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確山縣人民醫院(463200)孫慧娟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我院9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7例。對照組:年齡43~60歲,平均(52.81±3.54)歲;病程1~6年,平均(3.42±1.15)年。研究組:年齡4 5~6 0歲,平均(53.37±3.28)歲;病程1~6年,平均(3.71±1.08)年。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均擇期行前列腺增生電切術治療,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包括口頭健康宣教、告知日常注意事項、飲食指導等。給予研究組臨床護理路徑模式的護理:挑選臨床經驗豐富護士5~7名,組建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加強臨床護理路徑專業知識及前列腺增生電切術護理重點培訓,制定“前列腺增生電切術圍術期臨床護理路徑表”,由護士長核實、督導護士根據制定內容完成護理,完成后在對應項內打“√”,簽字確認,具體實施如下:①術前:發放前列腺增生電切術健康手冊,與患者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幫助患者熟悉并適應醫院環境,結合患者文化水平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治療方法的健康認知水平;加強心理干預,積極評估患者負性情緒,并告知其評估目的,邀請心理醫生結合評估結果開展針對性心理干預,多對患者進行鼓勵、安慰,與家屬配合開展“正性語言暗示”,緩解患者負性情緒。②手術當天:加強巡視,強化心理輔導,消除患者對手術顧慮,緩解心理壓力,告知禁食、禁水的重要性等,術中采用保溫毯保溫。③術后:持續開展心理干預,鼓勵患者積極接受術后護理,根據患者飲食喜好合理安排其每日飲食,加強并發癥預防,根據患者康復情況,指導其早期下床活動,并進行盆底肌功能、膀胱功能鍛煉。護理期間根據實際情況完善、補充路徑表,兩組均護理至患者康復出院。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情緒,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總分均為8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②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附表 兩組負性情緒對比(±s,分)

附表 兩組負性情緒對比(±s,分)
注:*表示與對照組對比P<0.05;#表示與同組護理前對比P<0.05。
?
2.1 負性情緒 護理后,兩組SAS、SDS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2.2 并發癥 研究組發生繼發性出血1例、暫時性尿失禁1例,總發生率為4.26%;對照組發生繼發性出血3例、尿路感染1例、暫時性尿失禁4例,總發生率為17.02%;研究組較對照組低(P<0.05)。
前列腺增生電切術的常規護理方法單一,對患者心理方面關注度不夠,難以取得理想護理效果。臨床護理路徑近年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可保證工作有序、合理開展,且能有效落實護理責任制,有利于提高圍術期護理質量[1]。本研究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研究組前列腺增生患者圍術期,結果發現,研究組護理后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充分表明臨床護理路徑能有效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分析其原因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多伴有焦慮、抑郁情緒,是影響其健康行為的主要原因,此次研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心理干預貫穿臨床護理路徑實行始終,持續、有效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況,并與家屬配合運用正性暗示等方法,可進一步緩解患者焦慮情緒[2]。此外,護理過程中充分結合患者個體特征施護,能滿足患者實際護理需求,讓患者感受到優質護理服務,能進一步改善其心理狀況,提高護理積極性。本研究還發現,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僅為4.2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02%,這與患者心理狀況改善,其護理積極性、康復鍛煉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提高等原因密切相關。
綜上可知,臨床護理路徑在改善前列腺增生電切術患者負性情緒方面具有顯著效果,且能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有助于促進患者術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