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鋼市人民醫院(462500)李秋紅 劉小芳
呼吸衰竭是新生兒常見急癥,主要由直接或間接原因所致呼吸功能障礙,新生兒肺臟無法滿足機體代謝所需氣體交換,導致CO2潴留、動脈血氧下降,誘發一系列代謝及生理功能紊亂,影響患兒生長發育,甚至危及生命[1]。目前,人工輔助呼吸是主要治療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兒呼吸功能,為確保療效及安全性,需加強護理,以縮短住院時間,促進病情轉歸。基于此,本研究選取呼吸衰竭新生兒98例,旨在探究小組焦點訪談法集束化護理干預的效果。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兒98例,均確診為呼吸衰竭,且日齡≤28d,2018年1月~2018年12月50例為對照組,2019年1月~2019年10月48例為觀察組。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日齡3~26d,平均日齡(15.23±5.11)d。觀察組:男27例,女21例;日齡2~28d,平均日齡(13.48±5.21)d。兩組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兩組均行人工輔助通氣治療。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密切關注患兒生命體征變化,并做好呼吸道管理,常規預防并發癥。上述基礎上觀察組展開小組焦點訪談法集束化護理干預,①干預準備:本次焦點訪談對象為1名新生兒科主任、1名呼吸內科主任、2名新生兒科高資歷護士;通過半結構式訪談提綱進行訪談,并進行詳細記錄,訪談內容:新生兒呼吸衰竭護理過程中需注意哪些預防性感染、護理注意事項有哪些、治療過程中希望得到哪些護理幫助、既往護理過程中需要改進之處有哪些等問題,訪談結束后,制定干預計劃;②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a.呼吸道管理:及時清除患兒呼吸道分泌物,嚴格把控吸痰指征,并定時翻身叩背,必要時遵醫囑霧化給藥,確保氣道通暢;維持管道連接緊密、管道通暢,做好管道管理工作;b.基礎護理:加強消毒隔離,避免交叉感染;加強營養,確保足夠能量及液量供給;保持室內舒適環境(濕度55%左右,溫度18℃~20℃),注意空氣流通;c.并發癥預防:口腔護理,2~4次/d,避免霉菌感染;加強呼吸機管道消毒與管理,鼻塞及管道每日更換,濕化瓶、水封瓶內蒸餾水每日更換,避免氣道及肺部感染;指導家屬盡量減少患兒哭鬧次數,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鎮靜劑,以免增加心肺負擔;d.心理干預:積極與家屬溝通,做好情緒疏導工作,緩解其緊張、焦慮、恐慌情緒。

附表 兩組家屬護理滿意度比較[n(%)]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住院時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發生率;②兩組家屬護理滿意度,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評估,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其中非常滿意、滿意計入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
2.1 住院時間、VAP發生率 觀察組住院時間(1 1.2 4±1.1 0)d短于對照組(17.21±2.23)d,觀察組VAP發生率4.17%(2/48)低于對照組20.00%(10/50)(P<0.05)。
2.2 家屬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家屬護理滿意度95.83%高于對照組74.00%(P<0.05),見附表。
新生兒受免疫力低下、臟器功能發育不完善等因素影響,呼吸衰竭發生率高,是造成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人工輔助呼吸是主要治療方法,但易誘發VAP,增加治療難度,延長住院時間。小組焦點訪談法是近年新興探索、發現、驗證問題的一種研究工具,可在較短時間內獲取更多有利信息,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2]。集束化護理是一項具有循證基礎的護理措施,可協助醫護人員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及護理結局[3]。小組焦點訪談法指導下的集束化護理干預通過對新生兒科、呼吸內科專家及專科護士進行訪談,有助于收集疾病管理及護理經驗,為呼吸衰竭新生兒集束化護理提供有效指導;整個護理工作圍繞呼吸機基礎護理、患兒呼吸道管理、并發癥預防等內容展開,對降低相關并發癥風險、縮短住院時間具有積極意義。本研究發現,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VAP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小組焦點訪談法集束化護理干預在新生兒呼吸衰竭護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發現,觀察組家屬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小組焦點訪談法集束化護理干預的有效性與可行性。
綜上所述,小組焦點訪談法集束化護理干預有助于縮短患兒住院時間,降低VAP發生風險,提高家屬護理滿意度,是新生兒呼吸衰竭中有效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