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金易云
哪些出版策劃機構最受圖書館青睞?
2020 上半年對于館配市場而言是艱難的。動銷碼洋同比下降25.98%,其中新書動銷碼洋同比下降53.25%;動銷冊數同比下降30.89%,新書動銷冊數同比下降58.14%。
·市場概況:整體受疫情影響較大,但頭部出版策劃機構碼洋占有率普遍有所提升
2020年上半年對于館配市場是艱難的,受疫情影響,往年3月份開啟的館配季一再延遲,同時新書品種的大幅減少使情況雪上加霜。從中金易云大數據平臺監測到的上半年館配市場情況是,動銷碼洋9.35億元,同比下降25.98%;動銷冊數1882萬冊,同比下降30.89%;動銷品種79.18萬種,同比下降3.85%。其中新書動銷碼洋1.07億元,同比下降53.25%;新書動銷冊數182萬冊,同比下降58.14%;新書動銷品種2.81萬種,同比下降42.95%。
但2020年對于館配市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線上云館配”橫空出世,將常年的樣采模式直接帶入到信息時代,通過積極地應對不利因素的影響,也使得下跌態勢得到有效緩解。
同時不同出版策劃機構面對疫情對館配市場的沖擊,也展現出不同的應對能力和品牌影響力,頭部出版策劃機構碼洋同比跌幅普遍低于市場平均水平,因此大部分排名靠前的出版策劃機構碼洋占有率反而有所提升。
·各出版時間情況:新書占比萎縮明顯
從各出版年碼洋占比看,2019年出版圖書是館配市場的主力,碼洋占比44.11%,其次是2018年出版圖書碼洋占比19.50%,而2020年出版的新書受品種大幅縮減影響,碼洋占比僅為11.18%。
·各類別情況:I、T、F、K依然是核心,R類表現亮眼

文學(I類)、工業技術(T類)、經濟(F類)和歷史地理(K類)依然是館配市場的核心類別,四個類別碼洋占比累加超過56%,但同比跌幅均超過20%,其中文學類碼洋同比下降29.29%。在主要類別中醫藥衛生(R類)跌幅較小,碼洋同比下降13.65%,原因是“抗疫”新書倍受圖書館的歡迎,如廣東科技出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館配冊數超過3.8萬冊。另外病毒主題的新書也排名居前,如北京磨鐵出版的《賽雷三分鐘漫畫(病毒細菌與人類)》、廣東教育出版的《寫給孩子的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繪本》和社科文獻出版的《致命流感(百年治療史)》等。
圖書定價上漲依然是主流,平均定價中位值在50元左右,其中T類、U類和V類定價最高,平均定價超過60元;I類、G類和H類平均定價則低于40元,但G類和H類平均定價漲幅居前。
·CIP二級分類主要類別情況:中國文學(I2類)一枝獨秀
以上類別僅占CIP二級分類的十分之一,但銷售碼洋占總量的60%。其中中國文學(I2類)以碼洋占比17.63%居各類別之首,碼洋同比下降30.73%;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TP類),經濟管理類(F2),中國史(K2類)和貿易經濟(F7類)同比跌幅較小。
館配市場Top30出版策劃機構動銷碼洋之和占總量三分之一,前十位變化不大,中國科傳繼續保持領跑,其后是人民郵電和機械工業分列二、三位。中信上升三個位次,在Top10出版策劃機構中上升最快。中國文史和果麥文化分別上升20和14個名次,在Top30出版策劃機構中上升最快。
從碼洋占有率的變化情況看,除人民社、北京理工大學社和作家社由于去年有館配爆款書的影響,造成今年占有率出現較大回落外,頭部出版策劃機構絕大部分的碼洋占有率均穩步提升。其中人民郵電、機械工業、中信和電子工業碼洋占有率增幅最為明顯。
由于疫情對出版策劃機構出版流程和館配市場節奏的影響,各個出版策劃機構包括Top30出版策劃機構,動銷碼洋同比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但在同樣不利的情況下,頭部出版策劃機構的碼洋占有率卻普遍有所提升,可見館配強社在應對市場突發狀況下,有更強的品牌影響力和應對能力。
文學(I類)當仁不讓成為進榜數量最多類別,共有223種書進入Top400暢銷榜。其次是政治法律(D類),82種;歷史地理(K類),37種;經濟(F類),15種;哲學宗教(B類),13種。以上五個類別共貢獻了370種書上榜,占Top400暢銷榜的92.5%。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磨鐵、人民、新經典、明天、人民文學和中南博集天卷均有20種以上圖書上榜,共貢獻了上榜圖書181種,占Top400暢銷榜的45.25%。






TOP30 出版策劃機構排名及變化情況
·文學(I類):高分作品,不朽經典
文學(I類)排名靠前的出版策劃機構分別是人民文學、北京磨鐵、新經典、中南博集和上海九久,其中人民文學依靠“哈利·波特系列”新版的推出和《慶余年》三部曲的熱銷,碼洋占有率增長較大,超過北京磨鐵獲得I類首位。另外果麥文化、中國文史和海豚碼洋占有率增長也明顯高于其他各社。
從文學(I類)館配榜看,依然是新老暢銷書的天下,出版三年以上上榜的圖書數量明顯高于其他各類。其中上海人民2006年出版的《追風箏的人》排名第二,中國青年2000年出版的《紅巖》排名第六,新經典2014年出版的《解憂雜貨店》排名第八,四川科幻世界2008年出版的《三體》三部曲皆上榜,可見圖書館對高分文學作品熱情的持久性。
·工業技術(T類):四大科技社齊頭并進,5G熱度不減
人民郵電、機械工業、電子工業和清華大學,在工業技術(T類)的地位不可撼動,碼洋占有率和品種占有率之和均超過T類總量的三分一。其中人民郵電和機械工業的碼洋占有率均有一定的提升,而其他各社則相對平穩或略有下降。
從工業技術(T類)館配榜看,“5G”延續去年的熱度依然是T類最關注的前沿科技,浙江人民出版的《5G時代(生活方式和商業模式的大變革)》和人民大學出版的《5G時代(什么是5G它將如何改變世界)》分列榜單前兩位。其他上榜圖書則更關注于居家生活技能的提升。
·經濟(F 類):經濟是社會“晴雨表”,新變局、新經濟、新技術受關注
經濟(F類)中信和機械工業在品種占有率和碼洋占有率上旗鼓相當,分列F類前兩位。人民郵電則在頭部出版策劃機構中碼洋占有率增幅最為明顯,另外廣東經濟、中華工商聯和中國農業碼洋占有率也有較大幅度增長。

2020 年上半年文學(I 類)館配榜TOP10

2020 年上半年工業技術(T 類)館配榜TOP10

2020 年上半年經濟(F 類)館配榜TOP10

2020 年上半年歷史地理(K 類)館配榜TOP10
經濟(F類)館配榜,除多本干部學習材料上榜外,關于世界經濟變局和應對策略的圖書上榜數量較多,如中信出版的《周期》《美國陷阱》《格局》《變量》和《黑天鵝》,人民東方出版的《大趨勢(中國下一步)》等。另外關于新技術新經濟的圖書也熱度不減,如北京湛廬2013年出版的《大數據時代》,中信出版的《5G+(5G如何改變社會)》和北京磨鐵出版的《大數據革命》等。
·歷史地理(K類):簡史三部曲熱度不減,漫畫說歷史多書上榜
歷史地理(K類)中信憑借簡史三部曲的熱度不減穩居首位,2019年又推出重磅地理類新書《這里是中國》,進一步鞏固了在K類館配市場的地位。人民大學社在本類全面發力,碼洋同比增長近80%,與之相似的還有浙江古籍社。其他頭部出版策劃機構如北京磨鐵、中國文史和中南博集天卷均穩步提升在K類的碼洋占有率。另外上海讀客雖然在K類總量不算大,但憑借《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系列圖書的熱銷,有多書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