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中國擁有82個地方豬品種,約占世界地方豬品種總數(543個)的15%,是世界上擁有最豐富豬遺傳資源的國家,具有獨特種質特性和遺傳基礎。然而地方品種的開發利用存在局限性,市場潛力被嚴重低估,缺乏有效的保種效果評估體系,無法明確地方保種群體效果。
隨著科技的發展,國內分子育種時代已經到來,基因組選擇技術可以提高準確率、降低測定成本、防止近交衰退、減少企業的后期投入。而且基因組選擇技術,不涉及對原有遺傳信息的改變,和轉基因技術沒有任何關系。未來幾年,出于對生物安全的考慮,種豬場會盡量減少豬群流動,步入自我更新,進行早期基因組選種。我國豬育種短時間內會提高育種效率,為我國豬育種提供新機遇。
雖然中國畜牧基因組技術的應用及其產業化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但由于中國農業有多年的積累沉淀,所以在應用基因組技術時,擁有品種、質量、長期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在未來的發展中,基因組技術一定可以替代傳統方式,在整個農業生產中起主導作用。未來中國的種豬業也一定會有一個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