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摘 要】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舞蹈教育摒棄了傳統的“師徒相襲”“口傳身授”,開始步入現代舞蹈教育體系。20世紀70年代末,伴隨著改革開放,國家將舞蹈中專教育提升為本科教育。20世紀90年代末,國家大力發展舞蹈專業研究生教育,大量學校開設舞蹈專業及相關課程。進入新世紀,舞蹈教育的目標從培養舞蹈家的專業型教育轉變為提高全民族藝術文化素養的普及型教育,在這一時期,我國舞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擺脫了單一的早期專業型舞蹈教育,普及型舞蹈取得了巨大發展。建國以來,我國舞蹈教育的目標是培育出可以繁榮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舞蹈事業的德才兼備的舞蹈類人才,新時期,我國舞蹈教育的目標是培育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舞蹈類綜合人才。
【關鍵詞】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機制創新
中圖分類號:J7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7-0135-02
一、我國高等舞蹈教育的發展歷程
我國高等舞蹈教育體系的建設始于20世紀50年代初,以吳曉邦的“舞運班”成立為標志。在此背景下成立了我國第一所正規的舞蹈學校——北京舞蹈學校,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于專業的舞蹈人員較少,缺乏成立協會的條件,因此將其劃入戲曲部門。隨著舞蹈行業蓬勃發展,急需舞蹈編導和教師,在吳曉邦先生的努力下,中央戲劇學院舞蹈系舞蹈運動干部培訓班應運而生。
20世紀60年代,專業舞蹈體系建設取得了進一步發展,廣東、沈陽、四川、安徽、廣西、內蒙古相繼成立藝術學校,紛紛建立舞蹈科系,專業舞蹈演員的培養工作快速發展,各地相繼成立的舞蹈專業學校和舞蹈系,構成了中國當代舞蹈教育的風景線。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來臨,1985年北京舞蹈學院設立舞蹈編導系,1993年成立現代舞專業班,至此打破了蘇聯芭蕾藝術教育模式的禁錮,逐步實現吳曉邦先生倡導的全面開發舞者編、演綜合能力的教育理念。自1982年吳曉邦任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開始招收第一批舞蹈類碩士研究生,至1995年高校舞蹈類碩士點達54所,1998年袁禾拜讀于德高望重的舞蹈史學家王克芬門下,從而成為中國舞蹈學第一位博士生。
20世紀90年代末是我國高等舞蹈教育發展的黃金時期,各類型的院校開辦舞蹈系、舞蹈專業,或者設置舞蹈課程,以上海戲劇學院和廣西藝術學院分別在1997年和2003年設立舞蹈系為代表,部分綜合性大學開設舞蹈專業或設置選修課程,同時組建校級舞蹈團體并逐步發展為相對專業的舞蹈表演團,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
二、現階段我國職業舞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伴隨著改革開放,我國將中專舞蹈教育提升為本科教育,標志著我國舞蹈教育正式進入高等教育領域。我國高等舞蹈教育主要分為兩大類——職業教育、普通教育。前者主要是舞蹈類院校興辦的專科教育,培養過程中強調學生的舞蹈藝術性與專業性。后者包含藝術院校、師范院校、綜合性大學興辦的本科舞蹈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和綜合素質,最終以培養舞蹈教師為目標。現階段,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為我國舞蹈教育事業提供了大量優秀的舞蹈人才,同時也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課程體系設置及人才培養方案混亂
高等職業院校的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仍然借鑒本科類院校的模式,這個模式下培養出的畢業生與職業舞蹈教育的初衷不符。在進行舞蹈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的長期規劃,無法做到課程設置、教學過程與職業標準對接。
(二)教育資源分配不平均
舞蹈人才培養需要大量的教育資源投入,現階段,由于各地的教育資源分配差異較大,導致部分職業院校缺少相應的硬件設施,這也從側面阻礙了舞蹈人才的培養。
三、現階段我國普通舞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普通舞蹈教育為全國各大類院校、藝術團體、職業院校培養了大量的舞蹈教師,同時也為國內外比賽輸送了優秀的選手。但是,現階段我國高校在培養舞蹈人才方面仍存在問題。
(一)課程設置不規范
由于受到自身師資力量的影響,不同學校在同一專業上開設課程的側重點不同,以武漢體育學院和武漢音樂學院為例,兩所學校均開設了音樂舞蹈學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武漢體育學院傾向于對學生舞蹈學方面的培養,而武漢音樂學院則更注重音樂學的培養。
(二)舞蹈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社會對應產業需求側在質量上不相適應
當前高等舞蹈教育嚴重脫離實際,學生缺乏實踐能力。此外,有關學生教學能力培養課程設置目的性不強,無法有效實現學生與教師角色的切換。
(三)輕視學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包括兩個方面,即社會道德和個人品德,德育教育等同為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德育蘊含一定的意識形態及階級性,在我國教育方針中,德育教育處于首位,我國高等舞蹈教育以培養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舞蹈事業的德才兼備的舞蹈人才為目標。受傳統的“智育”第一的思想影響,一個優秀的舞蹈家只需要掌握舞蹈技術和知識即可,因此無論在高校課程設置上還是在學生自身學習過程中,思想政治課程都沒有受到重視。
四、現階段舞蹈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國家為了保證教育目的、方針的貫徹所建立的,當前舞蹈教育制度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早期專業型舞蹈教育制度;二是普及型舞蹈教育制度。
(一)早期專業型舞蹈教育
早期專業型舞蹈教育又稱為精英型舞蹈教育,以培養舞蹈專業人才為目標。早期專業型舞蹈教育對舞蹈演員的身材比例、身體素質、表演能力有著非常苛刻的要求,經過層層選拔挑選出精英,最終目的是培養“高”“精”“尖”的舞蹈家。早期專業型舞蹈教育對于場館設施等硬件條件及教師隊伍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此外,穩定的教材、嚴格的考試制度和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這類學校多數由國家創辦。現階段,我國高等舞蹈教育依然處于落后階段,全國獨立的高等舞蹈教育學校只有一所——北京舞蹈學院,其他的主要以綜合性大學及藝術類院校開設的舞蹈專業為主。早期專業型舞蹈教育為我國培養了較多的尖端舞蹈人才,促進了舞蹈事業的發展,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第一,早期專業型舞蹈教育門檻較高,無形間拉開了舞蹈與大部分人的距離,使舞蹈成為少數人的“藝術”。
第二,早期專業型舞蹈教育下高等舞蹈教育脫離了我國舞蹈教育體系,現階段,高等舞蹈教育依然是我國整個舞蹈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20世紀90年代末,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初等舞蹈教育的空白。而中等舞蹈教育在我國有著非常深厚的基礎,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全國范圍相繼成立的藝術院校及舞蹈科系,為中等舞蹈教育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普及型舞蹈教育
普及型舞蹈教育強調將舞蹈教育植根于普通教育中,將舞蹈教育在國民教育中傳播,提升國民舞蹈藝術水平,提升國民的審美素養,促進國民全面發展。普及型舞蹈教育將舞蹈與體育相結合,認為舞蹈是體育課程的一部分,在兼具體育課程優點的同時,對學生心理成長等都有益處,這種觀念摒棄了外界對舞蹈的刻板印象,有利于推動舞蹈課程的開設。普及型舞蹈教育在我國開展較晚,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受體制因素影響。建國初期我國在社會制度上全盤“蘇化”,導致以“蘇聯芭蕾藝術教育”為代表的教育方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限制了普及型舞蹈教育的發展。
第二,普及型舞蹈教育主張將“舞蹈”與“體育”相結合,雖然可以幫助舞蹈長期合理存在于各級學校課程設置中,但是對教師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兼具舞蹈技術的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體育運動技能。
五、機制創新引領我國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發展
(一)總體思路
當前,我國舞蹈專業畢業生往往更傾向于進入高校任職,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對畢業生的要求也日漸嚴苛,現階段,各大院校對于招聘教師有著嚴格的學歷要求與專業要求,而各高校對舞蹈類學生的培養,往往更加重視專業技能,忽視綜合能力的培養。當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落后,無法滿足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需求。
(二)主要目標: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1.堅持需求導向。舞蹈行業對于畢業生的要求也日趨多元化,不僅要求畢業生擁有扎實的專業技術和理論知識,還要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因此,高校人才供給與社會需求對接,課程設置與職業要求對接。以音樂舞蹈學專業為例,高校應合理分配音樂學課程與舞蹈學課程的課時,同時結合本校自身情況制定長期合理的培養方案。高等舞蹈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出可以壯大和加快發展現代舞蹈體系的人才,因此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2.推動普及型舞蹈教育與早期專業舞蹈教育制度的結合。早期專業型舞蹈教育模式為我國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舞蹈演員,其嚴格的選人標準,使得只有少數人才能接受舞蹈教育,由此也導致我國舞蹈教育后備力量不足,出現人才斷代的現象。學校應根據自身特點,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關于加強中小學美育教育的號召,積極開設具有特色的地方和校本課程,增加舞蹈課程的課時,將舞蹈教育納入體育課程中,明確舞蹈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在解決師資問題的同時,使舞蹈教育的理念得到學生及家長的認可。
六、結語
我國教育蓬勃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了大量的優質人才,但是,受制于體制因素的影響,所培養出的人才與社會各行業的需求在質量、結構上無法完全適應。深化產業與教育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的銜接,是新形勢下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當前舞蹈產業有著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因此,要重視普及型舞蹈的發展。我國舞蹈教育不是服務于某個團體的,舞蹈藝術由人民大眾所創造,最終應該歸于人民大眾,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舞蹈藝術的成果,這應是舞蹈教育的最終目的。
現今,我國高等舞蹈教育應當以培養與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才為目標,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舞蹈當中,進而真正推動舞蹈在全社會的普及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董勇.論綜合類高校的舞蹈教育[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
[2]錢舒.對高等職業教育中學生藝術教育的思考[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 2010,(09):68+71.
[3]李曉燕.舞蹈教育對大學生音樂素質培養的重要性——以星海音樂學院舞蹈系舞蹈與音樂專業方向的課程設置為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3,10(4):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