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卷煙廠康復醫院(450000)任曉軍
隨著醫學影像學發展逐漸完善,彩色多普勒超聲、多層螺旋CT等技術逐漸在臨床診斷中得到廣泛應用。本研究旨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多層螺旋CT對宮頸癌淋巴結轉移的診斷價值,現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6月~2019年8月171例宮頸癌淋巴結轉移患者,其中,年齡30~70歲,平均(50.62±9.34)歲,81例宮頸鱗癌、57例宮頸腺癌、33例宮頸小細胞癌。
1.2 方法 檢查前,所有患者均空腹8h,或進食流質食物,且膀胱處于充盈狀態。彩色多普勒超聲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美國GE-Logic7),取平臥位,探頭頻率3.5~7.5MHz,根據具體情況,經腹部或陰道掃查整個盆腔,觀察并確定子宮頸、宮腔、宮體、宮腔兩側,甚至周圍動靜脈等情況,并探查淋巴結數目、大小,以及內部、邊緣回聲。多層螺旋CT采用多層螺旋CT(德國西門子SOMATOM Spirit),取平臥位,頭先進,向上掃描,至宮體檢查完畢,平掃后,保持體位不變,經肘部按照2.5~3.0ml/s的注射速度注射100ml非離子型對比劑,30s后,行動脈掃描,60s后行門靜脈掃描,范圍包括腹部、盆腔、胸腹部。檢查完畢后,由3名經驗豐富的醫師閱片,遵循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得出統一結果。掃描參數設置:電壓120kV,電流50mA,矩陣512×512。

附表 彩色多普勒超聲、多層螺旋CT診斷結果比較
1.3 觀察指標 比較彩色多普勒超聲、多層螺旋CT的診斷宮頸癌淋巴結轉移靈敏度、特異性。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彩色多普勒超聲、多層螺旋CT診斷結果術后經病理組織活檢發現,171例患者中腹部淋巴結轉移136例,未轉移35例;盆腔淋巴結轉移145例,未轉移26例。彩色多普勒超聲、多層螺旋CT診斷結果,見附表。
2.2 彩色多普勒超聲、多層螺旋C T診斷效能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靈敏度為89.71%(122/136)、特異性為7 1.4 3%(2 5/3 5);多層螺旋C T診斷靈敏度為94.12%(128/136)、特異性為65.71%(23/35)。盆腔: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靈敏度為97.24%(141/145)、特異性為46.15%(12/26);多層螺旋CT診斷靈敏度為93.79%(136/145)、特異性為61.54%(16/26)。彩色多普勒超聲、多層螺旋CT診斷腹部、盆腔淋巴結轉移的靈敏度、特異性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對于宮頸癌的治療,臨床常以是否合并淋巴結轉移作為標準,且淋巴結轉移是宮頸癌轉移的主要途徑,轉移后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因此,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結轉移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彩色多普勒超聲、多層螺旋CT診斷腹部、盆腔淋巴結轉移的靈敏度、特異性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表明,兩者診斷均具有優劣勢。多層螺旋CT具有連續快速容積掃描、可從不同角度觀察病變組織范圍及其情況等特點,能準確助力醫師觀察淋巴結大小、數量、浸潤情況等,從而幫助醫師判斷宮頸癌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結轉移,但其淋巴結的檢驗閾值為長徑>10mm,因此,當淋巴結<10mm時,臨床診斷存在一定的漏診[1]。彩色多普勒超聲具有可移動性、可重復性、無輻射、經濟等特點,用于診斷宮頸癌淋巴結轉移,能動態直觀地呈現淋巴結形態、大小、內部結構,以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但其對直徑過大、過小的淋巴結難以完全顯示,存在一定的誤診、漏診[2]。
綜上,彩色多普勒超聲、多層螺旋CT用于檢測宮頸癌淋巴結轉移診斷,各具優勢,且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臨床診斷時可將二者結合應用,以減少遺漏,為臨床提供更為準確的指導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