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題指導:桐廬中學
2019—2020 學年第二學期桐廬中學高二年級期中測試語文卷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 分)
很多人認為,傳統奮斗的五大關鍵詞為背景、學歷、資源、機遇、經驗,而當下奮斗的五大關鍵詞是知識、創新、實干、個性、理想。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你如何看待上述變化?請從傳統與當下奮斗關鍵詞中選擇兩三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和理解。
【要求】
①選好角度,立意自定,題目自擬。
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
③不得少于800 字。
④不得套作、抄襲。

圖/視覺中國
同學的立意
●同學甲:和以往注重學歷、資歷的社會不同,在如今的奮斗環境中,學歷和經驗都不重要,能靈活運用知識才是決勝的關鍵。
點評:這個立意存在如下問題:其一,學歷和知識之間雖然不能畫等號,但學歷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一個人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兩者之間存在不容忽視的關系;其二,經驗雖然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能幫助我們規避已知的問題,而且經驗中也不乏知識性的成分。這幾個關鍵詞在內涵上本就存在交集,在沒有厘清概念的前提下武斷地判定“學歷和經驗都不重要”,這樣的觀點是難以立足的。
●同學乙:傳統的奮斗關鍵詞偏重強調外部條件,會影響人們的積極性,不太適合當下社會的發展。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在張揚個性的同時,注重實干。
點評:這位同學對傳統奮斗的五大關鍵詞及其影響進行了概括,有歸納總結的意識。但這個立意完全否定了傳統奮斗關鍵詞中提到的幾個因素,不符合社會現實,存在偏頗。事實上,資源、機遇等因素,無論在過去還是當下,都會影響乃至制約人們的發展,一味否定顯然是不可取的。
●同學丙:對個人奮斗而言,機遇固然重要,但自身的知識儲備以及實干的態度才是成功的法寶。
點評:這一立意所選的關鍵詞兼顧了“傳統與當下”,但沒有緊扣題干中“你如何看待上述變化”這一要求,沒有展現出對奮斗關鍵詞變化這一現象的理解和剖析。而且,這個立意也沒能體現所選的三個關鍵詞對于個人奮斗而言的不同價值,未能體現思考的層次。
仔細思考,過去強調的“機遇”,是不為人所控制的外部因素。而如今,機遇還可以由自己創造,由自己把握。有豐厚的知識儲備,才更具備發現機遇的眼光和抓住機遇的實力,而實干的態度則能讓人更好地利用機遇。建議這位同學把立意改成:過去,我們或許往往被動地等待機遇,但在新時代,我們可以努力奮斗創造機遇,用豐厚的知識儲備把握機遇,并通過實干讓機遇的效用最大化。
●同學丁:時代在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也在變,但奮斗的主基調不變。好的資源能助力成功,實干的態度、創新的意識則更能引領人生目標的實現。
點評:這是一個有深度的立意。這位同學有全局觀,能從整體上把握材料,并且敏銳地抓住了材料的中心——關于奮斗的兩組關鍵詞的變化實際上反映的是時代的變化和人們思維方式的改變,但不管如何變化,人們始終渴望通過奮斗實現人生價值。這個立意肯定了傳統奮斗關鍵詞之于成功的意義,同時側重突出“實干”“創新”等新時代更強調的能力和意識,既準確又全面、辯證。
審題指導
材料的前半句話羅列了很多人心目中傳統奮斗的五大關鍵詞,分別是背景、學歷、資源、機遇、經驗。其中,背景是“背后倚仗的力量”,它包括一個人的出身、家境、社會關系等。學歷,一般指文憑,學歷的高低會影響一個人的奮斗歷程與方式。資源,在這里主要指社會資源,它強調在奮斗過程中所能調動的一切有利因素,擁有好的資源,往往意味著事半功倍。背景和學歷也是資源的重要方面。機遇,一般指有利的機會,好的機遇是成功的一半。經驗,是由實踐得來的知識或技能,對一些傳統行業來說,經驗是決定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材料的后半句話概括了“當下奮斗”的五大關鍵詞:知識、創新、實干、個性、理想。知識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和能力儲備,它與學歷不同,它強調學識,體現能力。創新是指做事時的靈活性和變通能力,是不拘一格、另辟蹊徑,是不因循守舊、不故步自封,體現著奮斗者的思維與活力。實干是做事的態度,它強調腳踏實地、身體力行,而不是紙上談兵、坐而論道。個性,指與眾不同的個人特質,是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基本特征。承認個性、保持個性,讓個人能夠成就獨特的人生歷程。理想是指引人前行的動力,它涉及奮斗的目的與意義。
綜合而言,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奮斗都是人生要義,成功均為目標追求。但在過去,人們偏重強調外部因素對個人奮斗歷程的影響和制約,而當下,人們更強調奮斗過程中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奮斗的方式也更為多樣化。這一變化,體現出的是社會氛圍的寬松化以及人們思想的解放,是時代的改變、社會的發展,賦予了奮斗更多的意義和可能。只要有豐富的知識、創新意識、實干精神,彰顯自身的個性特點,每一個年輕人都可以通過奮斗實現自身的價值。
題目中問“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你如何看待上述變化”,并要求我們在“傳統與當下奮斗關鍵詞中選擇兩三個”談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鑒于此,立意時要特別注意:(1)不能一味否定傳統奮斗關鍵詞中的因素,只肯定“當下”,也不能只鼓吹“傳統”而忽略“當下”;(2)所選關鍵詞之間要形成有機關聯;(3)要從傳統與當下的奮斗關鍵詞中找到對比點,思考關鍵詞變化背后所涉及的人們對奮斗方式與意義的不同理解以及社會生活、文化的改變。
以下立意可供參考:
(1)過去,有一紙高學歷或許就意味著“金飯碗”。但如今,學歷只是求職應聘的門檻,要想獲得長遠發展,仍須不斷學習知識充實自己,“擼起袖子”實干。
(2)奮斗關鍵詞的變化,展現出社會的發展變革。如今我們已身處“知識型”社會中,知識和創新是社會的核心。我們不能因循守舊,抓著過去所謂的“經驗”不放,而應該努力開拓創新。
(3)奮斗的關鍵詞在變,我們也應隨著時代的腳步做出改變。我們不能否認背景等外部因素對個人發展的制約,但更要認清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只要有豐富的知識,有實干精神,我們就可以通過奮斗實現自身的價值。
寫作提綱示例
立意:“奮斗關鍵詞”的變化,展現出社會環境與社會思潮的變化。對當代青年而言,背景不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努力學習知識并貫徹實干精神才是奮斗的王道。
第一部分:反駁各類支持“拼爹”的言論,指出在新時代,家境、人脈等背景資源不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關鍵詞的變化,展現出社會的變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年輕人有了更多實現自我、創造價值的機會。“出身決定出路”“拼搏不如拼爹”這樣鼓吹“出身論”的觀點,已不合時宜。
舉例說明:“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出身平凡。二十多年來,他不辭辛苦地進行實地考察,投身天眼的建設,憑借著他的專業知識與實際行動,最終達成舉世矚目的成就。
第二部分:論述知識對于當下奮斗的重要性。
知識是智慧的明燈,是行動的馬達,有知識做支撐,行動的方向和實效才有保障。誠如培根所言:“除了知識和學問之外,世上沒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們的精神和心靈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見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統治和權威。”在如今的“知識型”社會中,我們更需要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
第三部分:論述實干對于當下奮斗的重要性。
實干是做事的態度,是“擼起袖子加油干”,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舉例說明:藍思科技創始人周群飛,人稱“手機玻璃女王”。她15 歲時因家境不好輟學,但憑著實干精神,打拼出了一番天地。如今,藍思科技已成為全球觸控功能玻璃面板的最大供應商。
第四部分:總結提升,收束全文。
拼“爹”不如拼“己”。在當下社會,良好的出身、家境或許能讓你較輕松地起航,但巨輪要想穩穩當當地航行于大海,還須有充足的燃油和勤勞肯干的船員。只有努力學習知識并始終秉持實干的態度,才能讓我們立于不敗之地。

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