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車型逃費(牽引車):牽引車以偷逃通行費為目的,采取非常規手段辦理低類型的普通貨車ETC通行高速公路進行逃費。
倒卡逃費(跑長買短):車輛以偷逃通行費為目的,采取與其他車輛換卡;或利用計費規則,使用本車未上交的通行卡進行交費,以觸發最小費額計費,達到走長途交短途通行費的目的。
軸型識別系統漏洞逃費(懸浮軸):某些車輛為達到偷逃通行費的目的,為車輛加裝懸浮軸,利用出口通行ETC車道時以入口識別的軸數來判定車輛類型進行計費的規則,在入口時升起懸浮軸進入高速,達到出口通行ETC車道時少交通行費的目的。
發行錯誤逃費(6米以上客車):車身長度超過6米,核定19座以下的三類客車,采取各種手段將該車辦理為二類客車ETC進行偷逃通行費的行為。
利用計費規則逃費(無入口信息):造成出口無通行卡或無法正常讀取入口收費站信息,觸發最小費額計費進行逃費的行為。
拖車+小車逃費:拖車在出口時通行ETC車道,利用其被拖小車上的ETC來感應交納通行費,達到拖車不交通行費的逃費目的。

假冒防疫物資逃費:利用運輸防疫物資免交通行費的政策,使用無效免征憑證,達到免交通行費的目的。
假冒集裝廂運輸逃費:利用集裝箱車輛優惠政策,以不符合優惠條件的其他運輸行為,申報集裝箱優惠,達到逃交通行費的目的。
01 案例/跑長買短
“最小費額”現貓膩——福建省福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查處“跑長買短”典型逃費案例
場景重現:
5月25日,車牌號為閩DD****的六類牽引車從多個ETC車道均無法通過收費站出口后,轉入混合車道出口,系統提示該車的行駛時間為16小時10分1秒,計費方式為“按全網可達路徑最小費額計費”,這些異常情況讓排查人員對該車產生了疑惑。
疑點浮現:
為何要采用“按全網可達路徑最小費額計費”?行駛時長16小時,通行費僅418.95元?入口總重50噸,出口僅19噸,31噸去哪兒了?是僅1輛車的個例,還是整個車隊44輛車都存在這種情況?帶著這幾個疑問,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挖掘,真相逐步浮出水面。
疑點破解1:行駛時間偏長 通過后臺查詢,該車輛在連江琯頭東收費站入口,距驛坂所174公里,行駛16個小時,與常理不合;核查該車行駛軌跡發現該車途經琯頭東—浙江溫州繞城高速—甬臺溫高速公路線—驛坂所,有繞行情況出現。
疑點破解2:出入口重量差異大 入口總重50噸,出口僅19噸,31噸去哪兒了?通過稽核業務平臺門架交易數據查詢到該車在兩個門架之間出現近3個小時的“真空期”,而兩個門架間有服務區,經核實該車輛曾到服務區進行卸貨。
疑點破解3:同一車隊的其他車輛是否也有類似逃費情況?核查閩DD****六類牽引車后,工作人員通過ETC系統查詢到該車隊共有44輛車,立即對該車隊所有車輛自5月7日以來的行駛路徑進行核查,經核查后發現,該車隊中還有一輛車存在利用計費模式漏洞進行偷逃通行費的情況。
結論:
目前系統計費模式為:當車輛OBU門架累計的金額大于可達路徑最小費額的2倍時,系統采用在線計費,如在線計費失敗,便采用可達路徑最小費額進行計費。這兩輛車都是利用了系統漏洞進行“跑長買短”偷逃通行費。
收網:
鎖定車輛漏交通行費證據后,驛坂所告知車隊負責人并對其進行政策宣傳,最后車隊負責人承認了司機通過行駛環形路徑繞行到浙江后又返回福建的事實,并對2車次漏交的通行費進行了補交,共補交通行費2414元。
案例啟示:
抓住重點 對征費過程中的異常數據、特殊操作,要敢于懷疑,重點以不合常理的行駛時長、門架路徑、重量減少、特殊計費模式等為突破口進行排查。
善于分析 要充分利用大數據,發揮好稽核業務平臺、票證系統、門架監測系統和門架路徑擬合計算器等軟件的作用,多系統綜合分析,相互印證。
理解規則 根據計費規則,正常計費的車輛都應采用CPC卡內金額或OBU內累計金額計費,通行異常的車輛采用“在線服務計費”和“最小費額”進行計費,如有特殊計費模式出現就是疑點所在。
02 案例/ETC車型類別辦錯漏洞
心存僥幸,跨越千山萬水終露馬腳——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龍巖管理分公司查處一例利用ETC車型類別辦錯漏洞進行逃費的案例
案件經過:
6月5日,一輛六類牽引拖掛車在龍巖東肖收費站混合車道呼嘯而過,當班人員查看費額顯示器顯示該車輛為三類貨車,隨即上報所部核查情況。
經核實,該車車牌為云D****,是六類拖掛牽引車,因云南發行方誤將牽引車三類錯辦成三類貨車,該車每次進入收費站入口時均未按車輛的實際軸型識別車輛類型,出口直接通行ETC車道,造成費源嚴重流失。
經核查,自5月6日至6月5日期間,該車均按三類貨車通行于云南及福建兩省共10次,共計少交通行費11603元。
查證漏交通行費證據后,所部稽查及時將該車錄入灰名單系統,對其進行全省協查。6月8日,該車輛在龍巖東肖站再次進入收費站入口時,因顯示灰名單被當班人員發現并攔截。通過對其進行收費政策的講解,司機承認利用ETC類別辦錯的漏洞進行偷逃通費的事實,補交10次往返云南、福建兩省的通行費共計11603元。同時,收費人員告知司機盡快回到原ETC受理省份進行車型類別變更,在未變更之前需使用CPC卡出入高速。
案件啟示:
加強ETC發行核查工作,從源頭上杜絕費源流失 各發行單位需加強對容易混淆錯辦的車型(如三類貨車)進行復核,對首次發行錯誤的車輛需及時召回給予糾正。
嚴格業務流程操作,構筑現場費源把關“防火墻” 要求收費人員嚴格執行收費、發卡操作規范,加強對入口車輛的車號、車型、軸型的識別和判定,一經發現與實際不符及時提醒車戶進行更正并上報所部跟蹤核實。出口重點觀察通行ETC車道的大型貨車通行情況,發現異常及時上報所部核實。
強化職工責任意識,加強事后稽查審核 引導職工牢固樹立費源管理的責任意識,加強出口通行ETC車道的三類以上貨車審片工作,發現異常則需進一步核實該車車型是否準確,如車型有誤應及時上報所部做好通行費的追繳工作。
03 案例/瞞報車型逃費
“假的真不了”——泉廈公司同安征管所查獲首例拆卸輪胎、瞞報車型逃費案例
近日,福建泉廈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同安征管所成功查獲福建省首例利用拆卸輪胎、隱藏車軸、瞞報車型逃交通行費的案件,共補交車輛通行費8100元:
案件經過:
2020年6月4日,一輛車號為閩C****的三軸貨車在同安所12車道交納通行費后駛出車道時,收費員發現該車在最后一根軸前還隱藏了一根沒有輪胎的車軸。收費員立即將此情況上報給班長和稽查人員,經審片后卻未發現異常。難道是收費員看錯了?之后通過查詢通行記錄發現,該車按四類、三類車型均交納過通行費,稽查人員認為該車存在重大偷逃通行費嫌疑。經多方聯系,司機到現場進行處理,現場查驗后發現,該車輛實際為四軸車,但人為將第三根軸收起并拆除輪胎,外面使用工具箱擋住,將車輛偽裝成三軸車型。
經稽查人員對其講政策、擺證據,司機承認,將四軸車偽裝成三軸車型進行偷逃通行費的違法事實。
經同安所稽查排查,該車自2020年1月1日至6月4日,在福建省共按三類車交費160車次,應補交通行費8100元,6月11日,車戶到同安所補繳通行費8100元,案件圓滿解決。
案件分析:
利用拆卸輪胎、隱藏車軸、瞞報車型逃交通行費,是全網按新標準收費以來出現的一種新型逃費方式,它主要有2種特點:隱蔽性強,因拆除輪胎,車軸就不易被發現,再加上車戶故意遮擋,使得收費員容易誤判車型;因懸浮軸車輛的懸浮軸方便收起,更便于隱藏車軸,從而達到逃交通行費的目的。
案件啟示:
對于此類型逃交通行費事件,收費員應做到:加強業務培訓,從車長上對車輛進行基本車輛軸數的判定,這樣才能初步判別車輛是否瞞報車型;加強工作責任心,做到“收好費多看一看”,這樣就能避免司機鉆空子,逃交通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