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市婦幼保健院(453000)張前
唇腭裂為常見胎兒畸形類型,病因與環境、遺傳等因素具有一定關聯性,可影響語言、進食功能及面部美觀,嚴重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1]。故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產前診斷方式,對臨床早期介入干預,提高人口出生質量有重要價值。超聲為常用影像學檢查手段,可監測胎兒發育狀況,對診斷、篩查胎兒畸形有積極意義。但二維超聲對復雜形態學變化難以全面顯示,故其誤診、漏診率較高,應用有一定局限性。隨醫學技術發展,三維超聲拓展了空間顯像功能,在臨床應用中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回顧性選取我院行產前檢查孕婦64例,旨在探討實時三維超聲表面成像、透明成像技術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我院64例行產前檢查孕婦(2016年8月~2019年8月),年齡23~38歲,平均(30.24±3.56)歲,孕周21~34周,平均(27.65±3.02)周。

附表 不同檢查方式檢出率對比[n(%)]
1.2 選取標準 ①納入標準:均經產后、引產證實為唇腭裂,單胎妊娠。②排除標準:合并臨床資料缺失、妊娠期綜合征、家族病史。
1.3 方法 檢查中使用的儀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美國GE,E8),容積探頭:RAB4-8-D,頻率:4~8 M H z;二維探頭:C1-5-D,頻率:1~5MHz;先行二維超聲檢查,獲取雙頂徑平面后90°旋轉掃查冠狀面,再90°旋轉掃查鼻唇部橫斷面,上下唇、鼻孔清晰顯示后再90°旋轉掃查矢狀面,清晰呈現鼻骨作為標志;發現唇裂后開啟三維表面成像模式,實施胎兒唇裂確定,啟動透明成像模式,矢狀面(斜矢狀面)采集數據(顏面部),防止胎動、探頭移動,盡可能采集數據(唇腭部);顯示正中矢狀面,取鼻骨、額、唇、軟組織為標志,指導孕婦屏氣,避免運動干擾,靜止探頭,采集、存儲數據。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二維超聲、三維超聲檢出率。②三維超聲圖像分析。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附圖1 牙槽突裂

附圖2 唇裂

附圖3 渲染圖像
2.1 檢出率 產后、引產證實唇裂并腭裂48例,單純唇裂16例。二維超聲單純唇裂檢出率81.25%與三維超聲93.75%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但三維超聲唇裂并腭裂檢出率87.50%、總檢出率89.06%高于二維超聲54.17%、60.94%(P<0.05),見附表。
2.2 圖像分析 牙槽突裂時圖像橫切面呈現連續性中斷弧形高回聲,缺口表現為低回聲,如附圖1;唇裂時呈現為兔唇三瓣樣,上唇連續性中斷,存在豁口,如附圖2;渲染圖像呈現為牙槽突局部中斷弧形強回聲,中斷位置表現為裂隙狀低回聲,延伸到硬腭,如附圖3。
超聲檢查為產前診斷常用方法,對篩查胎兒畸形,提高出生人口質量有重要價值。二維超聲可有效診斷唇裂畸形,但由于受腭部結構、聲學陰影干擾,其難以有效診斷腭裂,另外其橫斷面為上牙槽突最佳顯示切面,難以顯示完整牙槽突,且掃查需頻繁移動探頭,故在判斷周圍組織結構、病變位置關系中不具優勢,應用有一定局限性[2]。與二維超聲對比,三維超聲中表面成像能彌補其難以評估的胎兒畸形特征、病變程度,且還能查探體表結構畸形;另外透明成像有助于觀察胎兒骨骼系統、神經系統畸形,進一步觀察胎兒內部結構,以判斷是否有骨骼系統畸形[3]。常紅梅等[4]研究指出,與二維超聲比較,三維超聲表面成像、透明成像可有效提高胎兒畸形檢查準確率。本研究結果顯示,三維超聲唇裂并腭裂檢出率87.50%、總檢出率89.06%高于二維超聲(P<0.05),可見實時三維超聲表面成像、透明成像技術應用于胎兒唇腭裂診斷能提高檢出率,有利于臨床介入干預。
綜上所述,胎兒唇腭裂產前經實時三維超聲表面成像、透明成像技術診斷檢出率較高,有助于篩查畸形胎兒,提高出生人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