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世琪
發小,是經常和你一起玩泥巴、踢毽子,又隨時會為了一串冰糖葫蘆和你翻臉斷交的人;發小,是經年不見,一見依然有一籮筐話說的人;發小,是童年回憶里最美好的一部分。怎樣讓現在的孩子也擁有發小呢?上海一位媽媽這樣做……
2012 年10 月的一個周末,熊艷帶著3 歲的女兒彤彤在小區轉了半天,也沒發現一個小玩伴?!芭畠赫媸翘蓱z了,連個發小都沒有,還是我們小時候好……”熊艷和丈夫盧佐旻都是80 后,小時候有很多伙伴一起玩,兩人感慨現在的孩子太孤單。
這時,鄰居緩緩媽媽張雪正想聯絡幾個家長一起為孩子們培養發小。緩緩比彤彤小1 歲,緩緩媽在聯想集團做運營策劃,管理經驗豐富。在她的號召下,陸續有七個家庭報名參加,熊艷家庭也積極參與其中。
“快到圣誕節了,我們組織一次親子活動怎么樣?大家問問認識的鄰居有沒有愿意參加的,可以建立一個QQ 群報名?!毕敕ㄒ怀觯蠹荫R上開始認領任務。
“我來設計活動流程?!薄拔胰フ覉龅??!薄拔胰ベI道具。”籌備組的第一次活動就這樣策劃起來了。原本平時只有點頭之交的鄰居,在看到任務清單后都活躍起來,主動選擇自己擅長的事情去做。
2012年圣誕節,在上海市金爵小區的一棟樓房里,五顏六色的氣球飄在上空,歡快的音樂在房間回響。踩氣球、抬轎子、揪繩子、小腳踩大腳……好玩的游戲一個接一個,孩子們笑聲不斷。參加的孩子還抽簽結對子,抽到相同數字的兩個孩子互相交換小禮物。
這種方式讓孩子們逐漸熟悉,也讓他們感受到分享的快樂。活動進行到尾聲時,房間里涌進很多沒報名的家長和小朋友,孩子們的眼神里滿是渴望,爸爸媽媽們熱情地說:“下次再有這樣的活動叫上我們?!笨粗畠和娴煤荛_心,熊艷夫婦決定將這項活動堅持做下去。
發小光靠臨時“找”不行,而是要孩子們從小一起玩耍長大,慢慢培養感情。抱著為都市樓宇的孩子們“養發小”的想法,熊艷等8位家長聯合成立了“金爵創意親子樂園”。親子樂園沒有固定的場地,QQ群是溝通交流的場所,大家根據創意隨時進行活動策劃。
2013年植樹節,熊艷夫婦和家長們組織了帶孩子植樹的親子活動。居委會把物業的一塊空地交給他們植樹。爸爸媽媽們買來幾十棵桂花樹苗,和孩子們一起行動起來。
孩子們有的拿著小鍬挖坑,有的拿著水桶澆水,有的抱住小樹……大家分工合作、奔跑嬉戲玩得特別開心。爸爸媽媽們也深受感染,邊植樹邊聊天:“讓孩子們和小樹一起成長,太有意義了!”“植樹讓我想起了小時候……”這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找到了發小,也讓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父母們交到了朋友。
從此,親子樂園的活動火熱開展起來。為了讓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經團隊小組討論,形成了一個高效的人力資源框架,八名家長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各有分工。
讀書會是親子樂園組織的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熊艷只好在一天內分不同時間設置很多場次,再把同齡的孩子們分成一組進行討論?!芭畠好看味即呶規プx書會,因為有小朋友等著她。”“在家里,我兒子時不時會說一句唐詩。”孩子們不再沉迷電視和手機,漸漸愛上讀書。小區的媽媽們高興地在群里分享各自孩子的變化,連連稱贊讀書活動有意義。讀書會連續開展了四個多月,人氣一直居高不下。
2013 年、2014 年,親子樂園堪稱井噴式發展,一個月有好幾場活動,全年開展了上百場次。熊艷每天忙得團團轉,但看到小區的孩子們都有了發小,她就感覺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幸福的一家四口

熊艷為小朋友輔導功課

熊艷組織活動
懷上二寶后,熊艷決定辭職陪伴兩個孩子成長??墒?,親子樂園該如何成長?正當熊艷躊躇不前時,上海市浦東新區唐鎮婦聯的工作人員建議她將親子樂園注冊成民辦非企業組織,這樣就可以接收政府項目,增加資金來源,更有利于長遠發展。
2016 年2 月,兒子糖糖出生后不久,熊艷便征得另外幾位發起人同意,共同籌資10 萬元,將親子樂園正式注冊為民辦非企業組織,改名為“樂拼社區家庭服務中心”,寓意很多家庭拼在一起,共同享受親子快樂,共同成長。2017 年,民非樂拼正式成立,中心業務分為兩塊,除政府購買部分外仍為公益性質。熊艷和幾位合伙人的工資根據運營情況發放,如果沒有項目資金來源就沒有工資。最讓熊艷溫暖的是,丈夫很支持她,盡管平時經常加班,但只要周末休息,他就會陪伴孩子。丈夫的支持,給了她堅持下去的勇氣。
從親子樂園到樂拼,熊艷組織舉辦各類親子活動近500場,覆蓋范圍由小區延展到整個唐鎮,參與家庭超過4000 戶。2019 年5 月,熊艷家庭被推選為“全國最美家庭”。
對熊艷夫婦來說,這份事業的成功只是副產品,最重要的是通過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讓孩子們結交的玩伴越來越多,每天過得開開心心。
2020 年8 月8 日,由樂拼社區家庭服務中心組織的活動正在進行中?!跋旅嬲埼覀兊男≈驹刚邽榛卮鹫_的小朋友頒發獎品?!毙芷G講完垃圾分類知識,微笑著望向兒子。只有4 歲的糖糖大方地走向講臺,將彩筆遞給一個小姐姐,并豎起大拇指夸道:“姐姐真棒!”臺下的小朋友跟著鼓掌。看見兒子的臨場發揮,熊艷和盧佐旻先是一驚,轉而哈哈大笑起來:“肯定是跟他的發小學的?!?/p>
從家庭到社區,從小家到大家,熊艷在為孩子們培養發小的過程中,收獲的不僅是自己家庭的幸福,還幫更多家庭找到了快樂,她說:“照顧好自己孩子的同時,也能照顧好大家的孩子,這是讓我感到最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