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芬
摘 要:唐家共樂園是近代嶺南園林的重要代表,歷史園林的保護與利用已經成為文化旅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基于文旅融合,以歷史園林的保護與利用為研究目標,首先闡述了文旅融合的內涵,分析了文旅融合視角下歷史園林的保護與利用措施,最后以珠海市唐家共樂園為例介紹了其實踐經驗與成效,以期在文旅融合視角下推進歷史園林的保護與利用。
關鍵詞:文旅融合;歷史園林;珠海市唐家共樂園
在“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成為普遍共識的環境下,新形勢下如何促進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既是文化旅游界需要研究的課題,也是促進旅游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徑。歷史園林是以歷史性和藝術性受到廣泛關注的園藝作品,也是中國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其保護與利用對文化與旅游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以珠海市唐家共樂園為中心,深入探討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形勢,在創新實踐中更好地保護與利用歷史園林。
1 文旅融合的內涵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及相關要素之間相互滲透、交叉匯合重組,逐步突破原有的產業界限或者要素領域,在彼此的交融中形成新的共生體的現象與過程。文化和旅游之間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系,正如我國古代所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將旅游和讀書緊密聯系在一起。文化和旅游是互為依托、密不可分的,將兩者有機地融合、深度地融合是當前文化和旅游互動共榮的現實需要,也是文化和旅游繁榮發展的必然規律。
文旅融合是互動的要素資源整合。文化和旅游屬于兩種不同的要素資源,突破原有的產業界限將這兩種資源進行滲透與重組,使產業的邊界逐漸地模糊甚至消失,在融合中實現文化和旅游產業共生共贏的局面。
文旅融合是互補的產業價值創新。文化和旅游是兩種互補的產業,在融合過程中通過重組和創新將兩者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形成全新的文旅產業核心價值體系,達到“1+1>2”的效果,豐富旅游的內涵,提升旅游的層次,彰顯旅游的魅力,在旅游中形成傳承文化、發展文化、繁榮文化的良好局面,推動文旅產業高效、高質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和旅游生活需要。
文旅融合是認同的動態優化過程。文旅融合過程中在價值觀念、體制機制、業務領域、運作方式等方面會存在矛盾與沖突,都會經歷磨合、融合的過程,不斷地調整優化,加強溝通理解,增強互動交流,在動態中實現平等互惠的和諧發展局面。
文旅融合是系統的多元方式交融。文化和旅游雖然屬于不同的行業,但是也存在交叉的部分,文旅融合是系統的、多方的融合,既包括思想理念、體制機制、規劃技術、資源產品、產業業態、功能效用等的融合,也包括文旅產業內部、產業之間和外部跨界等的更廣范圍的融合。
2 文旅融合視角下歷史園林的保護與利用措施
面對新時代文旅融合的新機遇和新挑戰,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文旅融合的推動力度,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讓我們的文化遺產火起來,讓歷史園林成為文化的傳承者與傳播者,使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實現良性互動。
2.1 深化歷史園林保護與利用機制改革
歷史園林保護與利用機制現在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對于歷史園林的活化與利用依然停留在“云端”的狀態,沒有落到實處,在市場上也沒有具體的參考標準。因此,要深化歷史園林保護與利用機制改革,建立完善的活化利用體系,規范歷史園林保護和利用的方案和標準,比如活化利用的原則、分類保護的標準等,使歷史園林在保護、活化與利用方面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效能,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讓文化的根基更加牢固。
2.2 加強對歷史園林的活化利用
要把歷史園林的活化利用作為文旅融合的重要發力點,只有深入地挖掘歷史園林的文化內涵,才能做好歷史園林的規劃、道路等基礎配套設施的完善等,真正地利用好歷史園林。在保留歷史園林原始特色的前提下,進行內在文化價值的探索與挖掘,希望通過對歷史園林的保護與發展可以使其更長遠地保存下去,使公眾更多地參與文化的傳承,獲得更好的文旅體驗。
2.3 促進歷史園林保護利用與發展旅游有機結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文化和旅游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事關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問題。作為新建的文化和旅游部門更是將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質量發展作為重點工作來展開。做好歷史園林保護與利用,必須要推進文化與旅游產業的互融互通。首先,加強歷史園林的保護與利用,有利于文化遺產的研究和傳承,能夠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還為文旅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提供動力。其次,能夠“喚醒”更多處于“沉睡”狀態的歷史園林,使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實現更加緊密的融合,在帶動經濟向上發展的同時,也讓公眾共享到歷史園林保護與利用的成果。
2.4 以創新思維推動文旅融合
基于旅游活動自身的文化屬性是客觀的、獨立的,創建具有特色的文旅品牌,推出多樣化的、具體化的文旅產品,推進文旅融合模式的創新發展,拓寬旅游產業的發展空間。要對消費者的心理偏好與行為偏好進行研究,利用創新賦能,將歷史園林具有的文化資源轉化成消費者喜愛的旅游產品,一方面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促進旅游業的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消費的形式也越來越豐富,消費者對消費體驗需求更具個性化,文旅融合必須要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潛移默化地進行文化的傳播,嚴防被動灌輸式的教學,在無形中用文化豐富旅游的內涵、用旅游促進文化的繁榮發展。
3 珠海市唐家共樂園的經驗與做法
唐家共樂園是著名的近代嶺南園林,位于珠海市唐家灣鎮鵝峰山西北麓,占地350畝(約0.23平方千米),始建于1910年,堪稱見證了珠海地區乃至全中國近現代歷史。共樂園從成立到今日,目睹了清朝的沒落,歷經了中華民國的歷史,見證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新中國奮斗,在改革開放后啟動旅游發展……唐家共樂園不僅在歷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而且其園林建造也別具一格,既有東方的淡泊清幽,又有西方的優雅浪漫,還兼備寄情山水、張揚共樂的人文精神,作為歷史園林具有極高的文化保護與利用價值。進入新世紀,歷史文化保護越來受重視,唐家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唐家共樂園也積極投入文化旅游發展,激活文旅融合消費潛力。
3.1 增加投入修繕古建筑并活化利用
唐家共樂園坐落于珠海高新區唐家灣鎮,唐家灣鎮是歷史文化名鎮,擁有眾多的名人故居、古街區和古村落。2015年,高新區投入3000萬元對轄區內的重要古建筑進行修繕和保護,維修后的古建筑物組織專門的部門與人員進行管理,進行綜合的利用。唐家共樂園在挖掘其原貌和歷史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進行保護與利用,堅持保留真實性與完整性,修舊如舊,一絲不茍,在充分發揮旅游價值的同時也突出其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園林的整治也參考了文物保護及園林專家的意見,使唐家共樂園成為真正活的歷史文化遺產。唐家共樂園經過修繕已經成為高新區居民日常休閑游玩的城市文化公園,當地居民和文物古建比鄰而居一派和諧,使文化遺產真正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滿足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的需要。
3.2 加強現代科技手段的融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文旅融合中也逐漸增加了科學技術的投入。唐家共樂園有唐家灣名人堂,游客通過了解有關名人的事跡可以感受共樂園的歷史文化,參觀珍奇植物園,感受歷史園林與現代園林的交融之美,踏上觀星閣,觀星望月,以添情趣……唐家共樂園將每一處園內的景點和每一株植物都創建成數字園林館,游客通過上網也可以了解到唐家共樂園的人文景色、建筑奇觀,讓固態的文化遺產通過數字化的技術“活起來”。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線上與線下的互動已經成為文化遺產和旅游資源結合的有效手段,促進傳統文化長期、持續地傳承下去。
3.3 強化地方風格特色
在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上要尊重歷史、延續文脈,保留地域文化的個性特點。在唐家共樂園的保護與利用中要融入歷史人文元素,每一處景點都有自己的歷史脈絡與風情風貌。唐家共樂園是具有代表性的嶺南園林,具有私家園林和公園的雙重意義。因此,唐家共樂園在進行改造時,建筑物的布局、植物的選取、基礎設施的投入等都以突出嶺南園林的傳統風貌為原則,使游客游園之時,通過建筑、山水與花木感受到嶺南園林的人文藝術之美,在詩情畫意之中領悟其蘊含的哲學。在強化地方風格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唐家共樂園的保護與利用,一方面適應了居民追求現代化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留住了歷史人文,增強歷史園林的原真性。
4 結語
社會在不斷發展與進步,人類文明也在不斷發展,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文旅融合一方面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促進了文化的傳承,可謂是一舉兩得。本文在文旅融合的視角下,從文旅融合的基本內涵入手,從四個方面探討了在文旅融合視角下如何進行歷史園林的保護與利用,并以珠海市唐家共樂園為例,對其經驗與做法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在文旅融合的當下,歷史園林管理部門要認清當前的形勢,堅持以文旅融合作為重要途徑,不斷進行工作理念與工作方法的革新,推進歷史園林的保護與利用,推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澤文.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物保護研究[J].大眾文藝,2020(10):64-65.
[2]劉云山.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在2010博鰲國際旅游論壇上的主旨演講[N].光明日報,2010-03-24(003).
[3]王文保.關于新時代文旅融合的思考[N].中國文物報,2019-12-06(003).
[4]莊瑩瑩.淺論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的融合發展[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5):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