施的效果,對拆模后的擴散塔塔身混凝土外觀,并且統計檢查結果。

表5 檢查結果統計
結論:通過對實施前后合格率進行對比,由原來的82.5%提高到96.3%,達到并超過活動預期目標。
(1)根據表5可以看出擴散塔混凝土成型的質量缺陷,通過QC活動已經克服。通過PDCA循環后已經達到預期的質量目標。
(2)經濟效益:
①由于目標明確,措施得力,通風機房擴散塔施工工期10d,按照合同規定,工期每縮短或拖延一天可獎罰5000元。
提前工期費用:10天×5000元/天=50000元
②減少因為成型混凝土表面不規則,人工處理修補時花費的人員施工勞動效益節約人工約100個工日,根據勞務合同人工費100元/工日。
節省人工:100元/天×100工日=10000元
合計:50000元+10000元=60000元
(3)無形效益:在活動前后,小組組長帶領小組成員進行自我評價。

表6 無形效益評價
為了對該活動成果進行進一步地推廣,小組成員對QC知識以及現場管理專業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同時將成果進行匯總,并編寫成本企業作業指導書,然后發送到相關部門,并在今后的類似工程項目中應用,更具備可操作性和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