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人民醫院(342500)胡家沅 胡嘉鑫
江西省都昌縣人民醫院(332600)張國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實為一種以氣流阻塞為典型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或(和)肺氣腫,有發病、致殘、致死率皆高的特點,據相關數據統計得知[1],在年齡≥40歲人群中,此病患病率達9%。因此病前期癥狀不明顯,易被患者忽視,而伴隨病程延長,其會呈急性加重,且合并多種并發癥,如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因而會增加治療難度。現階段,多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而甲強龍為其常用藥,滲透性好。無創呼吸機實際就是經鼻/口面罩對患者實施機械通氣,以此來減輕人工氣道所造成的機體損傷。本文針對所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將無創呼吸機與糖皮質激素聯用,觀察其效果,現對此進行探討。
1.1 臨床資料 2019年1月~2020年2月,選取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計60例,均經臨床檢查確診,并且入選患者及家屬了解研究目的后同意參加,同時符合相關的醫學倫理標準;無機械通氣禁忌癥及糖皮質激素過敏史;排除病情危重者,另排除其他臟器嚴重功能障礙及惡性腫瘤者。將所選取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共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30例中,男性17例,女13例,最小年齡44歲,最大65歲,平均(54.6±3.1)歲;慢阻肺最短病程3個月,最長3年,平均(1.5±0.4)年。觀察組30例中,男性16例,女14例,最小年齡44歲,最大65歲,平均(54.3±3.0)歲;慢阻肺最短病程3個月,最長3年,平均(1.6±0.5)年。兩組上述數據經全面、深入比對,均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均先給予常規治療,如抗感染、低流量給氧、止咳化痰、緩解氣道痙攣、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靜脈用糖皮質激素,即將40mg甲強龍加入到100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中,靜滴,每日1次,連續7d。觀察組則采用無創呼吸機聯合靜脈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選用美國偉康560TS型呼吸機,引導患者行舒適體位,抬高床頭30°~45°,選擇合適面罩,且在有氧儲備狀態下,進行試戴,并連接呼吸機,檢查是否存在漏氣情況。頭帶且固定后,設為S/T模式,參數為高壓/吸氣壓8~15cmH2O,低壓/呼氣壓3~5cmH2O,氧流量4~5L/min。3~4次/d,連續7d。甲強龍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及血氣指標(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動脈血氧分壓、pH值)。療效判定標準[2]:如果患者臨床癥狀均消失,血氣指標均正常,即顯效;如果患者癥狀、血氣指標相比治療前,均有一定改善,即有效;如果患者上述指標治療前后無改善,或加重,即無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處理各項數據,t檢驗計量資料,X2檢驗計數資料,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相比對照組,顯著偏高(P<0.05),見附表1。
2.2 兩組血氣指標對比 兩組治療前動脈血氧分壓、pH值、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動脈血氧分壓、pH值較對照組,明顯偏高(P<0.05),而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顯著偏低(P<0.05),見附表2。

附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附表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對比(±s)

附表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對比(±s)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當病情持續進展時,會并發呼吸衰竭,因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當發生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時,需即刻給予降低呼吸功耗,解除呼吸肌疲勞操作,以此對呼吸衰竭加以糾正[3]。之前多采用常規治療,比如低流量給氧、止咳化痰等,但治療效果不佳,有報道[4]指出,采用靜脈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此病,可獲得理想效果。甲強龍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全身性糖皮質激素,其在臨床應用中有著較好的滲透性,因而起效快、半衰期短,因而在治療呼吸道疾病時,可獲得比較理想的效果。機械通氣是現階段已得到公認的治療呼吸衰竭方法,將其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治療,能改善肺功能,降低內源性呼氣末正壓,因而達到降低呼吸功耗的目的,使機體呼吸肌各項生理功能,均處于良好運轉狀態。本文將無創呼吸機與靜脈用糖皮質激素(甲強龍)相聯合來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最終結果得知,觀察組各血氣指標均優于對照組,提示此種聯合方法能改善患者血氣指標,強化肺功能,抑制呼吸衰竭進展。而另從本文得知,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顯著偏高,可明確此方法的治療效果,表明該方法臨床應用效能突出。
綜上所述,將無創呼吸機與靜脈用糖皮質激素聯合方案用于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效果好,能顯著改善其血氣指標,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