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通許縣人民醫院(475400)龐瑞杰
護理干預作為臨床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加快患者康復具有重要作用,但常規護理局限性較大,患者出院后護理干預隨之結束,而隨之院外治療時間不斷延長,許多患者治療依從性會不斷下降,最終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因此加強院外護理干預對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是十分必要的。此次研究以在我院就診的102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延續性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征得醫院倫理委員會許可后,使用隨機數表法將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我院就診的102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分為對照組(n=51)和觀察組(n=51)。對照組男27例,女24例,年齡51~73歲,平均年齡(62.41±4.39)歲。觀察組男26例,女25例,年齡53~76歲,平均年齡(63.19±4.28)歲。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出院后不接受額外護理干預,觀察組接受延續性護理干預:①建立護理干預小組:由護士長任小組組長,并由
一名心內科醫生任小組指導老師,由護士長和專科醫生向護理人員講解延續性護理的內容、方法以及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護理工作的要點和難點;②出院前指導:出院前詳細記錄患者患者基本情況,并添加患者或其家屬微信,建立微信群;③健康教育:詳細向患者介紹心血管疾病預防、治療、護理相關知識,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項,并通過微信及時推送相關文章、圖片、視頻,督促患者閱讀、觀看,及時解答患者疑問。④心理干預:通過微信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情緒變化,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叮囑家屬多陪伴患者。⑤生活干預:結合患者飲食習慣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鼓勵患者多食新鮮蔬菜、水果,清淡飲食,嚴格限制高鹽、高脂肪和高糖食物攝入。鼓勵患者積極進行戶外運動,如健身操、太極拳、慢跑、游泳等,運動強度以控制在患者不感到明顯不適為宜。護理干預共持續3個月。
1.3 觀察指標 健康狀況調查量表(SF-36)評估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使用自制遵醫行為調查表評估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遵醫行為程度,共6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遵醫行為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Excel、SPSS22.0進行數據處理,定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附表 護理干預前后兩組SF-36和遵醫囑行為評分比較(±s)

附表 護理干預前后兩組SF-36和遵醫囑行為評分比較(±s)
注:aP<0.05表示護理后兩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
SF-36和遵醫囑行為評分比較:護理干預后觀察組SF-36和遵醫囑行為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亦是多種心臟疾病的臨床終末階段,雖然通過藥物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多承受來自生理、心理和經濟等多個方面的壓力,而出院后又缺乏有效的監督、指導,這會導致患者出院后治療依從性明顯下降,進而影響院外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1]。此次研究探討了延續性護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院外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延續性護理干預的觀察組護理后SF-36和遵醫囑行為評分均高于對照組,這表明延續性護理干預可通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增強臨床治療效果,進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這與石媛媛等人[2]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延續性護理作為院內護理工作的延伸,其能有效保證患者出院后仍接受合理、全面的護理干預,從而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狀態,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