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芳飛
(金誠信礦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會澤鉛鋅礦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地理上位于云貴兩省交界線位置,兩省分界以牛欄江為界河,礦區處在牛欄江西岸。
擬建新回風豎井位于會澤鉛鋅礦區小馬坪,該豎井井口工業廣場的原始地貌屬于構造侵蝕高中山間溝谷,場地經人工適度平整,其地面標高在2 410 m左右,相對四周除通往外界的峽谷外,地形較低。
現場踏勘調查發現,工業廣場場地周圍建有圍墻,圍墻外側即當地村民住宅。圍墻內有一棟三層磚砌小樓,現為一施工單位項目部。井口位置在小樓西側,小樓東側可以作為進出廠區通道。
鑒于場地規模無法再擴大,且場地內現有辦公樓、工棚不能拆除,井口位置確定后,在提升機布置在北側滿足不了繩偏角的前提下,提升機只能布置在井口南側。如果翻矸溜槽設計在提升機同側,則出渣運輸線路為井口—辦公樓南—辦公樓東—辦公樓北—出廠區,卡車需要連續拐彎,在長期的出渣運輸過程中極易發生事故。以下設計采用對側翻矸出渣的方式,不但解決這一問題,還相對優化了工業廣場布局,為井筒順利下掘創造了必要條件。
新風井為會澤礦業分公司深部資源持續接替工程新掘回風豎井。井口標高2 411.6 m,井底標高1 584m ,井深827.9 m,井筒凈直徑Φ=4.5 m。井頸段47.5 m為雙層井壁,井身段780.4為單層井壁,壁厚300~350 mm,掘進斷面20.43 m2。
井壁分別采用鋼筋砼、鋼筋鋼纖維砼、鋼纖維砼和素砼支護,砼強度C30。
現場勘察施工條件,提升機房后墻靠近南側圍墻,保留1 m寬度人行&緊急泄洪通道。兩側穩車群盡量遠離井筒中心布置,南側穩車群前空間作為主要人員、設備、材料進出通道;北側穩車群前空間作為出渣運輸通道。
辦公樓南側場地作為新建辦公、生活區,辦公區采用兩層活動板房以節約空間;東側沿圍墻建設生活區;辦公、生活區之間場地作為材料場及機修車間用地。

圖1 井口工廣示意圖
由于井筒深度較深且直徑較小,設計采用一套提升系統承擔廢碴、材料、傘鉆提升及人員上下井。提升機選用JKZ- 3.6×3/15.5單滾筒提升機配5 m3吊桶提升,Ⅳg型鋼管鑿井井架、座鉤式自動翻矸,矸石經溜槽落地后ZL- 50B型裝載機裝自卸卡車運至排碴場排放。

圖2 穩絞布置立面圖
除兩臺模板穩車、兩臺吊盤穩車布置在井口北側外,其余穩車均布置在南側,緊靠提升機房布置。
提升天輪直徑3 m,提升天輪跨天輪平臺中間主梁布置,軸承座布置在天輪平臺南側,懸吊點布置在天輪平臺北側。提升天輪梁采用H500×200- 10×16H型鋼加工,墊高710 mm以滿足天輪跨過中間主梁的高度要求。
由于中心回轉抓巖機需要盡量靠近井筒中心,只能布置在吊桶對側,設計考慮中心回轉抓巖機繩天輪采用與提升天輪共用天輪梁設計,與提升天輪梁一致,采用H500×200- 10×16H型鋼加工,墊高710 mm。
其余天輪均按照常規設計完成。
天輪平臺的具體布置如圖3所示。

圖3 天輪平臺布置圖
翻矸平臺主梁采用H400×300- 10×16H型鋼制作,直接座在Ⅳg型鑿井井架G15和G16號梁上,采用U型螺栓固定;副梁采用H350×175- 7×11H型鋼制作,一頭搭接在井架G- 13和G- 17鋼管上,U型螺栓固定,一頭采用T接固定在主梁上。
翻矸溜槽采用標準5 m3座鉤式吊桶溜槽,其余鋼梁、鋪板、欄桿等安裝均采用常規翻矸平臺設計。
翻矸平臺的布置如圖4所示。

圖4 翻矸平臺布置圖
新風井的施工關系到整個會澤鉛鋅礦深部資源接替系統的建設,因此對整個豎井井筒的施工工期要求較為嚴格。
在計算月度掘砌成井進度指標時,考慮了以下因素:(1)因為提升高度增加而增加的提升時間。(2)定期安裝排水管的時間。(3)井筒涌水量增加而降低施工效率。(4)一個月內不可預見影響系數0.85。(5)正規循環作業率系數:井筒深度在400 m以內為0.9,400 m以后為0.85。
綜合上述因素,井筒施工進度指標選取平均月成井為100 m,單個馬頭門施工工期按6天/個考慮。
受外界因素影響,井筒施工籌備工作至2016年5月底完成后停工。7月底恢復施工后,8、9兩月月進尺分別達到96 m和98 m。在后續的施工中,由于斷續受村民堵路停工影響,施工進度較慢,但在不受停工影響期間,單純豎井掘砌施工折合月進度都在100 m以上,實現了施工組織設計的進度要求。
現場掘砌作業循環施工時間統計表明:循環出渣及翻矸時間,與常規提升機、吊桶與翻矸溜槽同側布置相比,提升運輸翻矸時間基本一致,完美實現了提升機與翻矸溜槽相對布置、對側翻矸設計的初衷。
在翻矸平臺向對側倒渣時,特別是吊桶倒渣完成后提起時,如果翻矸工操作不熟練、與提升機司機配合不到位,偶爾會出現提升鋼絲繩跳槽現象。現場發現后,采取了在天輪平臺提升天輪前加裝限位導向天輪,立即解決了這一問題。
修改后天輪平臺布置如圖5所示。

圖5 天輪平臺布置平、立面圖
(1)采用常規提升、翻矸的施工工藝無法滿足現場作業環境的要求時,完全可以采用對側翻矸來解決施工工藝問題。(2)采用對側翻矸時,提升、翻矸速度基本不受影響。(3)由于提升天輪需要跨中間梁布置,對天輪平臺的布置有一定影響。(4)快速施工時,可以考慮增加限位導向天輪,避免提升鋼絲繩調繩。(5)中心回轉抓巖機無法盡量靠近吊桶布置,對小直徑井筒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