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輝
日前,主題為“疫情的教訓與新的議程:如何將全球危機轉化為和平機遇”的瓦爾代年會在俄舉行。俄羅斯總統普京照例在最后一天發表講話,普京的講話一直是瓦爾代年會的亮點,也在一定意義上被認為是俄羅斯外交的風向標。22日普京在視頻發言時拋出三個爆炸性觀點。
第一,普京認為,今年經歷的新冠病毒可能成為世界進程轉折的起點。依據他的判斷,“新冠疫情沒有消退,至今構成嚴重威脅。”“這種令人不安的大環境讓很多人更強烈地感到,我們處于生活各個領域都將發生巨變的邊緣”。盡管認為當今世界進程正經歷著轉折,但普京不同意對現有國際機構進行一股腦式的激進改革,甚至將其當成腐朽無用的東西丟棄掉,而需要保留已證明有效性的所有維護國際安全的主要機制——聯合國、安理會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
第二,普京認為,中國和德國正在向超級大國邁進。他說,“莫斯科和華盛頓主導國際事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就其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而言,中國正積極地朝著超級大國的地位邁進,德國也朝著同樣的方向前進。”“英國和法國在國際事務中所發揮的作用也發生了顯著改變。”承認中國作為大國崛起是普京一貫秉持的立場,但此前普京從未公開談及中國“朝著‘超級大國的地位邁進”。另外,普京曾多次表示歐洲沒有“真正主權獨立”的國家,德英法等國都是美國的附庸,但此次普京罕見地聲稱“德國也朝著‘超級大國的方向前進”,在其眼中英國與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第三,普京認為,“曾在國際上一度享受絕對支配地位的美國,現在幾乎沒有資本宣稱‘美國例外論”。一般認為,“美國例外主義”是美國人在基督教之外的“第二信仰”。這已經是普京第二次公開痛擊美國人的“第二信仰”。上一次是普京于2013年9月11日在《紐約時報》發文痛批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講話中傳達出來的“美國例外論”,指出鼓勵國民自視“例外”是極端危險的行為,不論動機如何美好,這實際上將使美國成為一個國際惡霸。而這一次,普京更是直言其“幾乎沒有資本宣稱‘美國例外論”。歷史學家理查德·霍斯泰德爾曾經說過:“美國作為一個國家,其命運不在于有沒有意識形態,因為美國本身即是一種意識形態”。普京此言等同于再一次觸動美國的禁臠,有可能將引發美國朝野的強烈反應。
不難發現,普京所談及的以上3點具有邏輯相關性——后疫情時代的世界進程不可避免地發生變革,這體現為中國與歐洲國家的快速崛起以及美國衰落所伴隨的“美國例外論”的終結。正是有鑒于此,普京指出“如果華盛頓不準備與莫斯科討論全球話題,俄羅斯已經準備好與其他國家‘抱團討論。”這無疑是對美國發出的政治宣誓性警告,即在諸多國際事務合作中,例如,在事關氣候變暖、碳排放、非傳統安全等問題的國際合作中,俄羅斯可以拋開美國,獨辟蹊徑。
當然,在這個新的世界局勢中,俄羅斯仍有重要地位。
首先,俄羅斯不會變弱。普京雖然一方面謙遜地承認“莫斯科與華盛頓主導國際事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另一方面又犀利喊話“唱衰”俄羅斯的人,指出“對于仍在等待俄羅斯緩慢走向衰亡的人來說,我們僅僅擔心一件事,就是如何避免在你們的葬禮上被感冒傳染。”弦外之音也很清晰:俄羅斯也不會變弱,俄羅斯將繼續變得強大。
其次,中俄高水平戰略協作關系將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貢獻更多正能量。普京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中國的崛起,表示愿意繼續加強與中國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他認為“與俄羅斯在軍事技術合作領域的合作將提高中國的防御能力”。在回答“是否可以想象俄中結成軍事聯盟”的問題時,普京稱,“可以想象一下,但是我們一直認為我們的關系已經達到了協作和信任的程度,我們完全不需要這個。但是理論上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中俄結伴不結盟,中俄兩軍是友軍不是盟軍,這是普京一貫秉持的立場。對于普京的表態,中國外交部也積極回應了兩國關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俄弘揚傳統友好沒有止境,拓展合作沒有禁區。在兩國領導人的戰略引領下,中俄兩國政治互信和戰略協作水平持續提升,經受住了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的考驗,樹立了新型大國關系的典范。”不過,一句“理論上可以想象一下”無疑已經給國際社會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這也符合普京講話“說一半留一半”的風格。
由此講話可見,疫情后新世界格局的圖景在俄羅斯眼中已逐漸清晰可見。▲
(作者是清華大學俄羅斯研究院副院長)
環球時報20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