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新橋鎮中心幼兒園 季沙
社區資源是指能滿足社區居民生活需求的一切自然物質資源和人為的社會文化制度,是一個社區內一切可運用的資源以及各方面的力量。社區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物力、財力、歷史傳統、生活習俗、自然地理、人文社會環境等各方面,通過將這些資源與幼兒園課程相互融合,從而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只要能有助于幼兒發展的資源,都應予以發掘、動員與運用。
幼兒園是人生教育的起始階段,幼兒園的課程內容直接影響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有機結合家庭和社區資源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積極開展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社區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僅能促進幼兒與家庭、社區之間的相互融合,也能滿足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對新事物、新知識的好奇心與渴望,使幼兒在和諧、科學、社會性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是當下幼兒園教育中比較重要的議題。只有積極實施幼兒園課程與社區資源的整合,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進步,適合幼兒的成長規律和幼兒園的教育改革。
1.社區資源引進法。引進法簡單來說就是幼兒園根據自身教育活動的需要,把社區內的人力、物力、自然、文化等方面的資源引進幼兒園,直接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服務。比如,在開展安全教育的時候,可以請社區內的安保人員來到園內,為幼兒講述社區中有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或者相關的安全隱患,并且可以詳細講解在實際的社區生活中,可能會出現的安全事件。同時,為了讓幼兒更有代入感,幼兒園在進行引入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借助視頻或圖片等方式,將所講述的這些教學材料變得更加具體形象。這樣便可以使社區資源對幼兒園的教育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社會實踐法。社會實踐法其實就是帶領幼兒到社區中進行實踐,讓幼兒通過體驗接受一定信息知識的教學活動。幼兒園階段的幼兒活潑好動,對周圍的所見所聞都充滿了好奇,尤其是對于社區中的事物。作為教師,需要學會應用幼兒的好奇心理,合理運用社區資源,讓幼兒在社區實踐的過程中,增進知識積累,增強動手能力,在生活學習,在娛樂中學習。
比如,在組織開展關于春天的主題課程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進社區,引導幼兒從自己的身邊尋找春天的點點滴滴,如小草小樹發芽了,迎春花開了、小蟲子爬出來了等,幼兒在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中,發展了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季節的變化。在開展環保課程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進社區參觀并了解我們周圍的環境,可以舉辦一次小型的撿垃圾比賽,看誰撿得多。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幼兒活動時講述一些垃圾對于我們環境的危害等,幼兒在競賽游戲中學會了保護環境,養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了幼兒的綜合素質。這種將幼兒園活動課程與社區實踐有效結合的方法,更能全方位發展幼兒的綜合素質,培養幼兒的良好品德。
每個地域都有屬于自身特色的文化資源,豐富的地方文化資源不僅能充實幼兒園的課程內容,也能大大提高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豐富幼兒的精神世界,提升教師和幼兒的整體素養。因此幼兒園和教師應結合自身實際,注重對自身所在區域的文化資源開發,對各類文化資源進行有效利用。
幼兒的學習需要借助其他事物的引導,社區豐富的環境能為幼兒提供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因此,社區的資源也需要充分應用才能起到作用。利用社區資源,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讓教師能很好地走進生活。我國偉大的教育學家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教師的教學應充分體現生活觀念,這樣將有利于幼兒在生活與學習中自主搭建橋梁,增強自我思考能力。
因此,幼兒園在開發和利用社區資源時,需要將目標轉向幼兒的生活,尋找生活中的社區資源,可以根據幼兒的生活特點建構不同目標的課程和主題內容,以此豐富幼兒的學習內容。
在幼兒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社區資源的應用是比較重要的議題。總的來說,社區所蘊含的教育資源是極為豐富的,作為幼兒教師,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將周邊的社區資源進行有效的開發與利用。在開發和利用社區教育資源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幼兒為出發點,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緊抓幼兒的興趣點,選擇有利于幼兒學習和發展的社區資源,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再進行合理的利用。這樣不僅能豐富幼兒園的課程內容,也能使幼兒的教育質量得到本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