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伊川縣人民醫院(471300)羅永鋒
阻生牙指牙齒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的牙齒,多數患者選擇通過口腔治療拔除患牙。本研究選取我院96例下頜阻生牙患者,分組探究渦輪手機微創拔牙法對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及張口受限度的影響。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取我院96例下頜阻生牙患者(2019年1月~2019年10月),均經X線片檢查確診為下頜阻生牙,患者知曉本研究,已簽署同意書。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8例。對照組:女23例,男25例,年齡18~36歲,平均(25.41±3.70)歲;病程5~46d,平均(22.51±8.74)d。研究組:女20例,男28例,年齡18~38歲,平均(26.22±4.09)歲;病程6~43d,平均(21.73±7.86)d。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①對照組:采用傳統拔牙法治療,采用0.5%碘伏對口周及口內消毒,鋪無菌孔巾,采用2%利多卡因進行局麻處理,麻醉起效后,于近中鄰牙頰側和遠中作切口,充分顯露牙槽骨和患牙,常規行翻瓣去骨,采用骨鑿去除牙體和骨阻力,牙齒和牙槽內插入牙挺,挺出無阻擋牙塊,并分塊拔除,完成后清理牙槽窩,常規縫合。②研究組:采用渦輪手機微創拔牙法治療,采用0.5%碘伏對口周及口內消毒,鋪無菌孔巾,采用2%利多卡因進行局麻處理,麻醉起效后作角形切口,切開黏膜、骨膜并翻瓣后,采用渦輪手機將構成鄰牙阻力的牙冠部分橫斷,取牙挺、牙鉗拔除患牙,對有根阻力的患牙,采用渦輪手機于牙根分叉處切開,并采用牙挺挺出,完成后清理牙槽窩,常規縫合。

附表 兩組張口受限程度對比[n(%)]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術后疼痛程度、張口受限程度(上下切牙切緣間距離),術后24 h評估,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疼痛程度,總分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感越重。②兩組術后張口受限程度,術后24 h評估,張口不足1指為重度,1指~2指為中度,2指~3指為輕度,3指以上為0度。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疼痛程度 研究組術后V A S評分為(3.1 9±1.1 2)分,低于對照組(4.73±1.38)分(P<0.05)。
2.2 張口受限程度 研究組術后張口受限程度較對照組低(P<0.05)。見附表。
傳統拔牙法主要采用骨鑿、牙挺、牙鉗等器械,操作時不易掌控方向和力度,且劈冠后難以徹底解除阻力,常需反復劈冠,從而增加對牙齦組織、頜骨的創傷,引起術后牙齦腫脹、疼痛等[1]。渦輪手機微創拔牙法為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微創拔牙技術,適用于各種類型的牙齒拔除。本研究將渦輪手機微創拔牙法應用于研究組下頜阻生牙患者,結果發現,研究組術后VAS評分及張口受限程度均低于對照組,充分表明渦輪手機微創拔牙法能降低患者術后疼痛及張口受限程度。分析其原因在于:渦輪手機特殊的高速渦輪頭和專用的鉆針能快速、精準切割患牙,快速消除患牙阻力,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且震動小、沖擊性低,可有效避免常規拔牙敲擊感明顯等缺陷,對牙齒周圍組織損傷小,減少手術創傷,從而減輕術后疼痛感及張口受限程度[2]。此外,渦輪手機微創拔牙法使用現代化設備,可減輕患者對拔牙的恐懼感,易于患者接受。需要注意的是,渦輪手機微創拔牙法需要根據患牙確定切口部位,調整好切口長度和方向,盡量降低創傷,由于切割速度快,切割時注意勿切割過深,避免損傷牙根周圍下頜神經管、上頜竇等重要解剖結構。
綜上可知,渦輪手機微創拔牙法能顯著降低下頜阻生牙患者術后疼痛程度,且術后張口受限程度低,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