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逸軒 朱椰琳 婁方寧 熊詩倩
獨立書店作為英國城市的一抹風景,蘊含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吸引著國內外眾多的書迷前往“朝圣”。獨立書店曾經主導了英國的圖書零售市場,但隨著房租上漲、電商迅猛發展,獨立書店的數量大幅減少。英國書商協會的數據顯示,1995 年,英國共有1894 家獨立書店,到2016 年這個數字已下降至867 家。目前在倫敦,仍處在營業狀態的獨立書店不足百家。
2020 年的疫情更是讓獨立書店的生存環境雪上加霜,這些英國的“文化名片”能否在黑暗中迎來黎明?
不 久 前, 托 平 書 店(Topping & Company Booksellers)在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復工的消息。這座蘇格蘭最大規模的獨立書店,在疫情中曾經停工三個月。
托平書店的經理邁克爾體型魁梧,蓄著絡腮胡。他認為,書店最吸引顧客的地方在于舒適感,人們來到書店不僅為購買書籍,還是為了放松身心,這是便捷的網上購書無法給予的。所以,托平書店特別注重顧客的心理感受。暖燈、壁爐、廚房、沙發、古典音樂,將書店打造成一家大型書房。當顧客在店內“閑逛”尋書時,邁克爾總會輕聲詢問是否需要免費的咖啡或茶。
書店選書也很講究。偵探小說、科幻小說、圖畫書,以及游記、園藝類和烹飪類圖書很受顧客喜愛,為此,書店特地以廚師的姓名首字母排序,以便顧客尋找特定廚師的作品。書店所在的圣安德魯斯是高爾夫球運動的發源地,書店為了展現本地的特色和文化,還特地打造了高爾夫球運動的圖書角。
除了重視用戶感受、選擇優質圖書之外,托平書店還為會員每月寄送出一本由書店挑選的作者簽名初版書。知書、知人,充滿人情味,是這家獨立書店特有的溫度。

托平書店
位于阿尼克(Alnwick)小鎮的巴特書店(Barter Books)坐落在充滿年代感的石磚路街角。書店的前身其實是一座廢棄的火車站,老火車站在1968 年停止使用后,由書店老板曼利夫婦接手,成為英國最大的二手書店。曼利夫婦保留了火車站內部維多利亞時期的特色,又增添了現代風格的元素。在中央書房內的書架上安放著鐵路模型,小火車行駛在軌道上,讓讀者有一種時光倒流的錯覺。
在最初建立巴特書店時,曼利夫婦背負了巨大的財務壓力。2001 年,夫婦倆意外地在收來的舊書中發現了一張海報,也正是這張海報讓這座二手書店起死回生。對英國文化不甚了解的人,也大都聽過“Keep Calm and Carry On”(保持冷靜,繼續前行),這句話就源自二戰時英國政府為鼓舞民眾士氣而制作的海報。而出現在巴特書店的正是一張二戰時期的原版海報。由于年代久遠,海報的版權早已進入公有領域。曼利夫婦接受讀者的建議,對海報進行復制和文創開發,從2001 到2009 年間,巴特書店共出售了4.1 萬份海報復制品,還衍生出馬克杯、冰箱貼和明信片等一系列產品,引領了時尚潮流。
巴特書店主要出售文學、社科、建筑和生活類圖書,孤本古籍也是巴特書店的一大特色,店內出售的孤本價格基本在1000 英鎊以上。2007 年,店內還發生了一件有關古籍的軼事——一本價值2000 英鎊的古籍在被盜5 年后又被歸還,為巴特書店的傳奇又添一筆。作為開設在百年老火車站的書店,巴特書店還參與了小鎮鐵路項目的建設,拉近書店和讀者的距離。

利基書店
位于南安普頓南部波茲伍德街的十月書店(October Books)開在繁忙的購物街邊,夾在超市、快餐店、冰激凌店和便利店中顯得有些“孤獨”。實際上,十月書店是小鎮上最早的社區公益性獨立書店,時時刻刻都受到小鎮居民的關照。這家面積不足100 平米的小書店,堅持在保有獨立的前提下促進社會的公正與平等,靠著出售圖書和綠色產品,以及志愿者服務和居民捐贈,倔強地經營了40 余年。
書店店員十分熱情,對于店內圖書的信息了如指掌。除了出售本地作家的作品,十月書店內還擺放著藝術、哲學、傳記、旅行、烹飪和兒童圖書。書店十分關注社會問題、女權主義、性別研究、人文和政治問題。如果顧客想要購買店里沒有的圖書,書店可以幫忙向供貨商訂購,價格則按照書店的折扣收取,這樣一來,反而要比在網上購買要便宜許多。書店一直向小鎮居民宣傳綠色環保的理念,店內出售有機食品和綠色環保的日用品,售賣獲得的收入全部用在書店的經營和維護上。
書店的二層被改造成了社區空間,通常是免費對外開放,本地居民常常在這里開展文化活動,書店也會舉辦展覽、簽售會、讀書會等等。對于企業或個人用途,書店會按照標準收取一些租金。
隨著事業的壯大,十月書店向小鎮居民募集了48 萬英鎊,買下了新店面。居民們給予書店極大的支持,不光出錢,還爭相出力。書店在官網發布了招募志愿者為書店搬新家的消息后,有250 人自愿接力為書搬家。大家在書店外排成一條長龍,肩并著肩,手手相傳,只花費了短短一個小時就完成了搬新家的所有任務。正是在小鎮居民的支持下,“倔脾氣”的十月書店才能經歷風風雨雨,堅持到今日。
博爾赫斯在《關于天賜的詩》中曾說:“天堂應是圖書館的模樣?!倍谔K格蘭最北部的小鎮因弗尼斯(Invernes),真的有家“天堂書店”。
二十多年前,查爾斯·利基把自己的小書店搬進了一座老教堂。時至今日,從前的小書店已經成為蘇格蘭最大的二手書書店,數以萬計的圖書占據了教堂的每一個角落。利基書店(Leakey's Bookshop)的特別之處在于,它像是建立在教堂里的一座圖書館:陽光透過玻璃花窗,讓地面變得色彩斑斕;靈魂遨游在浩瀚書海中,暫時忘記纏繞在心頭的雜事,實在是一種天堂般的享受。
書店共有兩層,店主利基老先生就坐在一層的中心,把自己融進了書海里。一排排高大的木質書架被塞得滿滿當當,地板甚至也擔當起書架的角色。書店亂中有序,圖書都按照主題分類擺放,烹飪、射擊,垂釣……主題劃分十分細致。一排書架上整整齊齊擺放著企鵝圖書最古老版本的企鵝系列和鵜鶘系列。盡管都是二手書,但圖書的品相卻不差,甚至有不少制作精良的精裝書,價格大多在幾百英鎊。二層是以古董版畫和地圖為主,稀有的舊版畫、舊地圖吸引了大量書籍收藏家來尋寶。利基老先生還把教堂二層從前供合唱團使用的地方改造成了閱覽區域,配置了舒適的沙發。
這座藏在教堂里的二手書店,靠著幾十萬冊舊書和博學又和藹的店主老先生,在這座旅游小鎮一開就是二十年,口口相傳,漸漸也成了一處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