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朔州一位“80后”老師蘭會云,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和師生相處方式引起社會熱議,被網友稱為“別人家的班主任”。
蘭會云老師2012年畢業于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地理科學專業,現為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一中地理老師兼班主任。樸素的蘭老師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會成為網紅。關于他的報道,有“網紅歌曲作班歌”“班主任帶全班學生通宵打游戲”“班主任帶學生騎行1800公里”,這些看似大膽、另類的行為,讓他顯得和其他老師不一樣。
“誰知道你明天又能玩出什么新花樣呢?”在學生心中,蘭會云就是一個花樣百出的老師,即便學生年齡一屆比一屆小,但他總有出其不意的點子,讓孩子們心甘情愿叫一聲“蘭哥”。
高考結束后,蘭會云老師包下全市最好的網吧,帶全班同學通宵打游戲。接著他又帶著11名高中畢業生從家鄉山西騎到上海,17天穿行5個省份,騎行距離1800多公里。一路上,孩子們經歷了艱難爬坡、頻頻爆胎,還學會了修車甚至換胎,一起精打細算旅途費用,向商家砍價。
2019年6月28日,孩子們抵達了目的地上海,這也是蘭會云老師給學生們上的最后一課,他說,希望學生們沉淀高中三年的時光,不管成績怎樣,都有更好的未來值得去奮斗。
“這兩件事其實都是履行對學生的承諾。”蘭會云老師沒想到在他看來十分尋常的師生交往,卻將他一次次送上熱搜。關于包場打游戲,他說:“3年前我和學生們有個約定:如果他們高中時期少去網吧,等高考結束后,就選一個比較好的網吧,帶他們一起去打游戲。這在心理學上叫‘延遲滿足。”
畢業騎行,是1年前蘭老師在課堂上的許諾。他希望通過騎行,學生們不僅可以面對面接觸社會、擴展視野,也能鍛煉吃苦耐勞的品格。
適用主題:教育;責任與擔當;生命體驗;意志力;承諾……
17天的騎行路,學生們受益匪淺。寓教于體驗,學生樂在其中。枯燥的高中生活中,有這樣一位變著花樣豐富學生生活的班主任,學生們感到十分幸運。蘭老師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他們的青春。其實,教育不光要給孩子們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們敢于面對挑戰,勇于面對生活的積極樂觀精神。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才是教育的本質。
通過騎行,學生們不僅學習了知識,還鍛煉身心意志,這樣的騎行經歷其價值不是各種考試可以衡量的。在騎行中,學生們還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團隊”,什么叫“合作”。這種教育方式的最大價值在于,它能夠培養最接近理想的人格。幫助受教育者獲得把握外部世界的能力,與外部世界建立最良好的關系。蘭老師不是僅憑知識和學歷教書的老師,他是用他的人生經歷和思考,用整個身心投入教育的那種老師。
盧梭說,最好的教育就是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蘭會云老師通過班級文化的獨特魅力,與學生達成“君子協議”。學生們做到了,班級從高一時期的差班、亂班,到高三畢業時紀律嚴明成績突出的團隊;蘭會云也做到了,他一言九鼎言出必行,讓學生們體驗了別樣的成人儀式。這大概就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要讓生命怒放。
這位堪稱“硬核”的班主任帶學生騎行,以社會為課堂,用途中經歷為學生上了高中生活的最后一課,體現了老師的責任和擔當。既然承諾了就一定要兌現,這是一個做人的根本。
很多時候,學生的收獲也好,老師的教誨也好,影響不只在課堂之內,還在課堂之外。老師愛崗敬業、信守承諾,是為學生做榜樣,更是為教師這個群體代言。山西省朔州市一名高三班主任在高考后包下網吧,帶全班學生通宵打游戲,并帶領11名學生騎行到上海。蘭老師之所以令人欽佩,除了說到做到,還在于他與學生之間良好的師生關系,彰顯出教師對學生的教誨不止于課堂之上,也不止于學校這一場域內。
——河北省邢臺市南宮中學? 張貴勇《讓師恩照亮學生前行路》
(編輯: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