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蘇東部公司地處江蘇東部沿海,于2018年12月28日合并重組,主要負責G15沈海高速蘇魯省界至南通北樞紐、連臨高速江蘇段共455公里高速公路的運營管理工作。
未來,江蘇東部公司將以“蘇高速·茉莉花”營運管理品牌創建為抓手,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體系、標準體系、績效評價體系,實現品牌價值和服務品質雙提升。
近年來,在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通達之道”企業文化的引領下,江蘇東部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東部公司”)秉承“信和、安道、融合、有為”的特色文化理念,將“蘇高速·茉莉花”品牌創建融入企業發展大局,為優化企業管理、夯實業務基礎、積蓄發展動能提供堅實保障。
“兩個結合”是江蘇東部公司品牌創建的總體框架,即將茉莉花形態與崗位特征相結合。
一方面,將不同品種茉莉花的特點與收費員、清障員、服務員等崗位的特點相結合。把香氣濃郁、持久留香的單瓣茉莉花比作熱情服務司乘、廉潔自律、品格高貴的收費員;把枝干堅韌、抗旱性強的雙瓣茉莉花比作無懼挑戰、堅毅勇敢、火速施救的清障員;把花瓣層次分明、形態優美的多瓣茉莉花比作探索多元經營、提供特色服務的服務員,全方位構建各崗位爭艷斗芳的品牌體系。

在“蘇高速·茉莉花”明星員工評比中,江蘇東部公司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品德優、業務精、服務好的優秀員工。
另一方面,將茉莉花結構與基層組織相結合。把班組比作花瓣、明星員工比作花蕊,形象地詮釋“花瓣”緊扣在一起產生的凝聚力以及“花蕊”屹立中央發揮的向心力,多層次、多角度搭建單位、班組、個人品牌創建體系。
江蘇東部公司分批對基層單位房建設施進行改造,增加功能室,將主題創建與管理工作相結合,打造有品牌、有品位、有內涵、有文化精髓的個性化站區。同時,各基層單位充分挖掘茉莉花品質與當地人文特色的融合點,突出地域特色、服務特色、管理特色,多維度開展個性化“蘇高速·茉莉花”主題創建活動,積極營造“一單位一主題”的品牌氛圍。
其中,連云港管理處新壩收費站以“清白無暇、香氣清遠、不張不揚、格調成天”為主題,打造“茉莉沁香·馨香新壩”主題站區;連鹽管理處大豐服務區借助緊鄰麋鹿自然保護區的優勢,打造“情麋豐城·境善進美”特色服務區;鹽通管理處南沈灶收費站以“茉尚花開·海韻南風”為主題,打造“尚德、尚志、尚美、尚仁、尚廉”的“五彩南沈灶”。
江蘇東部公司結合實際擬定品牌創建實施方案,明確了品牌推進的具體時間節點,確保每個環節有目標、有措施、有落實。在收費站、服務區醒目位置布設品牌標識,加深司乘對品牌的印象,提升品牌傳播速度,擴大品牌知名度;陸續展開以品牌創建為主題的調研活動、座談會、推進會,將“對標找差創新實干”主題年活動、解放思想大討論和品牌創建活動相結合,通過活動之間的相互促進,推動品牌創建工作有效落實;開展征文、演講比賽等系列品牌創建活動,如春運期間,開展以“溫暖回家路,馨香溢東部”為主題的春運保暢活動,各基層站點陸續開展月度、季度“茉莉使者”評選活動等。
把思想政治建設作為員工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充分利用東部大講堂、紅色講堂、思政學堂、在線課堂等主陣地,加強對員工的日常教育;開展專業技術、文明禮儀和職業技能拓展等方面的培訓,提升職工隊伍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發展能力;定期組織業務能手選拔,培養業務能手,使其業務能力達到并始終處于江蘇交控系統領先水平;積極應對取消省界收費站等行業重大變革,探索收費崗位人員業務資質認證,對一線收費人員進行機電、調度、清排障等業務工作的培訓,提升轉型轉崗能力。

為提升清排障業務的智能化和規范化水平,江蘇東部公司根據歷年來清排障工作的值班調度和出警排障情況,圍繞調排一體化方向,扎實推進智能化建設,不斷提升清排障效率。
強化安全責任落實,細化崗位責任分工,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強化安全管理檢查,推進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安全設施設備管理,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確保隱患整改治理閉環率達100%;強化實現全部專(兼)職安全員持證上崗,確保安全教育培訓覆蓋率、考核率達100%;強化應急救援管理,健全應急管理機制,有計劃地組織崗位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培訓,扎實開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注重質效,提升員工應急處置能力。
打造標準化站區隊伍,在常態提升窗口形象、保持優質服務水平、提升業務能力的同時,延伸服務觸角,在江蘇交控指揮調度云服務“清排障App”平臺基礎上,創新開發“清排障信息管理系統”,增加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功能,線上出具電子發票、推送滿意度調查,提升客戶體驗;主動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探索共建共享機制,推動“交通+旅游”,與國家5A級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連云港花果山景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如皋服務區打造成集“星巴克”等多家一線品牌于一體,具備全國首家云端全景視頻監控平臺和江蘇省首家5G信號全覆蓋的現代化、智慧化服務區。
積極探索清排障社會化合作,與高速交警、交通執法部門建立聯勤聯動機制,依托“智能化調度指揮平臺”,推進“區域協作、路段協同、三方共建”的區域化救援協同處置作業;建設清排障信息服務系統,建立清排障統籌調度機制,探索調度指揮與排障處置聯動、聯合、聯守,實現清排障業務的遙控化和系統化,保持30分鐘到達率在94%以上,60分鐘疏通率在91%以上。
近年來,江蘇東部公司相繼開展了以單位、班組、個人為主體的典型評選活動,評選出3個五星級單位、6個四星級單位、18個三星級單位,打造了以“時代楷模”王繼才為精神引領的“忠·誠”收費班組,選樹了以大豐收費站董發林為“道德典范”、以第五屆“最美中國路姐”劉保瑋為“行業標桿”、以“創新創效先鋒”楊會超為“先進典型”的一大批明星員工,進一步發揮優秀員工的示范引領作用,增強企業的內生動力。
以“品暢·射陽”分流孵化項目為創新引領,通過硬件改造、軟件升級,利用信息化手段助推綜合保暢能力提升,逐步構建起精細化疏堵保暢體系。該項目從人員、設備等六個方面探索保暢經驗和做法,通過能見度預警系統、數字化稽查系統、綠優車信用體系、云值機的開發和應用,以信息化手段推動站區綜合保暢能力做大、做強、做優,并進一步形成了“6+”分流工作法,即以樹立黨團引領,增強團隊力量為先,促“執行力+”;以優化資源配置,升級設備設施為線,促“通行力+”;以提高研判能力,完善預警體系為本,促“應變力+”;以細化處置流程,豐富保暢手段為要,促“通過力+”;以加強三方聯動,確保通力協作為綱,促“戰斗力+”;以深化技術輔助,運用智慧管理為勢,促“保暢力+”,全面提升分流孵化站品牌建設水平,助力全線疏堵保暢品牌孵化項目提速。
加快車牌云識別技術的論證與應用,將云計算、車牌識別與收費業務進一步結合,實現車牌路徑查詢、稽查打逃等功能,并在公司全線推廣,確保通行費收入顆粒歸倉;設計研發并成功運行了機電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顯著提高了設備維護質量和故障處置效率,深入推進公司機電設備運維管理的科學化與精細化;建成應用全國首個高速公路團霧及能見度監測系統,被國務院國資委宣傳推介,受到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充分肯定;成功運行江蘇交控首套清排障信息化系統,與“云值機”項目共同入選江蘇交控系統首屆“優秀企業管理案例”。
未來,江蘇東部公司將繼續圍繞“蘇高速·茉莉花”營運管理品牌創建發力,以品牌建設為提升營運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體系、標準體系、績效評價體系,實現品牌價值提升和服務品質升級,讓茉莉花在美麗的東部華麗綻放!

江蘇東部公司嚴格執行“綠通”政策,實行多人多點查驗。