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霞
摘 要 混凝土在我國建筑行業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在城市快速發展中的房屋橋梁建設中應用非常廣泛,是施工建筑的最主要材料。那么尋找在具體施工環節加強對其質量的管理與控制辦法是實現提高工程建筑質量最行之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 混凝土建筑;施工;質量管控
1我國混凝土建筑施工存在問題分析
我國建筑中最常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主要是由鋼筋、混凝土、砂石等材料混合而成,這樣的結構很大程度的改善建筑結構的韌性和承受壓力,有效地避免房屋、橋梁受到外力的沖擊,在我國未來的工程建筑上都具有很好的應用與發展前景。但是我國混凝土建筑的施工管理方面至今仍存在很多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工程質量,甚至是生命安全。其中最多的問題主要包括:混凝土結構配比不合理、后期裂縫處理工作不及時、溫度控制工作效率低,這些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工程質量的整體水平。在混凝土建筑過程中,鋼筋裸露是發生最多的問題,在切割過程中鋼筋密度不符合要求,導致混凝土內產生較大的空隙,極易影響整體的建筑進程和質量。從種種問題來看,究根結底問題的原因還是來自于管理方面,因此相關人員做好對應的管理工作才是解決問題、改善質量的最直接方法[1]。
2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2.1 施工預備階段
在工程建設過程實施之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是工作有效推進和質量保證的前提,因此施工前預備階段對準備工作的開展應該予以重視。首先,建筑單位要對承辦工程的團隊進行考核,對其技術水平、相關物料價格以及承辦企業的信譽都要做出考察,為實際的建筑施工選擇最優質的團隊。相關投標企業可以列舉出詳細的技術標準數據,尤其是針對施工建筑的混凝土建筑,有效地提高中標概率。另外,建筑圖紙在建筑整體上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對圖紙的設計一定要標注出不同部位的厚度及耐受強度,而且要保證技術人員準確無誤的將圖紙交付到施工人員手中,保證施工過程順利進展。當施工過程中遇到問題時一定要及時反饋,給出最有效的解決措施,提高工程質量。
2.2 選取合適材料
施工所需要的材料是我國混凝土建筑施工工程質量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結合當前建材市場的復雜情況,對施工材料的選取一定要嚴格。在對施工材料進行選擇時,一定要由單位的采購人員進行統一采購,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及后期質量問題處理。相關材料要符合國家安全質量標準,且需要供方提供相應的質量檢測報告,同時施工之前技術部門也要對其進行核驗,保證材料的質量的安全。混凝土鋼筋要結合設計需求進行選擇,對其規格做出明確的計算,然后對比不同廠家選取最優質的鋼筋。另外,還要對材料進行合理存放,按照不同的種類進行分開放置,避免混亂現象的發生。如果在施工過程中發生材料缺失等問題及時聯系采購員統一購進,避免材料問題完成的工期延誤和質量不達標情況的發生。混凝土施工一定要對材料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控制,保證達到施工標準,為后續施工進展打好基礎[2]。
2.3 科學配比
文章在第一小節中已經提到,混凝土配備比例是施工的主要問題,科學合理地進行比例分配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混凝土的承受強度和整體質量。想要對材料配比進行很好的把控就要在正式施工之前做出多次的試驗與核檢,確保鋼筋混凝土的質量滿足工程進展要求,之后制定詳細的材料配比檔案。在進行配比設計之前,首先要保證采購的鋼筋質量符合國家標準,且不易受到腐蝕,這樣才能保證鋼筋混凝土配比工作的順利進行。在配比方案設計好之后按照具體內容進行調配,向混凝土中加入合適質量的減水劑,降低水泥的運用占比,同時將水泥初次的凝固時間加長,避免出現水泥凝固過快影響工程的現象,大大提升進展速度。因此,要注意混凝土的配比工作,根據實際情況選取最合適的配比方案。
2.4 材料運輸與攪拌
運輸過程容易對混凝土的質量產生影響,不同情況發生時影響的程度也不一樣。首先,在運輸時要選取合適的運輸工具,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的運輸時間,避免運輸時間太長而影響混凝土的韌性和耐受強度。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的及時供應、保證合理的工期進行,應嚴格管理運輸時間。比如,根據施工地點選擇具體施工地較近的地方進行混凝土的攪拌,如果由于其他情況不能離得太近,也要在運輸過程中對混凝土進行攪拌,避免發生結塊、凝固的現象而影響施工進程。加強對混凝土運輸和攪拌的管理,做好相關問題的處理方案,提高材料和易性。
2.5 選擇合適的澆筑工藝
為了有效預防混凝土相關質量問題的產生,要積極的展開對相關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保證每個人都認清自己的崗位職責,知道自己在施工過程中承擔著怎樣的責任,保證相關人員對施工每一個細節都能熟練掌握。相關質檢人員要層層把關,嚴格管控每一種材料的質量,保證達到國家質量標準。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采用分層澆灌技術,先對薄層進行澆筑,然后再進行對間隔層的處理。在澆筑時一定要對夾層間距進行合理控制,不然很容易出現裂縫現象。因此,為了解決澆灌中出現的問題,往往采用分層澆灌技術,控制混凝土的溫度,不斷改善工程展開的重點,有效避免問題的出現[3]。
2.6 科學養護
在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對其養護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養護階段在工程質量中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不合理的養護很容易導致混凝土出現早期裂縫,影響整體結構的耐受強度和質量安全。一般來說,在混凝土完成澆筑十二個小時之后就要對其進行灑水養護,灑水的水量和次數要結合實際情況而定,保證混凝土表面不干燥,避免出現裂縫。同時也要是混凝土處在合適的溫度、濕度之下,合理的控制混凝土建筑表面的水分、溫度以及散熱情況。另外,不同季節的天氣狀況不同,對混凝土建筑的影響也不一樣,所以采取的養護措施也有所不同,管理人員要根據不同天氣制定不同的養護措施。
3結束語
結合以上具體闡述,在施工建筑中,混凝土的結構對工程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針對混凝土建筑出現的種種問題,施工管理人員一定要層層把控,做好應急事件的處理措施,完善施工整個過程的管理工作,提高整體安全質量。
參考文獻
[1] 顏冬.提高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的措施[J].四川水泥,2018(12):227.
[2] 曹可之.大體積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的綜合措施[J].建筑結構,2012(8):30-32.
[3] 曾榮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4):2450-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