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受孕到十月懷胎,全家都期待著寶寶的降臨,尤其臨近預產期,期待的心情更加急迫??倱耐蝗慌R產來不及去醫院,想提前入院待產,可醫院又不收。那么出現哪些癥狀預示著即將臨盆,需要及時入院?
很多快到預產期的準媽媽們會發現上腹部舒適輕松多了,進食量也較前增多,呼吸更是感覺輕快多了。但隨之而來的也可能會出現因胎兒入盆更加壓迫到膀胱,導致尿頻癥狀更加明顯,同時水腫、便秘及腰腿痛等癥狀也會加重。其實這些都是胎兒入盆的一系列癥狀。
骨盆分為大骨盆和小骨盆,真正的產道是指小骨盆及下生殖道的軟產道。入盆也就是指寶貝的先露部(95%為胎頭)進入小骨盆,孕婦自覺上腹部較前舒適,下降的先露部會壓迫膀胱引起尿頻。

但只有當產程發動時,先露部才會深深進入產道。因此,此時還沒必要急著入院待產,耐心等待即可。
在分娩發動前24~48 小時,因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該處的子宮壁分離,導致毛細血管破裂有少量的出血,這些血液與宮頸管內的粘液相混并經陰道排出,一般為暗紅色或咖啡色,稱為見紅。這是分娩即將開始的一個比較可靠的癥狀。
見紅的顏色一般為茶褐色、粉紅色或鮮紅色,質地粘稠,出血量一般要比月經的出血量少。如果只是出現了淡淡的血絲,量也不多,無規律的子宮收縮,不必緊張急著入院,可先留家觀察,做好入院前的準備就好。如果見紅超過半個手掌大小,那么就要入院待產了。
如果流出鮮血,出血量大大超過月經量,很有可能不是見紅,而是產前出血疾病,如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等,則應刻不容緩去醫院。
準媽媽臨產前也會出現肚子發緊和疼痛感,這就是常說的子宮收縮。子宮收縮一般分為不規律性宮縮和規律性宮縮。
分娩發動2 周前就可能會出現不規律的宮縮,不規律的宮縮通常持續時間短,間歇時間長且不規律,收縮力量也比較弱。行走或是休息片刻后,或是改變一下體位后,宮縮常常會停止。這種不規律的宮縮一般不會導致宮口的開大,因此稱為假宮縮,是不需要急著去醫院的。
而規律性的宮縮是臨產的重要標志。規律性的宮縮發動后會逐漸加強,導致宮口開大、胎頭下降,預示著即將要分娩了。
規律性宮縮初期大概間隔10 分鐘每次,持續時間短且較輕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間隔時間會逐漸縮短而持續時間會逐漸變長。
開始出現規律性的宮縮就表示要去醫院待產了,但也不必太著急從而亂了手腳,可以先收拾好待產物品,洗個澡再去醫院,畢竟宮縮加強還有一個過程。
臨近分娩,隨著強烈的宮縮會導致羊膜囊的破裂,從而使羊水從陰道流出。產婦陰道出現大量液體的流出,或少量地持續流出可能就是胎膜破裂。流出的羊水一般為無色透明的液體,但也可能還有胎脂、胎糞等。不過,正常情況下胎膜的破裂都是在宮口開全前后,僅有少數產婦在臨產前破裂,我們稱之為“胎膜早破”。
一旦羊水破裂,應當立即平躺,抬高點臀部防止羊水流出,千萬不要直立或坐起。羊水的大量流出,臍帶可能會隨著壓力或重力作用而導致脫垂。
一旦臍帶脫垂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會導致胎兒缺氧、死亡等。因此一定要立即平躺送醫院,同時使用干凈的內褲護墊以防宮內感染。
胎膜提前破裂是非常危險的,臨近預產期的準媽媽們一定不要干重活或是劇烈運動,也要避免下蹲,以防對腹部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