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欽元
百年前,隨著“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在北京一聲聲響起,有一群年輕人懷著對國家美好未來的憧憬,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他們在自己志向的引領下走向了光明的未來,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懷著自己的志向出發,終能在自己的人生中自在地行走,以到達期望的彼端。
懷志行人生,不僅僅是懷著自己的希望,更是樹立自己的目標,使我們能用自己的斗志書寫時代的光輝事跡。我相信這樣的志向是不會因為自己職業的高低或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區別的,因為懷志就像在茫茫人生迷霧中的一盞明燈,能為我們在努力時樹立前行的方向,讓我們在前行時不至于迷失。
所以首先,我們要懷著自己的志向,在人生中堅定地行走。文天祥抗元被俘,寧死不屈,他的錚錚傲骨難以被歷史的塵土埋沒,以自己的一顆丹心,灼灼地照耀著歷史。也許這就是懷志的人才有的魅力。有志向的人是難以被打敗的,因為這是他們的錚錚脊骨。而這份志帶來堅毅,也給人希望,讓他能不斷地堅持下去,不斷地用自己的力量為這個社會發光、發熱。
其次,我們要懷著自己的志向,然后在自己奮戰的道路上不懈地行走。高曉松在口述自己的家族歷史時曾提到,當年他的外婆留學德國,從上海租界出發,在船上看著租界外國土家園在戰火中的樣子,立志學成回來報效祖國。“所以那時候,大家的專業一直在變,祖國需要什么人才,他們就學什么。”我想,上個世紀的一位位學界大儒,甘愿放棄優渥的條件回到祖國,正是因為他們有著自己的志向。這志向能夠支撐他們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同時不斷地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后,我們要不斷地告訴自己,懷著自己的志向,和祖國一起進步,一同出發。現在的祖國日新月異,是因著一批懷著自己志向的人不斷地向前推進。而在未來,做這些工作的毫無疑問的是我們。因此,我們更需要樹立強大的意志與遠大的志向,指引我們在學海中孜孜不倦地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達到更高的境界。
懷志行人生,前路必無礙。屬于我們青年學生的路還很漫長,祖國的路也很漫長,但我與祖國有著相同的志向,能夠懷著共同的志,在也許坎坷也許平坦的前路上共同前行。
(指導教師:張晗/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