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卷煙廠康復醫院(450000)李歡歡 黃珍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為常見糖尿病并發癥,病因與遺傳、高血糖等因素均有一定關聯性,其典型癥狀為蛋白尿、慢性高血糖,嚴重危害患者健康。臨床早期診斷監測、早期干預對控制DN病情進展,改善預后具有重要價值。本研究選取我院102例DN患者,旨在探討C反應蛋白(CRP)、糖化血紅蛋白(HbA1c)、胱抑素C(Cys-C)的變化及臨床意義。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102例DN患者(2017年6月~2019年12月),依照尿白蛋白排泄率(ACR)分為兩組,MA組(ACR:30~300mg/g)58例,女性患者27例,男性患者31例,年齡45~64歲,平均(54.89±4.32)歲;CP組(ACR>300mg/g)44例,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4例,年齡45~65歲,平均(55.42±4.65)歲。取同期健康體檢者48例為NC組,女22例,男26例,年齡46~66歲,平均(56.12±4.78)歲。三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患者知情本研究,簽署同意書。
附表 三組Cys-C、CRP、HbA1c水平對比(±s)

附表 三組Cys-C、CRP、HbA1c水平對比(±s)
注:與NC組對比,aP<0.05;與MA組對比,bP<0.05。
?
1.2 方法 清晨空腹取3~4ml靜脈血,分2管,離心,分離取血清,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AU5821)測定Cys-C水平;以免疫速率散射比濁法檢測CRP水平。另1管血液置于抗凝管(乙二胺四乙酸二鉀),以蛋白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IMMAGE 800)測定HbA1c水平。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三組Cys-C、CRP、HbA1c水平。②MA組不同檢測方式真陽性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Cys-C、CRP、HbA1c NC組、MA組、CP組Cys-C、CRP、HbA1c水平依次升高(P<0.05),見附表。
2.2 真陽性率 聯合檢測真陽性率93.10%(54/58)高于Cys-C 68.97%(40/58)、CRP 60.34%(35/58)、HbA1c 72.41%(42/58),差異顯著(P<0.05)。
DN為引發終末期腎病、糖尿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臨床常用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定量評估DN病情進展,但其檢測過程復雜,且靈敏度較低,難以早期判斷腎臟損傷,故應用有明顯局限性[1]。Cys-C屬于一種蛋白質,生成速率恒定,體內表達持續,且不受性別、年齡等因素干擾,其水平變化能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與尿素氮、肌酐等指標比較,在腎臟損傷評估中具有較高靈敏度。HbA1c在機體內水平穩定,其水平上升,說明機體處于高糖狀態,紅細胞攜氧能力減弱,導致組織缺氧,內皮細胞受損,從而造成腎小球濾過壓升高、腎臟血流減少,引發腎臟損傷。CRP為炎癥指標,能分泌淋巴因子,參與炎癥反應,相關研究指出,CRP為糖尿病發生最強預測因子,隨蛋白尿水平升高,其水平逐漸增加[2]。本研究結果顯示,CP組Cys-C、CRP、HbA1c水平>MA組>NC組,且3指標聯合檢測真陽性率高于單一檢測(P<0.05),可見Cys-C、CRP、HbA1c水平在DN患者中異常升高,聯合檢測有助于臨床診斷、監測病情,早期介入治療,以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DN患者Cys-C、CRP、HbA1c水平異常升高,聯合檢測3指標可為臨床診斷、監測病情提供數據支持,有利于早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