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河南省兒童醫院 鄭州兒童醫院(450018)李曉 許春娜 湯昱
喘息屬于嬰幼兒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反復喘息為呼吸道癥候群,部分患兒最終會轉化為支氣管哮喘(哮喘),給嬰幼兒呼吸系統帶來較大傷害[1]。相關報道指出,嬰幼兒喘息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部分患者能夠自行緩解,但約有45%的患兒出現反復喘息至6歲以后[2]。目前,針對能夠持續至學齡期及發展為哮喘的喘息類別無法準確預測,因此,提高對反復喘息的危險因素的識別,以便制定并采取安全有效的早期干預措施,早期識別可能發展為哮喘的患兒,對提高其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以反復喘息嬰幼兒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嬰幼兒反復喘息相關因素,具體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喘息性支氣管炎或喘息性支氣管肺炎等疾病住院的患兒65例為觀察組,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齡30天~3歲,平均年齡(1.93±0.26)歲。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30天~3歲。②患兒一年內發生喘息次數≥3次。③患兒表現出胸悶氣促、喘息鳴音等癥狀,對肺部進行體檢顯示廣泛哮鳴音。排除標準:①合并先天性支氣管異常、呼吸道畸形、先天性肺氣腫等患兒。②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心源性哮喘以及異物吸入等。③合并肺部變態反應性疾病、過敏性肺炎等。并選取65例同期來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嬰幼兒為對照組。其中包括男32例,女33例,年齡30天~3歲,平均年齡(1.86±0.35)歲,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附表1 嬰幼兒反復喘息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n,%)

附表2 反復喘息危險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1.2 方法 對兩組嬰幼兒的資料進行收集,主要包括:分娩方式,喂養方式,有無被動吸煙,有無家族哮喘史,有無飼養寵物,居住地在何處,有無家族過敏性鼻炎史。并對兩組資料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
1.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s)表示,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條件回歸分析,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單因素分析 觀察組在被動吸煙、家族哮喘史、居住地、家族過敏性鼻炎史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1。
2.2 多因素分析 有被動吸煙、有家族哮喘史、在城市居住、有家族過敏性鼻炎史是嬰幼兒反復喘息危險因素(P<0.05)。見附表2。
嬰幼兒喘息屬于異質性疾病,在嬰幼兒中比較常見[3]。大部分反復喘息患兒具有慢性持續性特應性體質,患兒喘息均有反復性。同時,支氣管哮喘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反復喘息,反復喘息患兒發展為支氣管哮喘的幾率較高[4]。該病對患兒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給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壓力[5]。因此,本研究對嬰幼兒反復喘息相關因素進行分析,以期對喘息患兒盡早識別,盡早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而起到能夠預防喘息反復發作的效果。
經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可知,有被動吸煙是嬰幼兒反復喘息危險因素。近年來,多數相關研究表明[6][7],胎兒期間對嬰幼兒喘息性疾病的影響較大,母親在妊娠期持續吸煙,能夠提高嬰幼兒喘息的發生風險,本研究結果中,與此研究結果基本相符。主要機制為:香煙對胎盤發育產生危害,其在胎盤的發育過程中,對細胞滋養層增殖及分化的平衡產生影響,對新生兒免疫反應產生影響[8]。因此,孕期吸煙能夠損害嬰兒氣道,損害其肺功能,引起早期喘息。同時二手煙也是嬰幼兒發生反復喘息的主要因素,女性孕期長期接觸二手煙能夠對胎兒免疫系統造成損傷,使其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增加,影響胎兒健康。為此,孕期婦女應當戒煙同時盡量遠離二手煙。有家族哮喘史以及有家族過敏性鼻炎史是嬰幼兒反復喘息危險因素,說明,遺傳因素能夠增加嬰幼兒反復喘息的發病率。與趙德育學者相關研究基本相符[9]。這就要求有父母做到提早預防、發現患病盡早就醫。同時居住環境也是嬰幼兒反復喘息發生的影響因素。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車輛相對密集,城市周邊工廠較多。導致城市環境污染嚴重,空氣中粉塵含量較高。空氣質量相對較差有關。具有過敏性體質的嬰幼兒發生反復喘息的幾率大大增加。父母帶嬰幼兒出門的時候應盡量避免在工廠附近逗留,冬季溫度較低霧霾嚴重出門時應及時佩戴口罩。有條件的家庭應配以空氣凈化器、新風系統等改善空氣質量的設備,以減少嬰幼兒發病的幾率。
綜上所述,有被動吸煙、有家族哮喘史、在城市居住、有家族過敏性鼻炎史容易導致嬰幼兒反復喘息,父母及醫護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