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煌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組織PD1、PDL1表達與病理、預后的關聯。 方法 方便選擇該院于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16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術后病理檢查及免疫組化檢查。 結果 116例乳腺癌患者的腫瘤組織PD1陽性表達率78.45%、PDL1陽性表達率77.59%。乳腺癌組織PD1陽性表達與淋巴結轉移(χ2=7.940)、組織學分級(χ2=8.350)有關(P<0.05);而PDL1陽性表達則與臨床分期(χ2=5.920)、組織學分級(χ2=8.190)有關(P<0.05)。乳腺癌PD1陽性表達組3年生存率低于PD1陰性表達組(χ2=8.590,P<0.05);乳腺癌PDL1陽性表達組3年生存率低于PDL1陰性表達組(χ2=8.140,P<0.05)。 結論 乳腺癌組織的PD1及PDL1表達與病理、預后存在密切關聯,應加強對PD1陽性表達、PDL1陽性表達患者的管理,以改善其預后狀況。
[關鍵詞] 乳腺癌;PD1;PDL1;3年生存率
[中圖分類號] R73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8(b)-0039-03
Expression Chang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al Pathological Parameters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LI Li-huang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Fujian Province,? 351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D1, PDL1 expression and pathology and prognosis in breast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16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convenient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PD1 in 116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as 78.45%, and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PDL1 was 77.59%. Breast cancer tissue PD1 positive ex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χ2=7.940), histological grade (χ2=8.350) (P<0.05); while PDL1 positive expression was related to clinical stage (χ2=5.920), histological grade (χ2=8.190) (P<0.05). The 3-year survival rate of breast cancer PD1 positive express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D1 negative expression group (χ2=8.590, P<0.05); the 3-year survival rate of breast cancer PDL1 positive express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DL1 negative expression group (χ2=8.140, P<0.05).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PD1 and PDL1 in breast cancer tissue is closely related to pathology and prognosis.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ositive PD1 and PDL1 express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their prognosis.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PD1; PDL1; 3-year survival rate
乳腺癌是導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1]。目前,我國乳腺癌發病率正處于不斷升高狀態[2]。雖然乳腺癌治療體系已經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但仍有部分乳腺癌患者容易形成不良預后[3]。乳腺癌患者的預后預測是臨床管理的主要內容,也是調整乳腺癌治療方案、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關鍵所在。近年來,隨著臨床關于乳腺癌研究的不斷深入,乳腺癌的免疫機制逐漸成為其病理機制分析及預后預測的重點。PD1、PDL1均屬于免疫細胞活化的標志,這兩種標志物密切參與機體的免疫功能及免疫調節機制[4]。為確定乳腺癌患者的PD1、PDL1表達狀況及其對預后狀況的預測作用,該研究主要針對該院于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16例乳腺癌患者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擇該院收治的116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術后病理檢查確診。
納入標準:①符合乳腺癌診斷標準;②對該研究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術前2周內接受抗腫瘤治療者;②伴其他惡性腫瘤或嚴重疾病者。
患者年齡26~74歲,平均(49.6±16.4)歲;瘤體直徑>3 cm者64例,≤3 cm者52例,平均(3.2±0.6)cm。
1.2? 方法
所有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術后病理診斷、免疫組化檢查。①病理檢查:取手術切除的乳腺癌組織標本,于術后2 h內送檢。②免疫組化檢查:以PBS緩沖液沖洗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組織,以4%濃度多聚甲醛進行固定處理。石蠟包埋后,按照5 μm厚度標準對組織進行切片處理。將切片組織以二甲苯脫蠟,經乙醇水化處理后,置于3%濃度的過氧化氫室持續孵育10 min。以PBS緩沖液洗滌標本,持續洗滌3次。置于95℃溫度下的枸緣酸鈉緩沖液(0.01 mol/L酸性溶液)內浸泡15 min,再次以PBS緩沖液洗滌3次。利用山羊血清封閉10 min(封閉溫度條件為37℃)。棄血清,依次向標本中滴加適量稀釋至1:100濃度的PD1一抗及PDL1一抗,置于4℃條件下孵育過夜。選用PBS緩沖液洗滌標本5 min,重復3次。向標本滴加稀釋至1:200比例的生物素化二抗,置于37℃條件下持續孵育0.5 h。以PBS緩沖液洗滌(3次)。滴加鏈霉素卵白素工作液(PBS標記),并經孵育、洗滌處理后,以DAB顯色,經蘇木素復染,常規乙醇脫水,經二甲苯處理后,以適量樹膠(中性)對乳腺癌組織標本進行封片處理。
乳腺癌患者經術后病理確診后,常規實施抗腫瘤治療,隨訪跟蹤患者的預后狀況,統計其3年生存率。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腫瘤組織的PD1、PDL1表達狀況;評估乳腺癌組織PD1表達與病理及預后狀況的關聯;分析乳腺癌組織PDL1表達與病理及預后狀況的關系。
1.4? 評價標準
①PD1表達陽性:乳腺癌組織細胞膜可見棕褐色顆粒狀或淺黃色顆粒狀即為PD1陽性細胞,陽性細胞在乳腺癌組織中占比高于80%計4分,處于51%~80%水平計3分,處于11%~50%水平計2分,10%以下則計1分;細胞膜未見著色計為0分,細胞膜呈淺黃色計1分,呈深黃色則計2分,呈棕褐色則計3分。如染色狀況及陽性細胞占比的得分乘積≤4分,提示PD1陰性表達;如高于4分,則提示PD1陽性表達。②PDL1表達陽性:細胞質可見棕褐色顆粒狀或淺黃色顆粒狀。細胞質染色強度及陽性細胞占比的計分標準與PD1一致,二者乘積高于4分者,提示PDL1陽性表達,≤4分者提示陰性表達。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PD1及PDL1表達狀況
免疫組化檢驗結果顯示:116例乳腺癌患者中,91例PD1陽性,陽性表達率為78.45%;90例PDL1陽性,陽性表達率77.59%。
2.2? PD1表達與乳腺癌病理的關系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乳腺癌組織PD1陽性表達與淋巴結轉移、組織學狀況存在關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PDL1表達與乳腺癌患者病理的關系
單因素分析結果提示:PDL1陽性表達與組織學狀況、病理分析有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PD1表達與乳腺癌預后的關系
依據乳腺癌患者的PD1表達狀況分組,分為PD1陽性表達組(91例)、PD1陰性表達組(25例)。見表3。
2.5? PDL1表達與乳腺癌預后的關聯
PDL1陰性表達組3年生存率92.31%,高于PDL1陽性表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乳腺癌規模的不斷擴大,這種惡性腫瘤的臨床管理及預后評估工作,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5-6]。從乳腺癌的病理生理機制來看,乳腺癌患者的腫瘤細胞處于高度免疫抑制微環境中,大量的腫瘤細胞主要借助介導負性共刺激信號、向外釋放免疫抑制性細胞因子等形式,逃避自身免疫反應,避免被自身免疫細胞消滅,并于患者體內大量繁殖[7-9]。
PD1、PDL1均與機體免疫反應存在密切關聯。其中,PD1的功能以參與誘導免疫耐受、抑制T淋巴細胞等為主。從表達特征來看,這種跨膜蛋白多見于參與抗原1識別的免疫細胞。而PDL1則是PD1的一種配體分子,這一跨膜分子主要分布于腫瘤細胞、造血細胞等位置,其具有良好的免疫調控作用。
為了評估乳腺癌患者腫瘤組織的PD1及PDL1表達狀況,該研究將116例接受術后病理診斷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免疫組化檢驗方法針對乳腺癌患者的腫瘤組織標本進行檢查,結果提示:患者的PD1陽性表達率為78.45%,而PDL1陽性表達率則為77.59%。上述結果與呂淑貞等[10]的研究基本一致:93例乳腺癌患者的PD1陽性表達率及PDL1陽性表達率均為79.57%。乳腺癌患者腫瘤組織PD1、PDL1呈高表達的原因可能為乳腺癌患者病灶所處的免疫抑制微環境,可誘導腫瘤細胞的PDL1表達,而隨著PDL1表達水平的升高,微環境對腫瘤細胞增殖、生長的促進作用也變得越來越明顯,這一微環境可持續誘導抗腫瘤T細胞的凋亡[11]。此外,PDL1還可與位于淋巴細胞表面的PD1形成相互作用,持續干擾乳腺癌患者機體對腫瘤細胞的免疫應答,加劇腫瘤的免疫逃逸,形成惡性循環[12]。
該研究通過乳腺癌組織PD1、PDL1表達與病理之間的關系分析表明:乳腺癌組織PD1陽性表達與淋巴結轉移、組織學分級存在關聯,即PD1陽性表達者,淋巴結轉移率更高,且組織學分級較高;而PDL1陽性表達則與臨床分期、組織學分級存在關聯。上述結果提示:乳腺癌組織PD1、PDL1陽性表達容易造成腫瘤進展。由此可認為,可采用PD1、PDL1表達狀況評估,判斷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如免疫組化檢驗結果提示PD1、PDL1呈陽性表達,提示腫瘤進展,患者病情嚴重的風險較高。
而從PD1、PDL1表達狀況與患者預后之間的關聯來看,相對于PD1、PDL1陰性表達患者而言,PD1、PDL1高表達者的3年生存率偏低。根據上述結果,當通過免疫組化檢驗確定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組織呈PD1、PDL1高表達時,應加強對這類患者的重視,以改善其預后狀況。
綜上所述,乳腺癌組織PD1、PDL1表達與患者病理、預后狀況密切相關,為改善患者的預后狀況,宜早期實施病理組織免疫組化檢驗,識別PD1、DPL1陽性表達者,并加強對這類患者的管理,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參考文獻]
[1]? 胡金月,孫永強.脈管癌栓與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的關系[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35):33-35.
[2]? 楊麗萍,羅慶豐,高玟,等.PD1蛋白表達在浸潤性乳腺癌中的臨床意義[J].實用癌癥雜志,2019,34(11):1770-1772.
[3]? 馬永強.老年浸潤性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治療現狀及預后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90):1-2.
[4]? 范鈺.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前后PD-1/PD-L1的表達差異及預后價值[D].蘭州:甘肅中醫藥大學,2018.
[5]? 姚晉,鄭洪,王進京,等.青年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預后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77):80.
[6]? 王士娜,唐瑋,金丹,等.三陰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及預后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6):90-91.
[7]? 艾勇彪,李萌,張丹峰,等.青老年三陰性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與預后對比分析[J].湖北醫藥學院學報,2019,38(4):364-368.
[8]? 王勒,鄭紅梅,吳新紅,等.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和分子分型對新輔助化療療效及預后的預測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9,33(8):739-743.
[9]? 王新寧,劉曉清,楊帆,等.青年與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點、分子分型及預后的對比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8):1155-1156.
[10]? 呂淑貞,李艷萍,趙霞,等.乳腺癌組織PD1、PDL1表達變化及其與患者臨床病理參數和預后的關系[J].山東醫藥,2018,58(28):28-31.
[11]? 楊永德,周焱琳.浸潤性乳腺癌組織中miRNA-206表達與臨床病理及預后的關系[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9,34(4):45-48.
[12]? 邱元勝,周云川.青年乳腺癌臨床病理特點、分子分型及預后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7):57-59.
(收稿日期:20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